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谍法

搜索文档
中国日本商会会长谈在华日籍员工因间谍罪被抓
日经中文网· 2025-09-12 16:00
商业运营风险评估 - 公司认为在中国进行正常商业活动时被扣押的风险很低 前提是不与外部组织接触且不拍摄军事设施 [2][6] - 若形成接受外部委托制作成果物并提供以获取报酬的循环 则可能构成违反反间谍法的犯罪要件 无论收集何种信息均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6] 在华中资企业投资意向 - 近期针对约8000家在华日企的调查显示 六成企业打算维持或增加对华投资 [6] - 公司已向中国方面表示 如果不能确保在华日本人安全 对华投资将难以持续 [6] 企业安全措施与人员趋势 - 在深圳日本人学校袭击事件后 公司允许驻在人员及家属暂时回国 费用由公司承担 其他日本企业也采取了相同措施 [7] - 驻在人员避免携带家属或家属先行回日本已成为大趋势 位于中国大陆的日本人学校学生数量在一年内减少了一成多 [7] - 中国当局在7月苏州袭击事件后 已加强全国日本人学校的警备 [7] 对华关系与战略重要性 - 在日本劳动人口减少的背景下 支撑日本经济的中国市场很重要 若不利用中国的创新 日本企业将无法保持竞争力 [8] - 公司为促进日中经济交流而来到中国 信息收集活动并非其任务 希望不要被卷入其中 [9]
安斯泰来日籍员工限期内未上诉,判决生效
日经中文网· 2025-07-29 11:28
安斯泰来制药日本员工间谍案判决 - 安斯泰来制药60多岁日本籍男性员工因间谍活动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 判决于7月16日作出 7月28日上诉截止日未提出上诉 判决生效 [1] - 该男子向日本公安调查厅提供中国国内政治和经济信息并获取报酬 [1] - 该男子利用了中国2018年10月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坦白罪行可减轻刑罚的"司法交易"制度 成为首个接受司法交易的被中国以《反间谍法》扣留的日本人 [2] 案件背景及进展 - 该男子为安斯泰来制药中国当地法人高管 在华工作超20年 曾任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 [2] - 2023年3月在北京被扣留 当时即将结束任期返回日本 同年10月被正式逮捕 2024年8月以间谍罪起诉 11月首次公开庭审 [2] - 此为2025年5月以来第二起日本人在华间谍罪实刑判决生效案例 另一起为上海法院判处50多岁日本男性12年有期徒刑 同样未上诉 [2] 日本在华人员被扣留情况 - 自2014年11月中国实施《反间谍法》以来 至少17名日本人被扣留 其中5人尚未获释 包括安斯泰来员工 [3] - 除安斯泰来员工外 其余4人被判12至15年有期徒刑 目前正在服刑 [3] - 中国2023年7月实施新修订《反间谍法》扩大间谍行为定义 加强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信息提供的查处力度 [3]
通风报信帮朋友出逃境外 国安机关披露一起泄密案件详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5 07:28
案件概述 - 国家安全机关查处一起故意泄露工作秘密案件 张某因向嫌疑人通风报信且拒不配合执法受到行政处罚 [1] - 张某在问询期间编造理由向工作对象通风报信 导致该对象当晚出逃境外 [2] - 张某一周后再次向丈夫及工作对象父母泄露案件调查情况 并在第二次问询时对抗调查 [2] 违法行为细节 - 张某首次泄密行为直接导致案件侦办受阻 工作对象成功逃往境外 [2] - 张某二次泄密涉及案件调查细节及办案干警个人信息 问询结束后仍继续向朋友泄露信息 [2] - 泄密行为性质恶劣 严重阻碍国家安全机关执法工作 [3] 处罚依据与结果 - 根据新修订《反间谍法》及《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对张某开展执法 [3] - 最终处罚决定为行政拘留7日并处2万元罚款 该处罚基于密级鉴定及危害评估意见 [3] - 处罚金额为法定最高罚款额度(3万元)的66% [3][4] 案件后续进展 - 张某最终认罪悔过 接受处罚决定且放弃法律救济途径 [3] - 张某主动提交悔过书 承诺未来将参与反间谍法社区普法宣传 [3] - 案件体现公民配合国家安全调查的法定义务 警示泄密行为法律后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