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供应链崛起

搜索文档
2025上海车展的一些小感受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30 14:15
行业趋势 - 2025上海车展显示汽车行业正从流量营销回归技术本质,智能驾驶宣传更严谨,强调"辅助"功能并加强安全性教育[4] - IT跨界带来的新鲜感消退,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发展模式[2] -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本土化加速,Momenta、地平线等本土服务商获广泛合作,外资品牌如奔驰宝马加快技术适配中国道路[5][6] - 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成为新焦点,小鹏、峰飞航空等展示eVTOL产品,政策推动低空经济发展[10] 外资车企动态 - 奔驰全球首发纯电CLA,宝马推出中国专属iX3L,外资车企将电动车置于展台C位[7] - 丰田本土化率达87%,设立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研发权限全面下放中国团队[7] - 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开展平台合作,技术主导权向中方倾斜[7] - 外资车企通过腾讯、阿里等本土科技企业构建生态合作,如奔驰合作腾讯开发沉浸式导航[7] 供应链变革 - 超50家零部件供应商首次单独参展,展位紧邻整车企业,15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零部件百强[9] - 国产供应链全产业链崛起,覆盖从原材料到整车的完整环节[9] - 供应链展区面积达10万平方米,1200余款国产芯片集中亮相,芯片企业与智能化趋势深度绑定[11] - 宁德时代、延锋、均胜电子等企业在细分领域形成技术优势[9] 技术发展 - 工信部新规促使车企规范智驾宣传,现场未见"高阶智驾"等违规表述[4] - 多家车企推出AI辅助驾驶安全训练营,提升消费者技术信任度[4] - 本土化智驾系统针对中国复杂路况优化,表现优于特斯拉FSD初期版本[6] - 端到端大模型、AI定义汽车等技术热词与芯片创新密切相关[11] 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在电动化领域领先,但传统汽车技术仍与外资存在差距[12] - 外资车企通过深度本土化弥补电动化短板,如丰田CLTC续航超600公里车型[7] - 供应链企业面临研发投入压力,资金实力不足可能影响技术迭代速度[12] - 行业呈现"智能化平权"趋势,中外企业竞合关系重构[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