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
搜索文档
重庆啤酒(600132):三季度啤酒业务量减价升,销售费用投放有所增加
国信证券· 2025-10-31 19:16
投资评级 - 对重庆啤酒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10] 核心观点 - 公司保持高端化战略定力、持续巩固高端品牌优势,为长期发展蓄力 [3][10] -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过去三年维持高分红比率,全年较高的分红比例仍可期待 [2][3][10]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3Q25实现营业总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0.4% [1][8] - 3Q25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下降12.7% [1][8] - Q3啤酒业务呈现量减价升态势,啤酒收入同比增长0.6%,其中销量同比下降0.7%,吨价同比提升1.3% [1][8] - 产品结构持续提升,Q3高档(8元以上)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7%,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至58.1% [1][8] - 主流和低档产品收入分别同比下降3.2%和10.5% [1][8] 盈利能力分析 - Q3毛利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受益于产品结构提升及成本下行 [1][9] - Q3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上升1.9和0.5个百分点 [1][9] - 尽管毛销差(毛利率减去销售费用率)同比仅收窄0.2个百分点,但净利率同比下滑2.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1][9] - 净利率下滑幅度较大主要因Q3投资净收益出现小幅亏损,且部分税收优惠取消导致所得税率同比提升 [1][9]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Q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2.6% [2][9] - Q3投资性现金净流出减少,主要因资本开支减少,当季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9.4亿元 [2][9] - 截至Q3末,公司货币资金达34亿元,同环比均有提升 [2][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收入预测,预计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7.3亿元、150.3亿元、15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6%、2.0%、2.1% [3][10][12] - 小幅下调2025-2027年利润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12.6亿元、13.1亿元(原预测值为12.6亿元、13.1亿元、1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9%、4.0%、4.0% [3][10][12]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51元、2.61元、2.71元 [4][10][1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1倍、21倍、20倍 [3][4][10] - 预测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94.9%、93.5%、92.4% [4]
郑州太古可口可乐30年开新篇:年产能跃至100万吨,智能拣配机器人破解塑膜抓取世界级难题
财经网· 2025-10-22 21:41
新厂投资与战略意义 - 郑州新厂是太古可口可乐承诺未来十年在中国内地投资超120亿人民币的首家建成投产工厂,投资额达9亿元 [2] - 新厂年产能突破100万吨,是郑州老厂产能的两倍多 [2][4] - 中国市场是引领公司稳健运营的重要引擎,新厂传递了长期植根中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太古可口可乐中国内地业务收益上升2.84%至130.31亿港元,溢利提高8%至5.88亿港元 [3] - 汽水、果汁类饮料及能量饮料的收益分别增加4%、2%及51%,饮料总销量上升1% [3] - 公司中国区生产线利用率在全球装瓶集团排名中近几年均名列前茅 [4] 智能制造与效率提升 - 新厂通过近30个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全链条智能协同,可一秒响应全省订单波动 [4] - 智能制造数字化系统MIS上线后提升超过4%的生产效率 [4] - 智能拣配机器人破解了饮料行业塑料膜包装饮料难以自动化分拣的世界性难题 [2][4] 绿色可持续实践 - 新厂引入能源管理模块可节省约3%的能源,相当于节省12,000,000千瓦时电能 [6] - 集成热水中心减少蒸汽用量60%以上,规划6MW太阳能光伏系统可满足工厂超15%年用电需求 [7][8] - 新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882吨,公司设定了2030年核心业务绝对碳排放量较2018年削减70%的目标 [8] 产能与仓储物流 - 自动化立体仓高约10层楼(30米),有28条巷道支撑两万个货位,存储量约300万标箱,相当于4个足球场面积 [8] - 立体仓在饮料旺季可存放河南全省两天半的订单,节省了外租仓库费用 [8] - 克朗斯生产线配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从市场需求预测到终端配送的全环节打通 [4] 技术研发与行业突破 - 智能拣配机器人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解决塑料膜反光、形状不固定导致的分拣难题,成本远低于国际类似设备单台近百万美元的报价 [5][6] - 系统在线糖浆混合系统效率大幅提升,智能阀阵因智能防错系统达到零失误水平 [7] - 公司应用AI算法让MIS系统自主学习对生产线实时状态进行监控 [9] 未来发展规划 - 海南太古可口可乐饮料生产基地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 [9] - 苏州太古可口可乐新工厂、广东太古可口可乐大湾区生产基地预计于2026年陆续投产 [9] - 公司范围三碳排放相较2018年已减少6% [9]
“逛工厂”,何以成为旅游新潮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9 17:16
工业旅游的兴起与特点 - 工业旅游热度持续攀升,成为假日旅游新亮点,工厂从“闲人免进”转变为“开门迎客”[1] - 工业旅游通过沉浸式、互动式项目设计,超越传统生产线参观模式,实现与当代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9] 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旅游 - 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将生产线变为风景线,游客可在参观长廊俯视机器人协同作业,安装汽车部件[1] - 小米汽车工厂自2024年4月开放参观以来,累计总接待量超过13万人次,游客可乘坐观光车亲眼看到汽车生产环节,包括每120秒生成一个压铸件的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1][2] “大国重器”与装备制造领域的工业旅游 - 上海江南造船厂自2019年推出工业旅游以来,已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游客可参观历史模型并亲临码头见证万吨巨轮建造过程[3] - 工业旅游具有科学技术教育功能,能让深奥的科技知识在真实工业场景中变得直观可触,提升公众科学素养[3] 消费品与食品领域的工业旅游 - 江西南昌煌上煌工业旅游基地通过裸眼3D技术展示酱卤文化,并提供美食试吃与互动体验,已吸引超百万游客[3] - 广西柳州螺霸王产业园展示全自动生产线,2021年至今园区已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游客可亲手制作螺蛳粉[4] - 上海某食品工厂和重庆火锅底料工厂提供可触可感的互动体验,游客可亲自参与比萨制作或DIY火锅底料[6] 老字号品牌与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 - 北京北冰洋义利园区展示现代化生产线,并开辟互动体验区与怀旧街区,游客可亲手调制汽水并沉浸式重温城市记忆[7] - 青岛啤酒博物馆建在1903年老厂区,完整保留百年德式工业建筑群和21件国家级文物,同时展示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实现工业1.0历史文化与工业4.0生产线的结合[7] - 工业遗址改造的创意园区,如北京798艺术区、首钢园、上海M50创意园、成都东郊记忆,以其粗犷与文艺交织的气质成为热门打卡点[9] 工业旅游的经济效益与政策支持 - 工业旅游为企业带来门票、文创产品等直接收入,并通过“眼见为实”的体验感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工厂成为“可参观的品牌展厅”[10] - 中国已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工业旅游规范化、高质量化,目前共有230多项国家工业遗产、400多项省级工业遗产,已建成700余个工业博物馆和100余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
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10-13 06:10
产业带动就业 - 天门市服装产业已成长为百亿产业集群,带动16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3] - 湖北青创园(光谷)示范园累计孵化新兴企业254家,带动2500余名大学生就业[4] - 随县香菇产业提供超30万个就业岗位,每三个随县人中就有一人从事该产业[5] - 丹江口市北京一轻食品产业园区将“一库好水”转化为致富活水,产品发往全国多地[1] - 松滋市文化创新产业园入驻11家乐器制造企业,带动邻里乡亲成为“吉他工人”[2] 职业技能培训 - 湖北每年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超过40万人次[8] - 随县开展香菇种植、销售等技能培训,助力村民增收[5] - 宜昌广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通过“订单式培训”向中国香港、阿联酋迪拜等地输送建筑技能人才3万余人次[7] - 南漳县每年投入400万元免费开设40多种热门技能培训课程[10] 就业服务与保障 - 湖北在全省建立4761个就业服务网点,覆盖“家门口”、“厂门口”、“店门口”等场所[11] - 孝感市“微孝就业”小程序注册用户超14万人,入驻活跃用工企业2000余家,提供智能岗位匹配服务[9] - 南漳县构建“法院+工会+人社”3级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10] - 裕农菌业公司设立“托管室”解决员工子女看护问题,提升员工工作安心度[10] 就业数据表现 - 湖北城镇新增就业连续四年超过90万人[4] -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留鄂来鄂就业创业连续3年突破40万人[4]
新研究:超加工食品摄入过量会提升体内炎症水平
新华网· 2025-09-29 14:10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过量食用超加工食品会显著提升体内炎症水平,且在 老年人、吸烟者和肥胖人群中更为明显。科研人员警告说,超加工食品可能会增加癌症和其他慢性疾病 风险,并呼吁出台更严格的健康政策。 超加工食品,是指经过工业化处理的食品,如汽水、零食和加工肉类。这类食品通常富含添加剂、营养 价值大打折扣,并容易导致过量摄入。此前研究已表明,过量摄入此类食品与肥胖、癌症、心血管等疾 病,甚至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 由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施密特医学院等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基于9000余名美国成年人的国家健康 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了其饮食习惯、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健康因素。研究显示,摄入超加 工食品最多的人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更高,该蛋白是炎症的敏感标志物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 测指标。 研究团队依据超加工食品摄入占总能量的比例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结果显示,研究对象每日能量摄入 的中位数有35%来自超加工食品,最低组为0%至19%,最高组为60%至79%。在调整年龄、性别、吸 烟、运动及其他健康指标后,研究人员发现,最高组人群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炎症风险比 最低组 ...
星巴克们的中国往事:从黄金十年到败退时刻
36氪· 2025-09-24 19:15
星巴克本土业务即将卖身中资。 迪卡侬中国抛售百亿股权。 哈根达斯中国出售计划正在筹划当中。 这段时间,国际品牌在中国加速卖身,已经成了一桩公开的秘密。 当年在中国市场不可一世的外资品牌,如今也在饱尝世间冷暖,体会什么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期内容,我想来聊一聊,这段外资品牌绵延40余年的中国史。 01 抢滩登陆 改革开放初期,当第一批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将中国作为廉价的生产车间,以及未来可能的巨大市场之 时,它们也有过和这个市场温情脉脉的时候。 雀巢入华,在东北提供奶牛养殖技术并且收购奶源,又给云南带去了咖啡种苗、购销合同各种免息贷 款。 再比如宝洁,1988年就登陆广州成立合资企业,用海飞丝改变了中国消费者用肥皂甚至洗衣粉洗头发的 历史。 还有可口可乐入华之初,更是百依百顺。 必须是总裁亲自来谈合作,可以。 可口可乐只允许卖给外宾,不能消耗中国外汇,可以。 需要免费赠送中方一条装瓶线,没问题。 为何双方能如此温情体面,因为1978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343元,没什么闲钱能拿去消费。外 资品牌们也知道,这个市场,远远没到分蛋糕的时候。 如果只是布局,那完全可以先礼后兵。 但到了90年代中期,当中国的 ...
中国食品(00506.HK):1H收入增长良好 未来计划战略布局食品赛道
格隆汇· 2025-08-30 11:43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122.78亿元 同比增长8.3% 归母净利润5.78亿元 同比增长2.2% 收入符合预期 利润略低预期主因费用投放超预期 [1] - 1H25毛利率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38.1% 受益产品提价红利释放 净利率同比降0.3个百分点至4.7% [2] 分品类收入表现 - 汽水收入93.8亿元 同比增长9.4% 贡献主要增长 其中无糖碳酸产品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果汁收入16.7亿元 同比增长0.8% 主因酷儿重新上市贡献增量 [1] - 包装水收入同比增长8.2% 实现恢复性增长 主因冰露带动及去年同期业务收缩 [1] - 咖啡及其他饮料收入6.4亿元 同比增长13.8% 其中能量饮料同比增36% 魔爪品牌表现亮眼 [1] 成本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至26.3% 主因增加冰柜投入及拓展售点资源 [2] - 管理费用率同比降0.2个百分点至1.7% 保持基本稳定 [2] 战略发展动向 - 下半年延续高投入促进业务扩张 公司认为效率优化已基本完成 [2] - 自贩机及悦享会渠道突破饮料业务范畴 1H25非饮料业务体量近2亿元 [2] - 计划战略性切入营养健康食品赛道 推动饮料与食品战略协同 具体举措预计明年落地 [2] 估值与预测 - 维持25/26年盈利预测 当前交易于11/10倍25/26年市盈率 [2] - 上调目标价40%至4.9港币 对应14/12倍25/26年市盈率 隐含20%股价上行空间 [2]
瑞银:升中国食品目标价至5.07港元 料渠道创新可支持份额提升
智通财经· 2025-08-28 16:1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增长加快 主要受汽水及能量饮品强劲表现以及水品类业务复苏带动 [1] - 期内纯利仅增长2% 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宏观环境疲软影响 [1] - 管理层预期下半年收入增长因宏观疲弱及高基数而放缓 目标维持增长 [1] 产品与渠道创新 - 计划推出更多果汁及能量饮品新产品 [1] - 自有自动贩卖机 电子商务 零食折扣店及快速商业等新兴渠道贡献约20%收入 [1] - 新渠道盈利能力与传统渠道相若 通过渠道创新支持市场份额提升 [1] 投资评级 -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由4.86港元上调至5.07港元 [1]
瑞银:升中国食品(00506)目标价至5.07港元 料渠道创新可支持份额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6: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增长加快 主要受汽水及能量饮品强劲表现以及水品类业务复苏带动 [1] - 期内纯利仅增长2% 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宏观环境疲软影响 [1] 业务运营 - 新兴渠道包括自有自动贩卖机 电子商务 零食折扣店及快速商业 为收入贡献约20% [1] - 新渠道带来新收入来源且盈利能力与传统渠道相若 [1] 未来展望 - 管理层预期下半年收入增长因宏观疲弱及高基数而放缓 目标维持增长 [1] - 有计划推出更多果汁及能量饮品新产品 [1] - 通过渠道创新可支持市场份额提升 [1] 投资评级 - 瑞银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4.86港元上调至5.07港元 [1]
中金:维持中国食品(00506)跑赢行业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4.9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0:38
核心观点 - 中金基本维持中国食品2025/2026年盈利预测 上调目标价40%至4.9港币 对应14/12倍2025/2026年市盈率和20%股价上行空间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22.78亿元 同比增长8.3% 符合预期 归母净利润5.78亿元 同比增长2.2% 略低于预期 主要因费用投放力度超预期 [2]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38.1% 主要受益于产品提价红利释放 [4]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至26.3% 因增加冰柜投入及拓展售点资源 管理费率同比下降0.2%至1.7% 基本稳定 [4]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4.7% 因毛利率改善被销售费用率上升抵消 [4]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3% 量价齐升驱动 销量同比增长5.5% 平均售价受益提价提升 [3] - 汽水品类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9.4%至93.8亿元 贡献主要增长 无糖碳酸产品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果汁品类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0.8%至16.7亿元 主要得益于酷儿重新上市贡献增量 [3] - 包装水品类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8.2% 因去年同期业务收缩 今年上半年冰露带动恢复性增长 [3] - 咖啡及其他饮料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3.8%至6.4亿元 能量饮料同比增长36% 核心品牌魔爪增长亮眼 [3] 战略规划 - 公司前期聚焦资源投放效率优化 费用保持收缩 当前效率提升已基本完成 下半年将延续市场投入力度促进业务扩张 [5] - 自贩机 悦享会等渠道已突破单一饮料业务范畴 尝试拓展食品分销业务 2025年上半年自贩机非饮料业务体量近2亿元 [5] - 长期计划战略性切入营养健康食品赛道 推动饮料与食品战略协同 实现运营效率优化 作为中粮集团内最适宜承接食品业务的主体 相关规划积极推进中 具体举措预计明年落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