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风防灾
icon
搜索文档
“医护人员说下刀子都会把我接到医院来”!一线直击“桦加沙”下的广东
央视网· 2025-09-25 16:42
台风强度与特征 - 超强台风"桦加沙"于9月24日17时在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6级,风速为52米/秒 [7] - 在1949年至2023年登陆我国的秋台风中,仅4.10%为超强台风级别,"桦加沙"是其中之一 [4] - 登陆前48小时,天空呈现"台风蓝",是大气压将云层吸走所致,预示着强台风即将来临 [1] 政府应急响应与准备 - 9月23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紧急动员令,全省进入防风Ⅰ级应急响应状态 [2] - 深圳、珠海、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等多地宣布实施"五停"措施,即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 [2] - 全省21个地市、121个县区均已启动应急响应,开展预警发布、人员转移、船只回港、隐患排查等工作 [4] - 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全省3.8万名消防救援人员、5700余辆消防车、1174艘舟艇应急待命 [4] 基础设施与物资保障 - 省交通运输厅预置省级应急队伍34支、1700人及抢险装备1190台,地市应急队伍373支、9454人 [4] - 省通信管理局在粤西、珠三角等重点地市预置抢修队伍2837支、8998人 [4] - 超市保障生活物资"量足价稳",生鲜供应量比平时增加一倍,饮用水、方便面等商品被及时补货 [5] - 阳江在全市各区开放了1000多个临时避难场所,免费提供食物、饮用水和床位 [7] 人员转移与安置 - 阳江市埠场镇决定整村转移,并在小学设置转移安置点,提供食物、饮用水和床位等基本生活物资 [6] - 阳江市提前组织渔民渔船回港避风,全市9900多艘渔船已全部回港 [7] - 社区工作人员逐户确认防风情况,为行动不便的家庭送米面干粮并帮助封好窗户 [7] - 深圳湾体育中心等安置点提供被褥、垫子、热水,确保转移人员"有饭吃,有水喝,有地方休息" [8] 医疗应急服务 - 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在台风期间开通孕产妇绿色通道,接诊孕产妇免费入院安置 [14] - 截至9月24日上午7时,医院相继迎来6名新生儿,被称为"追风宝宝" [14]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在台风天保障孕产妇顺利生产,医护人员承诺"下刀子"也会接诊 [15] 灾后恢复工作 - 9月24日16时起,深圳全市解除"五停",18时起广州解除,20时起珠海有序解除,9月25日1时起阳江有序解除 [12] - 解除"五停"后,超市店员将新鲜蔬菜整理上架,城市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12] - 环卫人员及时打扫环境,学校老师通知复课,公共秩序恢复正常 [12]
台风“桦加沙”登陆后造成哪些影响?专家解读
央视网· 2025-09-25 07:48
台风“桦加沙”的影响评估 - 台风于9月24日17时登陆广东阳江海陵岛,对阳江、江门、珠海、深圳等地造成严重灾害,电力、通讯、水利设施受损 [1] - 江门台山市川岛镇出现17级以上最大阵风,突破当地历史纪录,深圳、江门大部分地区24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250毫米,珠海、深圳、中山、广州等地潮位站出现超过红色警戒的潮位 [3] - 截至24日晚8时,未恢复供电用户5.63万个,未恢复通信基站3900多个,受损水利工程500多处 [3] 后续影响与监测重点 - 台风登陆后强度减弱,但24日晚阳江、茂名、湛江、云浮等地仍受风雨影响,大风天气持续至25日,强降雨持续至26日 [3] - 重点监测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包括泥石流、山体滑坡、城乡内涝、中小河流洪水等,因近二十天连续受三个台风影响,大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高度饱和 [3] 灾后应对措施 - 工作重心从“防”转向“救”,继续保持24小时应急值班,组织人员转移服务保障和灾情核实评估 [5] - 集中力量优先恢复交通、电力和通信,以最快速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6] 台风特征与长期趋势 - 台风“桦加沙”强度大,体积大,直径超过1000公里,沿广东沿海西行,风雨影响时间较长 [8] - 近些年登陆中国的强台风个数明显增加,由35%增加到42%,台风平均强度也有所增强 [8] 防灾体系建议 - 需强化重大气象灾害的预警和防灾体制,包括信息传达、预警预备机制 [10] - 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于防灾和信息传递,同时加强观测和预警技术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中的应用 [10]
这次台风我怕了,请你一定好好的
虎嗅· 2025-09-24 11:08
台风强度与特征 - 台风"桦加沙"预计于9月24日在广东深圳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强度与超强台风"山竹"和"彩虹"相当 [2] - 台风环流直径超过1300公里,云系覆盖范围远超广东省陆地面积 [9] - 台风中心经过地区风力可能达到17级,风速为56.1至61.2米/秒,相当于200公里/小时 [11][13] 应急响应措施 - 广东部分城市已实行"五停"措施,包括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力度大于台风"山竹"期间的"三停" [3] - 官方气象预警措辞严厉,提示此次台风为"巨灾" [1][2] 潜在破坏与风险 - 超过12级的台风可使飞溅残骸具有致命性,尤其击中头部或造成动脉割伤可导致死亡 [18] - 台风"海燕"2013年袭击菲律宾造成5500多人死亡,多数死于溺水,显示内涝是主要致命因素 [30] - 高层建筑在台风中会出现"风振效应"导致晃动,但属于建筑学上的正常现象 [25][26] 防灾准备指南 - 室内防护措施包括用胶带以米字型加固玻璃,用重物抵门,并避开窗户待在四面是墙的房间 [20][24] - 若面临洪水,应尽量不出门,住在底层需关闭电闸;若需自制筏子,可利用行李箱、床垫等漂浮物 [33][34][37] - 外出需穿雨衣不可打伞,应远离围墙、高楼、积水灯杆以防倒塌、坠物和触电 [58]
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辟谣
搜狐财经· 2025-09-23 07:11
深圳房地产调控政策 - 网传“深圳核心区放开限购”为虚假信息,内容涉及“各项目如果有客户是因为购房资格限制不能买房的,可以申请特殊渠道解决”的微信聊天截图在网上流传 [5] - 深圳市于2025年9月5日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明确,符合商品住房购买条件的居民家庭在罗湖区、宝安区(不含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不限套数 [5] - 该政策对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新安街道等核心区与其他区域实施差异化调控,不存在核心区放开限购的情况 [5] 网络谣言整治行动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着力整治挑动群体极端对立情绪、宣扬恐慌焦虑情绪、挑起网络暴力戾气、过度渲染消极悲观情绪等问题 [7][8] - 专项行动针对借社会热点事件强行关联身份、地域、性别等信息标签化炒作,恶意虚构散布灾情险情警情,策划演绎打架斗殴剧本,以及集中鼓吹“努力无用论”等行为进行整治 [7][8] - 公安部网安局公布3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包括李某编造散布“虚假防汛通知”、邹某编造散布“学校组织签器官捐赠承诺书”、姚某散布“黑龙江某地电费涨价了”等案件,相关责任人均被依法处罚,谣言信息已被清理 [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