Workflow
发展辩证法
icon
搜索文档
一条河里的时间观(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16
既要秉持"以百年、千年为计"的历史耐心,又要胸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在效率与质 量的统筹兼顾中扎扎实实向前走 既紧盯当下最迫切、最要紧的事情,又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的实绩 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是"人的发展的空间"。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在亚洲最大"水上立交"工程中得到 具象化呈现。 位于江苏的淮安水利枢纽核心区,将千年治水史浓缩于3平方公里的空间。位于上面的,是京杭大运 河,渡槽托举,舟楫穿梭,这也是南水北调东线调水通道,大国瑰宝与大国工程交相辉映。穿行在下 的,是淮河入海水道。这座骨干水利工程与不远处的苏北灌溉总渠相互配合,结束了淮河800多年没有 独立入海通道的历史。同时,"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正紧锣 密鼓地推进。 时间的景深在空间里拉长。从京杭大运河到南水北调,历史与现实凝聚在同一空间,见证东方大国对中 华传统治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苏北灌溉总渠到淮河入海水道,几十年跨度,标注着新中国成立以来 几代人的奋斗历程。建智慧工厂、筑"水下长城",科技创新拓展着新时代治水蓝图。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