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防科技自主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董事长康为民突遭留置 新光光电火线换帅
观察者网· 2025-10-09 12:35
核心事件概述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康为民被嵩县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并收到《立案通知书》和《留置通知书》[1] - 事件发生后一天,公司迅速召开临时董事会,完成高层代理人任命,以稳定运营[2] - 公司强调控制权未发生变化,董事会运作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持正常[2] 管理层重大变动 - 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王玉伟被任命代为履行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职责[2] - 副总经理曲波被聘任为代理总经理,代为履行总经理职责[2] - 康为民作为公司创始人和核心决策者,持有公司44.65%的股份,并与妹妹康立新共同构成实际控制人[2] - 2025年初,公司副总工程师及核心技术人员龙夫年去职,其已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服务7年[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128.08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8.7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078.73万元,亏损面持续扩大[3] - 公司上市后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约1.53亿元[3] - 营收下滑主因系统级项目处于生产装调阶段,产品交付后涉及大系统联调和测试,验收周期长,未达收入确认条件[3] 主营业务与项目进展 - 第一大收入来源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系统业务收入同比下降65.89%[3]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光学制导、光学目标与场景仿真、激光对抗和光电专用测试等军工领域[4] - IPO募投项目进展滞后,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4.1亿元,投入进度仅为47.42%[3] - 原计划于2021或2022年完成的项目已多次延期至2025年或2026年[3] 战略方向与行业背景 - 公司业务与国家推动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和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4] - 公司计划推动军品业务向“高端定制+批量生产+服务”转型,以提升经营业绩[4] - 公司脱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组,是一家军工电子信息企业[4]
安达维尔: 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之星· 2025-05-19 21:48
公司基本情况 - 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3日,注册资本254,696,450元,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号学院国际大厦11层1112室 [16] - 公司主要从事航空与防务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涵盖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三大领域 [1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赵子安,直接持有公司35.27%股份,其子赵雷诺持有0.88%股份,合计控制36.96%股份 [16][17] 主营业务与产品 - 机载设备研制业务占比最大,产品包括航空座椅、客舱设备、导航设备、模拟训练设备、复材结构件等 [19][20] - 航空维修业务包括机载电子部件维修和机载机械部件维修,覆盖30多种机型、2600余项维修项目 [24][25] - 测控及保障设备研制业务产品分为测控设备产品和保障设备产品,主要客户为军工集团和部队 [25][26] 经营业绩与财务数据 - 2022-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8,923.81万元、42,331.54万元、32,178.90万元、12,331.87万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581.54万元、11,348.51万元、1,270.48万元、-870.80万元 [3] - 2024年增加研发费用约1,552.39万元,导致收入、净利润同比下滑 [3] 行业概况 - 公司所属行业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8] - 民航局预测到2043年中国将新接收9,323架喷气客机,商用机队规模达10,061架 [43] - 2025年中国国防预算17,845亿元,同比增长7.2%,军用航空装备需求持续增长 [44] 竞争格局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广州航新航空科技、四川海特高新、湖北超卓航空科技等企业 [45][46][47] - 公司在航空座椅与客舱设备制造领域市占率领先,拥有95%生存率抗坠毁技术等核心技术 [50] - 航空维修领域面临航空公司扩大自有维修能力和OEM厂商进入的竞争压力 [53] 生产与采购模式 - 机载设备采用定制化生产模式,将非核心工序外包以提升效率 [26][27] - 航空维修业务采用自主研发的维修管理系统,建立周转库存数据库控制维修周期 [28] - 采购模式包括比价采购、询价采购和定期批量采购,航材主要从贸易商处采购 [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