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与幸福商业模式

搜索文档
“取经”胖东来后,永辉超市学亏了
搜狐财经· 2025-08-22 21:17
核心观点 - 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暴跌20.73%至299.48亿元,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2.41亿元,主要因激进学习胖东来模式导致门店大规模关闭及供应链改革失利 [1][2][4] - 公司转型策略存在严重问题,包括盲目照搬区域化模式、忽视自身全国性供应链优势,导致核心业务下滑及战略迷失 [6][7][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滑20.7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去年同期盈利2.75亿元 [1] - 综合毛利率下降0.78个百分点至20.80% [4] - 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总营收18.33%,同比减亏3475万元但未披露营收增速 [5] 门店调整 - 2025年上半年关闭227家长期亏损门店,直接导致收入锐减 [2] - 门店调改开业124家,部分门店如北京喜隆多店日均销售额达调改前近3倍,但整体增量无法弥补闭店损失 [5] - 闭店策略被指草率,未深入分析门店问题根源,与胖东来"少而精"的区域深耕模式形成对比 [2][6] 供应链改革 - 推进供应商裸采模式,完成2860家标品供应商裸采合同签订,精简约50%供应商数量 [4] - 改革导致优质供应商流失、商品品质波动,新供应商磨合不足造成销售端青黄不接 [4] - 生鲜及加工收入115.05亿元同比下降15.38%,食品用品收入170.04亿元同比下降21.88% [6] 业务运营 - 线上业务日均单量规模较小:自营到家21.6万单,第三方14.3万单 [5] - 调改门店仅学得胖东来皮毛,自有品牌建设滞后,新商品未精准契合需求 [5] - 公司缺乏对核心生鲜供应链优势的强化,盲目跟风胖东来模式导致区域市场水土不服 [6][7] 战略问题 - 转型放弃原有线上线下融合战略,盲目复制区域化模式忽略全国市场差异性 [6][8] - 未建立长期供应商合作机制,激进改革破坏供应链稳定性 [4][7] - 需回归生鲜供应链优势,结合区域特点优化门店网络,实现精细化运营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