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汽水逆袭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汽水,又杀回来了
36氪· 2025-06-11 10:44
国产汽水行业历史与现状 - 1994年北冰洋与百事合资成立百事北冰洋饮料有限公司,标志国产汽水品牌开始被外资收购 [1] - 1950年代全国八大汽水厂成立,包括北冰洋、正广和、八王寺等,1980年代国产汽水迎来黄金时代,天府可乐销量破亿,北冰洋进入人民大会堂宴席 [7] - 外资品牌通过收购(如北冰洋、天府可乐等七家品牌)、广告和供应链优势挤压国产汽水,2010年国产汽水市场份额跌至不足5% [9] 国产汽水品牌复兴策略 - 大窑汽水聚焦下沉市场,2023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80%来自县域和乡镇,通过餐饮场景(烧烤摊、夜市)和控价策略(限制最低价)实现增长 [13][15] - 元气森林主打无糖概念,2023年碳酸饮品销售额超50亿元,无糖产品占比70%,瞄准一二线年轻消费者 [18] - 北冰洋、天府可乐通过怀旧营销(复古包装、IP联名)和社交媒体(B站、抖音)重塑品牌形象 [18] 外资品牌市场表现下滑 -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计市占率从90%降至70%,2018-2023年可口可乐推出192款新品但未现爆款 [22] - 外资品牌面临"高糖人设"困境,70%的Z世代消费者避开含糖饮料,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015年22.6亿元增至2023年401.6亿元 [23] - 传统渠道模式(如可口可乐101分销体系)灵活性不足,经销商面临价格倒挂和库存压力 [30][31] 消费趋势与市场格局变化 - 县域和乡镇饮料消费增速达12.4%,远超一线城市3.6%,下沉市场成为国产汽水增长主力 [13] - 消费场景转移,夜宵、烧烤等高频场景偏好大容量、高性价比产品(如大窑汽水)替代可乐 [25][27] - 2021-2024年碳酸饮料赛道发生70余起融资,超六成资金投向国产品牌,资本加速布局 [20] 文化认同与品牌价值重塑 - 国产汽水从"情怀符号"转向多元化价值主张(如元气森林的健康、大窑的畅快、北冰洋的怀旧) [41] - 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自主定义快乐,拒绝标准化品牌叙事,推动国产汽水差异化定位 [36][41] - 行业从"两乐垄断"转向多赛道竞争,国产品牌通过产品创新和渠道重构收复失地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