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转债量化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五月可转债量化月报:转债的配置与择时价值
国盛证券· 2025-05-1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衡偏债转债风险溢价高适合长期配置,偏股转债可通过择时提升收益降低风险 [1][13] - 结合选债与偏股择时的策略能降低下跌风险,实现较好收益 [2][19] - 转债市场先下行后反弹,偏股转债本月表现最强,金融与周期类转债表现较强 [3][29] - 介绍多种可转债策略,各有收益表现和特点 [32][40][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的配置与择时价值 - 按双周频率划分转债个券,偏债与平衡转债长期配置价值高,偏股转债不适合长期持有 [7] - 用CCBA定价偏离度构建择时策略,偏股转债择时提升效果显著 [8][13] - 平衡与偏债转债用低估+正股动量因子选债,偏股转债用低估因子选债,偏股转债用定价偏离度择时 [18] - 加入择时的策略能降低下跌风险,考虑成本后年化收益15.6%,年化波动11.4%,最大回撤13.9% [19] 市场复盘:转债市场先下行后反弹 - 近一个月中证转债正股拉动贡献0.31%收益,转债估值回调贡献-0.83%负收益 [3][29] - 偏股转债本月表现最强,获2.18%正股拉动收益与0.20%转债估值收益 [3][29] - 金融与周期类转债表现较强,农林牧渔、银行、汽车转债表现较强,机械、电子、电新转债表现较弱 [3][29] 可转债策略跟踪 - 低估值策略自2018年实现21.7%绝对收益与12.3%超额收益,2022年仍有1.7%绝对收益 [32] - 低估值+强动量策略自2018年实现24.5%绝对收益与14.7%超额收益,2023年有9.0%绝对收益 [35] - 低估值+高换手策略自2018年实现23.4%绝对收益与13.7%超额收益,2023年有10.9%绝对收益 [40] - 平衡偏债增强策略自2018年实现23.1%年化绝对收益,2023年有16.3%绝对收益 [44] - 信用债替代策略自2018年实现7.3%绝对收益,波动和回撤在3%以下 [48] - 波动率控制策略自2018年实现10.0%绝对收益,波动和回撤在4%-5%左右 [53] 附录:最新选券结果 - 展示低估值、低估值+强动量、低估值+高换手、平衡偏债增强、信用债替代、波动率控制策略的最新选券结果 [58][59][60][61][62][63]
五月可转债量化月报:转债的配置与择时价值-20250514
国盛证券· 2025-05-14 09:06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CCBA定价偏离度择时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CCBA定价偏离度指标(转债价格/CCBA模型定价-1)衡量转债期权估值水平,用于转债市场择时[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双周调仓,标的为偏债、平衡、偏股转债等权指数及10年国债 2. 计算定价偏离度过去3年Z值(均值取0),按0-1.5倍标准差截尾后除以1.5得到分数 3. 转债权重=100%-分数,估值越高仓位越低[12] - **模型评价**:对偏股转债择时效果显著,夏普率从0.46提升至0.87;偏债/平衡转债择时性价比低[13] 2. **模型名称**:转债多因子策略(含偏股择时) - **模型构建思路**:结合选债因子与偏股转债择时,平衡/偏债转债使用低估+正股动量因子,偏股转债使用低估因子[1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选债部分:各分域选min(30,转债数量/3)只,平衡/偏债用低估+动量,偏股用低估 2. 择时部分:偏股转债基于CCBA定价偏离度动态调仓,剩余仓位配国债[18] - **模型评价**:年化收益15.6%,最大回撤13.9%,2022年下跌环境中仍获正收益[19]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CCBA择时模型**: - 偏股择时:年化收益16.3%,夏普率0.87,卡玛比率0.74[17] - 平衡择时:年化收益10.3%,夏普率0.83[17] 2. **转债多因子策略**:年化收益15.6%,年化波动11.4%,超额收益9.9%[24]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CCB_out定价偏离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CCB_out模型(含退市风险调整)计算转债低估程度[3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定价偏离度=\frac{转债价格}{CCB\_out模型定价}-1$$ 在偏债/平衡/偏股分域中分别选取偏离度最低的15只转债[32] 2. **因子名称**:低估值+强动量复合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结合定价偏离度与正股动量(1/3/6个月动量等权打分)[3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先筛选低估50%转债池 2. 在池内按动量因子排序选券[35] 3. **因子名称**:低估值+高换手复合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在低估转债池中筛选成交活跃券[4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使用转债5日/21日换手率及转债/股票换手率比率综合排序[42] 4. **因子名称**:信用债替代筛选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筛选YTM+1%>3年期AA级信用债YTM的转债[4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满足余额>3亿且评级≥AA- 2. 选取正股1个月动量前20只[48]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低估值因子**:年化收益21.7%,IR 2.11,最大回撤15.6%[35] 2. **低估值+强动量因子**:年化收益24.5%,IR 2.39[40] 3. **低估值+高换手因子**:年化收益23.4%,IR 2.15[44] 4. **信用债替代因子**:年化收益7.3%,波动率2.1%[51] --- 策略分组指标取值 | 策略名称 | 年化收益 | 年化波动 | 最大回撤 | 夏普率 | IR | |------------------------|----------|----------|----------|--------|--------| | 偏股择时策略 | 16.3% | 16.4% | 22.1% | 0.87 | - | [17] | 低估值策略 | 21.7% | 13.6% | 15.6% | - | 2.11 | [35] | 低估值+强动量策略 | 24.5% | 14.4% | 11.9% | - | 2.39 | [40] | 信用债替代策略 | 7.3% | 2.1% | 2.8% | - | -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