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活动
搜索文档
暴雨大暴雨,要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9-21 18:21
天气系统影响 - 华西地区秋雨再度发展 四川陕西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 降雨落区与前期高度重叠致灾风险较高 [2][3][4][10] - 台风"桦加沙"将于23日进入南海海域 最强影响时段为23日至25日 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将再现强风雨天气 [2][4][10] - 后天广东东南部、福建南部、台湾岛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8] 气温变化趋势 - 未来一周南方大部气温将波动下行 江南多地最高气温将降至25°C左右 不少地方将创立秋后新低 [12] - 北方大部秋凉明显 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最高气温20°C出头 西北地区东部至黄淮等地最高气温仅20°C上下 [12] - 郑州后天最高气温仅有18°C 较常年同期偏低约8°C [12]
今年华北雨季为何偏长
人民日报· 2025-08-29 07:11
华北雨季时间特征 - 雨季开始于7月5日 较常年平均开始时间7月18日偏早13天 为1961年以来最早年份 [2] - 截至8月28日雨季持续55天 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 [1][2] - 雨季呈现开始早、时间长、雨量大的显著特点 [1] 降雨量数据表现 - 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 - 7月23日至29日特强降水过程中 北京密云区郎房峪累计降雨量达573.5毫米 河北保定易县达605.8毫米 [3] - 入汛以来至8月28日全国共出现29次大范围降水过程 包含10次强降水过程和2次特强降水过程 [3] 气象成因分析 - 赤道太平洋呈现"西暖东冷"海温异常分布 推动副高位置异常偏北 [5]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偏西偏北 7月副高脊线位置达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北水平 [6] - 低纬暖湿气流沿副高外围向北输送 与高纬南下冷空气结合导致降水异常偏多 [6] - 台风活动通过远距离输送水汽间接影响华北降水 如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 [6] - 京津冀地区地形受山脉阻挡形成抬升效应 促进水汽凝结和对流发展 [6] 历史对比与趋势特征 -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前后华北雨季持续时间呈减少趋势 2011年以来整体呈增加趋势 [7] - 当前极端气候事件是自然变率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8] -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变得更为频繁剧烈 [8]
截至8月28日已持续55天 今年华北雨季为何偏长
人民日报· 2025-08-29 07:01
华北雨季时间特征 - 雨季开始于7月5日,较常年平均开始时间7月18日偏早13天,为1961年以来最早年份 [1] - 截至8月28日雨季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 [1] - 截至8月25日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1] 降雨强度与分布 - 入汛以来至8月28日共出现29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其中10次强降水过程,2次特强降水过程 [2] - 7月23日至29日特强降水过程中,北京密云区郎房峪累计降雨量达573.5毫米,河北保定易县达605.8毫米 [2] - 8月25日夜间起北方新一轮降水过程影响青海、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2] 气候系统影响因素 - 赤道太平洋呈现"西暖东冷"海温异常分布,导致东亚夏季风偏强并推动副高位置异常偏北 [4]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强偏西偏北,7月副高脊线位置达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北水平 [5] - 北上台风与副高配合导致极端降水事件,如2023年7月底台风"杜苏芮"残涡与台风"卡努"协同输送水汽引发历史性暴雨 [5] - 京津冀地区西倚太行山脉、北靠燕山山脉的地形格局对暖湿气流产生强迫抬升作用,放大降水效率 [5] 长期气候趋势特征 - 华北雨季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年代际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前后呈减少趋势,2011年以来整体呈增加趋势 [6] -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更为频繁剧烈,现代极端气候事件是自然变率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7]
截至8月28日,已持续55天 今年华北雨季为何偏长
人民日报· 2025-08-29 06:08
华北雨季特征 - 雨季开始于7月5日 较常年平均7月18日偏早13天 为1961年以来最早年份 [1][2] - 截至8月28日雨季持续55天 较常年30天明显偏长 [1][2] - 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 降水数据表现 - 入汛至8月28日出现29次大范围降水过程 含10次强降水及2次特强降水 [3] - 7月23-29日特强降水过程中 北京密云郎房峪累计降雨量达573.5毫米 河北保定易县达605.8毫米 [3] - 8月25日起新一轮降水覆盖青海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3] 气候系统影响因素 - 赤道太平洋"西暖东冷"海温异常推动副高位置偏北 [5] - 7月副高脊线达1961年以来最北水平 促使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在华北交汇 [6] - 台风"竹节草"通过远距离水汽输送间接增强华北降水 [6] - 太行山脉与燕山地形抬升效应放大降水效率 [6] 气候趋势特征 - 华北雨季持续时间存在年代际变化 2011年以来整体呈增加趋势 [7] - 当前极端气候事件是自然变率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8]
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导致华北雨季超长“待机”
科技日报· 2025-08-28 09:47
华北雨季特征 - 2025年华北雨季于7月5日开始 较常年7月18日偏早13天 为1961年以来最早 [1][2] - 截至8月25日雨季持续52天 较常年30天明显偏长 且尚未结束 [1] - 监测区平均降水量达315.5毫米 较常年值136.6毫米偏多131% [2] 气象成因分析 - 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维持25°N以北 7月脊线位置达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北水平 [2][3] - 赤道太平洋呈现"西暖东冷"海温异常分布 推动副高位置异常偏北 [2][3] - 台风"竹节草"外围水汽沿副高外围输送至华北 显著增强区域水汽条件 [3] - 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地形抬升效应 促进水汽凝结和对流发展 放大降水效率 [3] 气候背景评估 - 全球变暖导致副高北界向高纬度拓展 提供大尺度环流背景 [3] - 破纪录雨季事件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局部体现 [4] - 需持续提升气候适应与应对能力以抵御极端天气挑战 [4]
台风“杨柳”将登陆两次,会给北方带来暴雨吗?
新京报· 2025-08-13 12:17
台风路径与登陆情况 - 第11号台风"杨柳"将于8月13日中午前后以强台风级或台风级强度登陆台湾东南部沿海 随后穿过台湾岛再次入海 并于13日夜间至14日凌晨以强热带风暴级或台风级强度在福建厦门到广东汕头一带沿海再次登陆[1][3] - 台风"杨柳"当前位于台湾台东市东南方向约65公里海面 强度为强台风级 正以每小时30公里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强度逐渐减弱[3] - 台风中心经过海域和地区风力达11-12级 阵风13-14级 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风力可达9-10级[3][4] 降雨影响范围 - 8月13日14时至14日14时 广东中东部 福建东部和南部 江西南部 湖南东南部 台湾岛大部将出现大到暴雨 其中福建南部 广东东部和北部 江西南部 台湾岛东部和南部等地有大暴雨 广东东部和福建东南部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4] - 未来两天台风将继续影响广东 广西 江西南部 湖南中南部 贵州 重庆南部等地 上述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局地特大暴雨[1][4] 台风特征比较 - 今年台风活动整体偏北 包括前期热带低压影响位置相对偏北 北上影响内陆频率较高 与副热带高压异常有密切关系[6][7] - 台风"杨柳"受副高影响向偏西方向移动 对北方水汽输送不明显 与第8号台风"竹节草"远距离向北京输送水汽辅助制造极端强降雨的特征不同[1][6] - 台风"杨柳"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 水汽条件和高层出流条件有利于维持强度 但受下垫面影响增强为超强台风可能性较小[8] 年度台风统计 - 截至目前今年登陆我国台风共4个 其中第8号台风"竹节草"曾远距离向北京输送水汽辅助制造极端强降雨[1]
7月下旬台风活动频繁 还将有1到2个台风陆续生成
快讯· 2025-07-23 11:01
台风动态 - 第七号台风"范斯高"今天生成,今年已有7个台风生成 [1] - 7月底8月初仍是台风活跃期,7月下旬西北太平洋热带系统仍较活跃,还将有1到2个台风生成 [1] - 8月份台风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其中有1个台风影响北方地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