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发展路线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发展趋势、工艺与竞争格局(附20页PPT)
材料汇· 2025-07-11 23:49
锂金属负极行业趋势 - 锂金属负极被视为负极材料的长期迭代路线,具有超高理论比容量(3.86Ah/g),是石墨负极(0.372Ah/g)的10倍以上,且电化学电位低(-3.04V vs.标准氢电极),可实现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 [6][8][9] - 技术发展痛点在于锂枝晶生长,会导致无限体积膨胀、死锂产生、SEI破裂、极化电压增大及电池短路等问题 [24][26][27] - 行业路径清晰:石墨/低硅负极(2025-2027)→高硅负极(2027-2030)→锂金属负极(2030+),目标能量密度逐步提升至500Wh/kg [13][16][19] 锂金属负极制备工艺 - 压延法:当前最成熟工艺,可制备20μm锂箔,但超薄锂带(<20μm)生产难度大,成本约250美元/公斤 [34][35][48] - 蒸发镀法:可制备超薄锂层(纳米至几十微米),沉积速率超100纳米/秒,表面均匀性优异,但设备成本高 [40][46][47] - 液相法:通过熔融锂涂覆可控制厚度(1-30μm),需解决铜锂浸润性问题,经济性较好 [36][38][48] - 电化学沉积法:处于实验室阶段,厚度可控但连续化生产效率低 [36][48] 行业竞争格局 - 参与方包括锂企(赣锋锂业、天齐锂业)、负极厂(璞泰来、贝特瑞)和箔材厂(英联股份、中一科技) [58][59][62] - 赣锋锂业已实现300mm宽幅超薄锂带量产(3μm),并开发500Wh/kg锂金属电池 [59] - 天铁科技与欣界能源合作压延法锂金属负极,协议年供应量不低于100吨 [59][66] - 英联股份依托蒸镀工艺布局锂金属/复合集流体一体化材料,合作头部车企 [61][73] 市场前景与投资标的 - 预计2030年固态电池用锂金属需求约7700吨,对应市场规模92亿元(按120万元/吨计算) [22][23] - 重点公司: - 天铁科技:轨道减震业务为主,锂金属负极合作欣界能源,安徽天铁年产2600吨锂材项目已投产 [64][65][66] - 赣锋锂业:金属锂产能全球第一,已开发10Ah级500Wh/kg锂金属电池 [69][70][71] - 英联股份:跨界布局复合集流体和蒸镀法锂金属负极,获韩国客户批量订单 [73][74] - 道氏技术:合作电子科大研发液相法超薄锂负极,同步布局单壁碳纳米管和硅碳负极 [6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