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司法交易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扣留的日本人7成被判实刑
日经中文网· 2025-07-30 12:55
日本人在华涉间谍案件概况 - 自2014年11月中国实施《反间谍法》以来,至少有17名日本人被扣留,其中12人被判实刑,服刑比例达7成 [1] - 刑期跨度从3年至15年不等,平均刑期约为8年,部分案件伴随没收个人财产或罚金处罚 [1] - 最长刑期为15年(2017年海南温泉开发地质调查案件),最短刑期为3年(2018年伊藤忠商事员工案件) [1] 案件特征与司法程序 - 12名被判刑日本人中,9人被认定向日本公安调查厅提供中国国内信息并获报酬 [2] - 安斯泰来制药员工案件首次适用中国司法交易制度,认罪后获刑3年6个月且未上诉 [3] - 17名被扣日本人中5人未服刑,均在起诉前获释(如2019年北海道大学教授案件) [3] 日本政府与企业应对措施 - 日本外务省发布《反间谍法》风险提示,明确禁止进入军事管理区、未经许可的GPS测量及地质调查 [4] - 日本企业加强派驻人员安全管控,包括避免单独出差、限制信息终端存储机密数据 [4] - 中国日本商会声明强调企业需以遵守法令为业务根本 [4] 涉案企业与机构 - 安斯泰来制药员工涉间谍案,刑期在同类案件中相对较短 [3] - 伊藤忠商事员工案件刑期最短(3年),具体涉案行为未公开 [1] - 日本公安调查厅被多次指认为信息接收方,其职能包括收集周边国家情报 [2]
安斯泰来日籍员工限期内未上诉,判决生效
日经中文网· 2025-07-29 11:28
安斯泰来制药日本员工间谍案判决 - 安斯泰来制药60多岁日本籍男性员工因间谍活动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 判决于7月16日作出 7月28日上诉截止日未提出上诉 判决生效 [1] - 该男子向日本公安调查厅提供中国国内政治和经济信息并获取报酬 [1] - 该男子利用了中国2018年10月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坦白罪行可减轻刑罚的"司法交易"制度 成为首个接受司法交易的被中国以《反间谍法》扣留的日本人 [2] 案件背景及进展 - 该男子为安斯泰来制药中国当地法人高管 在华工作超20年 曾任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 [2] - 2023年3月在北京被扣留 当时即将结束任期返回日本 同年10月被正式逮捕 2024年8月以间谍罪起诉 11月首次公开庭审 [2] - 此为2025年5月以来第二起日本人在华间谍罪实刑判决生效案例 另一起为上海法院判处50多岁日本男性12年有期徒刑 同样未上诉 [2] 日本在华人员被扣留情况 - 自2014年11月中国实施《反间谍法》以来 至少17名日本人被扣留 其中5人尚未获释 包括安斯泰来员工 [3] - 除安斯泰来员工外 其余4人被判12至15年有期徒刑 目前正在服刑 [3] - 中国2023年7月实施新修订《反间谍法》扩大间谍行为定义 加强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信息提供的查处力度 [3]
中方以“司法交易”促使安斯泰来员工坦白
日经中文网· 2025-07-22 10:30
安斯泰来日籍员工间谍案判决 -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7月16日对安斯泰来员工作出3年6个月有期徒刑判决 认定其接受日本信息机构委托传递中国国内信息并获取报酬的行为构成间谍活动 [1][2] - 该60余岁男子曾任安斯泰来中国当地法人高管 累计驻华超20年 并担任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 2023年3月驻华任期结束返日前被扣留 [3] 司法程序细节 - 中国有关部门调查时说明认罪可减轻量刑制度 若不认罪可能被判超过3年6个月刑期 该制度依据2018年10月修订的《刑事诉讼法》 [1][2] - 该案采用事实上的司法交易模式 男子承认嫌疑并接受处罚 成为日本人被扣案件中罕见披露司法交易细节的案例 [1][2] - 中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但该男子已表明不上诉意向 2025年5月另有一名日本男子在上海因间谍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 [2] 案件背景影响 - 安斯泰来案件是中日间悬而未决案件之一 中国在关注对美关系同时重视与日本等周边国家关系 可能影响本案司法判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