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伊朗时代

搜索文档
后伊朗时代
虎嗅APP· 2025-06-25 18:32
现代战争目的与策略 - 现代战争更多是为了塑造有利态势而非掠夺或军事占领,涉及复杂的善后问题 [3] -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犯下"先打再说"错误,导致伊朗势力在过去二十年迅速膨胀 [3] - 当前打击伊朗核设施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在中东问题上的重要政治遗产 [3] 美军部署与战术考量 - 截至2025年6月,中东美军有四万多人,以海军为主,固定基地兵员不多 [6] - 特朗普给两周期限可能包含多重考量:为B-2突袭提供窗口、观察局势、准备基地防护和撤离、调兵遣将 [7] - 可能形成三航母战斗群两线夹击态势:"卡尔文森"号和"尼米兹"号在阿拉伯海,"福特"号在东地中海 [8] 美国国内对伊战略分歧 - 支持开战方认为这是重塑中东格局的良机,可形成"美国-以色列-阿拉伯国家"新轴心,推动沙特与以色列和解 [8] - 反对开战方认为以色列的必要战争不应成为美国军事干预理由,反对对伊朗采取直接军事行动 [8] - 特朗普采取中间方案,赌伊朗不会攻击美军基地或攻击力度不成比例 [10] 伊朗地区影响力变化 - 伊朗曾打造从本土到黎巴嫩的"什叶派之弧",势力范围横跨阿拉伯海至地中海 [13] - 2014年胡塞武装夺取也门首都后,伊朗宣称掌控了地区内第四个首都 [13] - 目前伊朗陷入40年来最脆弱处境,其中东影响力将大幅削弱 [14] 中东格局重组可能性 1. 形成"美国-以色列-阿拉伯"轴心,推动亚拉伯罕协议2.0,美国获得绝对主导权 [17][18] 2. 战争长期化,伊朗及其代理人将美以拖入消耗战,可能催生新极端势力 [19][20] 3. 以色列、土耳其和沙特演绎中东"三国演义",争夺地区领导权 [21][22][23] 历史经验与风险 - 拉姆斯菲尔德在回忆录中提到伊拉克战争的教训:"战场存在已知的未知,还有未知的未知" [25] - 中东"后伊朗时代"最大的风险来自"未知的未知" [26]
后伊朗时代
虎嗅· 2025-06-23 10:13
现代战争目的演变 - 现代战争核心目标转向塑造有利态势而非传统掠夺或军事占领[1] - 美国2003年伊拉克战争因缺乏战后评估导致伊朗势力二十年扩张[2] 特朗普政府中东战略 - 打击伊朗核设施成为特朗普政府重大政治选择,影响其中东外交遗产[3] - 美军中东部署:截至2025年6月驻军超4万人,海军为主且基地驻军较少[6] - 特朗普两周期限策略包含四重潜在动机:军事突袭准备、局势观察、基地防护、三航母战斗群部署[7][8] 美伊军事对抗动态 - B-2轰炸机实施跨大西洋突袭,7架执行打击任务并采用空中加油隐蔽行动[11] - 美国国内对伊开战分歧:支持派主张重塑中东格局,反对派警告军事干预不可控风险[12][13] - 沙特等海湾国家采取风险对冲策略,暗中支持以色列但公开谴责[15] 伊朗地缘格局变化 - 伊朗"什叶派之弧"势力范围从阿拉伯海延伸至地中海,曾控制四国首都[23][24] - 当前伊朗陷入40年来最脆弱时期,地区影响力面临大幅削弱[26][27] 中东格局重组方向 1 **美以阿轴心形成** - 理想场景:伊朗被削弱后推动"亚伯拉罕协议2.0",美以沙建立联盟主导中东[30][31][32] - 结果可能使中俄影响力下降,伊拉克叙利亚沦为缓冲区[33] 2 **战争长期化风险** - 伊朗代理人可能发动分散袭击,将美以拖入消耗战[34] - 历史教训显示权力真空易催生极端势力(如伊斯兰国)[36] 3 **三国演义格局** - 伊朗削弱后土耳其、以色列、沙特或展开新轮权力竞争[38][39] - 土耳其2025年5月在叙利亚新建海空军基地,与以色列矛盾显现[41][46] 战略决策复杂性 - 拉姆斯菲尔德理论指出"未知的未知"是中东后伊朗时代最大风险[53][54] - 土耳其与伊朗同为地区"双核",伊朗削弱可能刺激土耳其扩张野心[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