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燃机出海
搜索文档
3Q25全球气电回顾与展望:景气度持续外溢,零部件与整机出海双击
华泰证券· 2025-11-24 21:29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7] 报告核心观点 - 3Q25全球燃气轮机新增订单同比增长95%至24吉瓦,单季度需求创历史新高,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1] - 海外能源政策右转、中东油转气、AI电源需求等多因素共同推动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1] - 看好海外燃气轮机主机的量价齐升,以及全球高景气带动国内热端叶片、冷端缸体等部件企业的出口机遇[1] - 全球燃机供需紧张,预计2025年新签订单超85吉瓦,而海外现有产能仅约50吉瓦,供需缺口为国内燃机企业出海创造历史性机遇[4][5] 3Q25市场回顾 - 分区域:北美市场新接订单12.7吉瓦,环比增长14%,占全部新接订单约53%,持续贡献50%以上的订单[2] - 分企业:在大于10兆瓦燃机市场中,GE Vernova、三菱重工(MHI)、西门子能源(ENR)按功率计算的市占率分别为31%、30%、21%,三菱重工因亚洲市场回暖(其亚洲地区新增大型燃机订单9台,占季度总新增订单16台的56%)市占率重回第二[2] - 分结构:轻型燃气轮机订单大幅回落,GEV和ENR轻燃新签订单分别从2Q25的27台和68台回落至3Q25的9台和8台,原因可能为订单积压导致供给吃紧、交期拉长[3] 行业供需与产能分析 - 预计2025年全球燃机新签订单大概率超过85吉瓦(大于10兆瓦,单循环燃机口径),而海外现有产能仅约50吉瓦[4] - 即使考虑卡特彼勒(CAT)宣布小型燃机扩产2.5倍以及西门子能源(ENR)宣布各型号燃机在2028-30年较2025-27年再扩产36%,扩产全部达成后海外燃机产能仍难突破80吉瓦(2028年预测)[4]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进一步增长可能加剧海外缺电风险,支撑行业高景气度[4] 国内企业机遇与进展 - 国内三大电气(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上海电气)通过与海外厂商的重型燃机“市场换技术”合作,已具备重燃集成和除核心热端部件外大部分环节的自供能力,在海外产能紧张时可能通过外协和供应链形式出海[5] - 东方电气等企业已完善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型燃机型号并实现从冷端到热端的零部件国产化,其G50燃机已向哈萨克斯坦实现三台销售,迈出中小燃机向非欧美市场出海的第一步[5] - 报告梳理了国内主要公司在燃机技术上的进展,例如东方电气自主研制50兆瓦燃机(G50)和15兆瓦燃机(G15),哈尔滨电气自主研制16兆瓦燃机等[21] 重点推荐公司 - 推荐哈尔滨电气(1133 HK,目标价21.00港币,买入)、东方电气(600875 CH,目标价30.79元,买入)、西门子能源(ENR GR,目标价134.40欧元,增持)[9] - 哈尔滨电气作为国内传统电源设备龙头,煤电、核电、水电设备市占率高,有望受益于全球电力紧缺带来的设备采购需求外溢[24] - 东方电气指引国内煤电、水电、气电行业全年招标量分别为超55吉瓦、25吉瓦、8吉瓦,其自主研发的G50燃机海外业务已落地中东、中亚项目[25] - 西门子能源4Q25营收104.3亿欧元,同比增长7%,财年营收390.8亿欧元,同比增长13%,在手订单1380亿欧元,覆盖未来业绩确定性高,并上调2028年业绩指引[25] 全球产业链相关公司 - 报告列出了全球燃气轮机产业链上市标的,涵盖下游气电运营、EPC、轻型/重型燃气轮机整机制造商以及叶片、高温合金、冷端铸件等零部件环节[22] - 相关公司包括整机领域的GE Vernova、三菱重工、西门子能源、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以及零部件领域的应流股份、豪迈科技等[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