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活化利用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祥云湾抢救性迁移古建 打造“活态建筑博物馆”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22:08
(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祥云湾抢救性迁移古建 打造"活态建筑博物馆" 中新网湖北云梦8月28日电 题:湖北祥云湾抢救性迁移古建 打造"活态建筑博物馆" 作者 张倩龙 撑舟览"水乡",穿堂观"园林"……置身湖北云梦祥云湾景区,移步易景间可饱览诸多建筑派系。 8月26日,云梦祥云湾景区游人如织。张倩龙 摄 作为湖北面积最小的县,云梦何以集纳横跨南北、纵贯数百年的诸多古建?据介绍,祥云湾景区历时5 年,将散落各地、面临损毁风险的古建进行"抢救性迁移",请来安徽、江西等地300多位老工匠,令257 栋古建以"活态集群"的形式重获新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活态建筑博物馆"。 "这并非简单搬运,而是做好原有空间、建筑的活化利用。"祥云湾项目负责人刘慧娟表示,每栋古建都 经修缮团队拆解、编号、运抵后进行复原。仅聚贤堂的藻井,就让3名师傅耗时两个月完成。 初见聚贤堂,从事古建园林行业20余年的宋胜国很难将其与悠长徽韵联想到一起。"抢救"过程中,他们 为走廊添上柱子,同时对窗棂槅扇上的木雕进行还原。"首先要确保牢固性,其次要修旧如旧。"在他看 来,若想最大限度完成古建修复,必须对其开展充分研究。 如今,这些老建筑不单重现旧时风采,还 ...
非一线、新一线老街人气榜揭晓| SAE逛吃指数之“老街”八方客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10:48
文旅IP赋能老街复兴 - 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中国首条步行街,融合多种建筑风格,2025年"五一"假期吸引游客102 5万人次 [1] - 大同广府角街区因《黑神话:悟空》IP效应带动客流,明清古建筑与现代文化业态形成跨界融合 [2] - 南宁"三街两巷"通过系统性保护修缮,重现清代民居与骑楼建筑群特色,2018年开街后成为文旅地标 [2] 历史文化街区的客流驱动因素 - 非一线城市老街焕新核心驱动力为:文旅IP赋能、古建活化利用、沉浸式消费场景构建 [1] - 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可追溯至1898年,建筑风格涵盖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形成"建筑史教科书"效应 [1] - 大同东南邑区域保留明清古院落,同时引入艺术展馆、文化沙龙等现代业态,实现传统与现代融合 [2] 特色街区商业形态 - 南宁"三街两巷"以两广风味夜市小吃为特色,结合南洋华侨建筑元素增强游客体验 [2] - 大同广府角街区汇聚特色美食、客栈民宿等多元消费场景,强化在地文化吸引力 [2] - 哈尔滨中央大街作为冰城标志性名片,百年历史积淀形成独特文旅消费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