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重组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证券启动首个整合项目!资管子公司合并规模逼近7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8 03:35
国泰海通证券于7月25日晚间正式宣布,董事会审议通过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的相关工作方案。这一决定标志着国内证券行业迎来首例券商资管 子公司合并重组案例,同时也是国泰海通证券成立后启动的首个子公司整合项目。 海通资管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为22亿元,是目前国内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4年末,海通资管的资产管理规模为1069.82 亿元。两家公司合并后,总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6954.12亿元,逼近7000亿元关口,在行业中的地位将显著提升。 产品整合与业务协同 合并完成后,两家资管公司将在业务方向统一的基础上制定创新发展战略。通过整合客户群体、优化服务体系,融合各自特色优势,共享核心能力和禀赋资 源,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服务。 在产品层面,国泰君安资管更名后,旗下产品的管理人名称将正式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 调整。海通资管旗下部分参公大集合未来将申请变更管理人为国泰海通资管,并申请注册为公募基金。个别参公大集合将到期终止,私募产品等将依法履行 管理人变更程序。 两家资管公司将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专注 ...
国内券业资管子公司合并首单:“国君、海通合并案”进入子公司整合阶段
第一财经· 2025-07-25 21:58
第一财经获悉,资管公司的吸收合并主要包括产品迁移、法人合并等关键步骤,公司将根据产品迁移进 度适时实施法人合并。 根据国泰君安资管公告,该公司更名后旗下产品的管理人名称将正式变更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 理有限公司",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变更。同时,海通资管旗下部分参公大集合未 来将申请变更管理人为国泰海通资管,并申请注册为公募基金;个别参公大集合将到期终止;私募产品 等将依法履行管理人变更程序。 在业内看来,两家资管公司未来合并后,一方面将统一业务方向、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整合客户群体、 优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将融合各自特色优势,共享核心能力和禀赋资源,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个性 化、专业化、多元化服务,为国泰海通证券构建更强大的资产管理业务平台、更完善的财富管理生态提 供有力支撑。 国泰海通首例子公司整合启动,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 资料显示,国泰君安资管成立于2010年,系业内首批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2021年获批公募牌照后建 立"公募+私募"双轮驱动业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国泰君安资管的资产管理规模为5884.30亿元,其中 非货公募规模为484亿元。海通资管成立于2012年 ...
首例券商资管合并落地:“国泰+海通”规模近7000亿
华尔街见闻· 2025-07-25 21:37
国泰海通资管整合 - 国泰海通董事会已通过国泰君安资管吸收合并海通资管及相关工作方案 [1] - 国泰君安资管将更名为"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1] - 吸收合并包括产品迁移、法人合并等关键步骤 将根据产品迁移进度适时实施法人合并 [1] - 这是国泰海通证券成立后首例子公司整合 也是国内证券行业首例券商资管子公司合并重组 [1] 合并后规模及行业地位 - 合并后资管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 [1] - 截至2024年末 国泰君安资管规模为5884.3亿元 其中非货公募484亿元 海通资管规模为1069.82亿元 合计6954.12亿元 [1] - 与龙头中信证券1.54万亿元的资管规模仍存差距 [1] 战略意义及后续计划 - 合并将构建更强大的资产管理业务平台和完善的财富管理生态 [1] - 公司正按监管要求分批有序推动各类子公司整合 目前仅资管公司启动整合 其他子公司尚无明确方案 [1] - 市场对国泰海通其他业务整合情况保持期待 [2]
《财富》中国500强券商洗牌:同行都在进步 中金公司排名掉了7位
新浪证券· 2025-07-23 14:55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券商行业分析 行业格局变化 - 国泰海通证券以85.83亿美元营收登顶券商榜首,位列总榜第276位,合并前的国泰君安(61.46亿美元)和海通证券(46.64亿美元)2024年分列第356位和第428位,合并后排名平均跃升超百位[1] - 华泰证券以75.45亿美元营收排名券商第二、总榜第304位,较去年上升93位,并以21.34亿美元利润成为已公布数据券商中盈利能力最强者[1] - 中国银河证券营收64.98亿美元(总榜第326位,上升19位),广发证券营收51.904亿美元(总榜第373位,上升63位)[1] 新晋上榜券商 - 中信建投证券首次上榜,以44.775亿美元营收位列第421位[2] - 东方证券首次上榜,以38.475亿美元营收位列第472位[2] 历史数据对比 - 2024年券商营收对比:中国银河(63.513亿美元)、国泰君安(61.455亿美元)、华泰(51.669亿美元)、海通(46.644亿美元)、广发(45.334亿美元)[4] - 中金公司2025年营收50.071亿美元(第405位),较2024年46.10亿美元(第412位)有所增长但排名下降7位,2024年净利润56.94亿元人民币[4][5] 关键财务数据 - 国泰海通证券营收8583.1百万美元,利润1810.1百万美元[3] - 华泰证券营收7544.7百万美元,利润2133.5百万美元[3] - 中国银河证券营收6498.4百万美元,利润1394.1百万美元[3] - 广发证券营收5190.4百万美元,利润1339.3百万美元[3] - 中信建投证券营收4477.5百万美元,利润1003.9百万美元[3] - 东方证券营收3847.5百万美元,利润465.6百万美元[3]
券商竞逐《财富》中国500强:国泰海通领跑,华泰排位大跃升,中信建投与东方证券新晋!中金掉队?
新浪证券· 2025-07-23 14:38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券商行业分析 行业格局变化 - 国泰海通证券以85.83亿美元营收登顶券商榜首,位列总榜第276位,合并前的国泰君安证券(61.46亿美元)和海通证券(46.64亿美元)2024年分列第356位和第428位,合并后排名平均跃升超百位[1] - 华泰证券以75.45亿美元营收排名券商第二、总榜第304位,较去年上升93位,并以21.34亿美元利润成为已公布数据券商中盈利能力最强者[1] - 中国银河证券营收64.98亿美元位列总榜第326位(上升19位),广发证券以51.9亿美元营收居第373位(上升63位)[1] 新晋上榜券商 - 中信建投证券首次上榜,以44.775亿美元营收位列第421位[2] - 东方证券以38.475亿美元营收跻身第472位,成为榜单新面孔[2] 头部券商数据对比 - 国泰海通证券2025年营收85.831亿美元(合并后),利润18.101亿美元[3] - 华泰证券2025年营收75.447亿美元,利润21.335亿美元,利润率显著高于同业[3] - 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营收64.984亿美元(较2024年63.513亿美元增长2.3%),利润13.941亿美元[3][4] 老牌券商表现分化 - 中金公司2025年营收46.10亿美元位列第412位,较去年下降7位,2024年总资产6747亿元,净资产1153亿元[4] - 2024年单独排名的国泰君安证券(61.46亿美元)和海通证券(46.64亿美元)合并后消失原排名[4] 历史数据对比 - 华泰证券2024年营收51.669亿美元(第397位),2025年增长46%至75.447亿美元[4][3] - 广发证券2024年营收45.334亿美元(第436位),2025年增长14.5%至51.904亿美元[4][3]
来了!这家省级银行,要继续合并当地其他城商行!
券商中国· 2025-07-10 16:45
新疆银行吸收合并进展 - 新疆银行将于7月下旬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吸收合并、增资扩股、变更注册资本等议案,核心涉及吸收整合新疆汇和银行[1] - 公司近期已就吸收整合汇和银行的科技系统承接及配改测试服务项目启动供应商招标[2] - 股东大会将具体审议吸收合并方案、工作机制及授权签署法律文件等,同时包含增资扩股相关议案[5][6] 新疆汇和银行背景 - 汇和银行总部位于奎屯市,是新疆首家县级商业银行,前身为2002年成立的奎屯市城市信用社,2011年更名,资产规模447亿元(2021年末),注册资本11亿元[3] - 该行曾计划A股上市并于2017年备案辅导,后转向港股但招股书失效,近年未披露年报,前十大股东均为当地民企且第一大股东持股低于10%[3] - 2024年三季度工作会议曾提及"正式进入吸收整合阶段",但后续官网删除相关表述,整合仍低调推进[3][4] 新疆银行整合库尔勒银行情况 - 2024年年中已完成吸收合并库尔勒银行,承继其全部资产、负债及人员,表内外资产规模达1682亿元,营业网点增至55家[7][8] - 整合工作自2022年9月启动,获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并成立自治区级推进协调小组[8] - 公司董事长秦全晋2023年曾表示将有序推进吸收整合其他城商行,并探索改革村镇银行分支机构[8] 新疆银行战略规划 - 吸收汇和银行后,新疆城商行数量将减至4家(含乌鲁木齐银行、昆仑银行等)[8] - 公司已入选2025年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并于2024年5月启动上市财务顾问招标[8] 全国城商行改革案例 - 四川银行2020年11月新设合并攀枝花商行与凉山州商行,注册资本300亿元[9] - 山西银行2021年4月合并5家城商行成立,2022年末引入山煤国际战略投资[10] - 辽沈银行2021年6月设立后吸收合并辽阳银行等,计划继续整合省内城商行[11] - 中原银行2021年10月公告合并3家银行,次年5月完成组建"新中原银行",资产超万亿[12] 新疆农信系统改革 - 南疆四地州农信机构2023年完成统一法人农商行组建,新疆农商银行筹建方案2024年初获批,计划2025年挂牌[14]
财经观察丨7家同日获批解散,山东村镇银行重组“疾行”
齐鲁晚报· 2025-07-09 16:13
村镇银行解散与重组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同日批复7家村镇银行解散 包括济阳北海村镇银行 山东历城圆融村镇银行 济南高新北海村镇银行 德州陵城圆融村镇银行 武城圆融村镇银行 费县梁邹村镇银行 乐陵圆融村镇银行 各银行资产 负债 业务及权利义务由对应银行承接 [1] - 其中4家冠有"圆融"字号的村镇银行发起行均为山东寿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该行成立于2009年3月 注册资本18.45亿元 [1][3] - 寿光农商银行持有武城圆融村镇银行41%股权 陵城圆融村镇银行49.75%股权 乐陵圆融村镇银行41%股权 山东历城圆融村镇银行40%股权 [4] 寿光农商银行股权结构 - 寿光农商银行第一大股东是山东寿光金鑫投资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7.55% [3] - 其他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寿光市金财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6.46% 潍坊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46% 山东寿光巨能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02% [3] - 寿光农商银行直接持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股权16宗 超过青岛农商银行 济南农商银行 [4] 山东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动态 - 青岛农商行吸收合并青岛平度惠民村镇银行 山东沂南蓝海村镇银行和济宁蓝海村镇银行3家村镇银行并改建为分支机构 [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一次性公示6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 包括山东临朐聚丰村镇银行 齐河胶东村镇银行 牟平胶东村镇银行 鄄城牡丹村镇银行 莱阳胶东村镇银行和山东商河汇金村镇银行 [5] - 威海富民村镇银行股权变动 山东龙口农村商业银行增持该行股权至40% 济宁银行收购济阳北海村镇银行并设立分支机构 [5] - 青岛农商行受让吉林九台农商行持有的平度惠民村镇银行7320.5万股股份 持股比例达58.82% 成为主发起行 [6] 政策背景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要求促进治理重塑 管理重构 业务重组 [6] -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按照市场化 法治化原则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6]
多家上市银行加入!“村改支”队伍持续扩大
券商中国· 2025-06-27 23:00
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深化 - 青农商行股东大会通过吸收合并3家村镇银行并改为分支机构的议案 被合并的3家村镇银行均为其控股子公司 其中平度惠民村镇银行2024年净亏损150.9万元 沂南蓝海村镇银行净亏损405.6万元 济宁蓝海村镇银行净亏损1915.7万元 [1][2] - 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支行 成为年内首个国有大行直接参与的"村改支"案例 该行控股2家村镇银行 持股比例分别为60%和100% [1][3] - 广州农商行吸收合并3家珠江村镇银行并改建为分支机构 同时将1家转让给顺德农商行 [3] 上市银行参与村镇银行整合 - 江苏银行获准收购江苏丹阳苏银村镇银行 并设立4家支行 "村改支"工作仍在进行中 [3] - 盛京银行股东大会通过收购旗下4家村镇银行并将其改建为分支机构的议案 计划承接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及人员后改建为沈阳分行下辖支行 [4] 辽宁农商行网点整合 - 辽宁农商行年内已获批关闭55家分支机构 6月以来监管同意18个网点终止营业 关闭网点分布在葫芦岛、鞍山、辽阳等地 [5][6] - 辽宁农商行由沈阳农商银行与30家农信联社共同组建 注册资本207.89亿元 采用"两步走"改革模式 先合并农信社新设省级统一法人农商银行 再吸收合并其余中小银行 [6] - 辽宁农商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积极探索 完成DeepSeek模型本地化部署 应用于智能营销、全行知识库等领域 [7] 行业趋势 - 地方中小银行合并重组将持续进行 经营能力差、自身造血能力弱的机构将被淘汰 [1] - 辽宁农信系统"两步走"改革模式在国内较为独特 具有示范意义 [6]
上市券商领军人物领导力TOP榜丨综合性券商榜单:国泰海通李俊杰第四 同业评比分值为88.78分
新浪证券· 2025-06-26 16:20
公司荣誉与领导力 - 国泰海通总裁李俊杰荣获新浪财经首届上市券商领军人物领导力TOP榜综合性券商第4名 [1] - 该榜单基于行业数据、同业评价、网络声量等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以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为核心标准 [1] 高管背景 - 李俊杰生于1975年8月,拥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学位 [3] - 现任国泰海通总裁、国泰君安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曾在中国银联、上海国际集团等机构担任要职 [3]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0.1%和38.9%,增速在8家综合性券商中排名第一 [6] - 经纪业务收入增长15.5%,自营业务收入增长61.8% [6] - 君弘APP平均月活884.71万户,同比增长11.1% [6] - "君享投"投顾业务客户资产规模264.16亿元,同比增长107.5% [6] 业务发展 - 自营金融资产规模5205.18亿元,同比增长10.2% [6] - 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增名义本金12,383.45亿元,同比增长40.1% [6] - 证券主承销额9967.14亿元,同比增长16.9%,市占率提升1.51个百分点至9.63% [7] - 华安基金管理规模7724.05亿元,同比增长14.4% [7] - 国泰君安资管管理规模5884.30亿元,同比增长6.5% [7] 战略重组 - 完成与海通证券合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案例 [8] - 合并后公司总资产1.73万亿元,归母净资产3283亿元,资本实力跃居行业第一 [8][9] - 零售客户近4000万户,APP月活1510万户,均位居行业第一 [9] - 合并仅用时191天,成为上交所认可的标杆性案例 [9]
国信证券51.9亿买万和证券获深交所通过 第一创业建功
中国经济网· 2025-06-20 11:16
交易概述 - 国信证券发行股份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的交易获深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 [1] - 交易价格为519,183.79万元 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 标的100%股权评估值为540,370.69万元 增值率0.47% [2][3] - 交易对方包括深圳资本 鲲鹏投资 深业集团等7家机构 不涉及配套融资 [2] 交易细节 - 构成关联交易 因交易对方深业集团 深创投与公司控股股东深投控存在董事交叉任职 [4] - 交易后控股股东仍为深投控 实际控制人仍为深圳市国资委 不导致控制权变更 [4] -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重组上市 [4] 财务数据 - 万和证券2023年营收51,397.83万元 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6,154.08万元 2024年1-11月净利润2,920.46万元 [5] - 国信证券2024年营收2,016,717.55万元(+16.46%) 净利润821,685.32万元(+27.84%) 经营活动现金流由负转正达3,374,709.74万元 [5][6] - 2025年Q1营收528,224.06万元(+57.10%) 净利润232,893.62万元(+89.52%) 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下降41.22% [6][7] 战略意义 - 万和证券49家分支机构覆盖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等重点区域 注册地海南有助于把握自贸港政策机遇 [7] - 交易可完善国信证券跨区域布局 提升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能力 强化综合竞争力 [7] - 独立财务顾问为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