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
icon
搜索文档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4:37
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破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海关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1.07 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2%,创历史同期新高。 京津冀地区出口持续向好。今年4月至9月连续6个月出口同比、环比双增长。9月,京津冀地区出口 1342.3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5.4%,历史单月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00亿元。 从商品看,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机电产品6084亿元,占同期区域出口总值的56.7%。其中,汽车零 配件出口453.1亿元,同比增长14.2%;集成电路出口326.3亿元,同比增长4%;船舶出口290.5亿元,同 比增长170.1%。同期,京津冀地区纺织服装、医药材及药品分别出口409.7亿元、266.2亿元,分别同比 增长2.6%、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澍楠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从贸易 ...
崇德科技:10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20:55
截至发稿,崇德科技市值为48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中国创新药,今年海外授权已卖出800亿美元!对话创东方投资合伙人卢 刚:生物医药二级市场火热,一级市场为何募资遇冷? 每经AI快讯,崇德科技(SZ 301548,收盘价:54.6元)10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届第十五 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22日以传真表决的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修订公司相关制度的议案》 等文件。 2025年1至6月份,崇德科技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工业驱动占比55.1%,能源发电占比24.3%,石油化工 占比10.24%,船舶占比6.06%,其他业务占比4.29%。 (记者 王晓波) ...
民营火箭公司星河动力航天完成IPO辅导备案
经济观察网· 2025-10-23 11:45
经济观察网10月22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000901)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河动力航天")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 券有限责任公司。 据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星河动力航天成立于2018年2月6日,注册资本4.33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百奇。控制权方面,刘百奇与刘建设为一致行动人,两人直 接持有及间接控制公司32.36%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资料显示,星河动力航天是国内领先的商业航天技术公司,公司主要为国内外航天领域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航天发射服务、先进的航天装备制造、高性能 产品配套,和广泛的工程、技术、安全、系统集成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 | 辅导对象 |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成立日期 | 2018 年 2 月 6 日 | | | | 注册资本 | 43,287.0854 万元 | 法定代表人 | 刘百奇 | | 注册地址 |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南路 15 号院 2 号楼 15 层 | | | | 控 股 股 东 及 持 股 比 | 刘百奇与刘建设为一致行动人,两人直接持有及间接 ...
祥和实业:关于获得专利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22 21:10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22日晚间,祥和实业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浙江天台祥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于近日 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若干项专利证书。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前三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7:07
记者10月22日从上海市统计部门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上海全市实现地区生 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 增加值32208.24亿元,增长5.9%。 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先导产业制造业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上海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半 年提高0.1个百分点。从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前三季度,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 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 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第三产业增势向好 ...
FICC日报:A股飘红迎反弹,贸易变量扰动市场情绪-20251022
华泰期货· 2025-10-22 10:58
FICC日报 | 2025-10-22 A股飘红迎反弹,贸易变量扰动市场情绪 市场分析 国内强预期弱现实割裂加剧。国内8月经济压力边际增加,一是中国8月经济数据有所转弱,显现"工业缓、投资弱、 消费淡"等特征,9月出口具有韧性,M2-M1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另一方面是外部关税压力有所增加,美国以及 墨西哥、印度等国家纷纷加征关税。为了应对边际增加的外部压力,国内近期频提稳增长政策。国家发改委表示, 经济运行仍存挑战,将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10 月20日至23日在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同比增长较8月放缓至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加快至6.5%。中国9月70城房价环比下降,二三线城 市二手房环比跌幅0.7%和0.6%。关注政策预期,以及当下旺季不旺预期的修正可能。10月21日,A股全天震荡走 强,沪指重返3900点上方,创业板指涨超3%。AI算力硬件方向爆发,煤炭、燃气、贵金属等板块逆势下跌。 中国关税摩擦加剧。随着11月10日中美关税延后执行又将到期,近期中美关税摩擦 ...
GDP同比增长5.5%!上海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
第一财经· 2025-10-22 09:32
10月22日,上海市统计局 发布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721.1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 同比增长5.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 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增长5.9%。 一、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态势,先导产业制造业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半年 提高0.1个百分点。从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 15.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1%。 前三季度,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 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8%,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3%,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3.6%。前 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产业增长19.6%,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增长10.9%,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0.3% ...
存储芯片强劲需求抵消关税压力 韩国10月前20天出口大幅回升
智通财经· 2025-10-21 14:41
受益于半导体产品需求持续强劲态势,韩国在10月的前20天实现出口意外大幅增长,尽管美国关税政策 拖累了增长势头、且假期导致数据被扭曲。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10月前20天未经调整的出口同比 下降7.8%,进口同比下降2.3%,导致了2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不过,经工作日数量调整后的出口同比 大幅增长9.7%。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此次出口反弹发生在10月前20前工作日少于去年同期的情况下,10月3日至9日的假 期导致工厂活动的出口量减少。具体来看,半导体出口同比大增20.2%,船舶出口同比增长11.7%。与 此同时,汽车出口同比大幅下滑25%,因为美国提高汽车关税开始对该行业造成冲击。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于8月对韩国商品征收15%关税后,美国更高关税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而针对汽车 的25%关税仍在执行,因为削减关税的行政命令尚未签署。一些出口商今年早些时候在关税上调前抢先 出货,这种暂时性提振目前正在消退。 韩国与美国就7月达成的贸易协定进行的最终谈判因涉及与协议挂钩的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的细节问题 而陷入停滞。韩国方面正寻求办法缓解潜在资金外流对汇率的影响,而缺乏正式贸易协议也加剧了对未 来对美出口的不确定性 ...
2025年9月进出口数据点评:进出口同比数据双增超预期
中航证券· 2025-10-20 09:19
进出口总体表现 - 2025年9月出口总值3258.70亿美元,同比增长8.30%,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5.65%[2] - 2025年9月进口总值2381.20亿美元,同比增长7.40%,增速较上月提升6.10个百分点,远超市场预期的1.37%[2] - 2025年9月贸易顺差904.50亿美元,同比增长10.63%[2] 出口结构与拉动因素 - 机电产品是出口核心支撑,拉动出口增速7.68个百分点[2] - 集成电路、液晶平板显示模组、船舶、汽车和汽车底盘四类商品对出口增速拉动作用较大[2] - 肥料、集成电路、船舶和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实现量价齐升,其中肥料出口数量同比增超68%,船舶出口均价同比增21.9%[3] 出口目的地分析 - 对非洲、东亚和欧盟的出口金额对总出口同比拉动力位列前三,分别为2.66%、2.39%和1.97%[3] - 对美国出口已连续6个月同比负增长,9月拖累总出口增速4.19个百分点[3] - 2025年前9个月,东盟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累计出口金额5366.07亿美元[3] 市场多元化成效与风险 - 非洲、东盟、欧盟等市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非洲对前9个月总出口拉动力最高达0.68个百分点,而对美出口拖累最大为3.78个百分点[7] - 贸易多元化战略有效对冲单一市场风险,但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华加征100%额外关税,为11月1日后的贸易增添不确定性[9] - 中方已通过稀土管制、船舶收费等措施展开对等反制,但关税威胁可能削弱多元化战略效果并干扰企业预期[9]
高端装备半月谈-10月份热门板块汇报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包括: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工程机械、TIC(测试、检验、认证)、煤炭及煤机设备、航运与船舶制造[1][3][4][6][10][14][15][16][21] * 具体提及的公司包括:特斯拉、智元(精灵G2)、优必选、隆祺科技、均胜电子、博众精工、中核工业、德国Neural Robotics、越江、杰卡、双环传动、精沃股份、君普智能、卡特彼勒、小松、华测检测、中创智领、中国中船集团[1][4][5][7][9][10][13][15][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人形机器人 * 海外方面,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方案的定点和2026年量纲预期仍在调整,四季度关注点在于三代设计冻结及2026年一季度订单发放[4] * 国产方面,智元发布精灵G2产品,相比G1在硬件设计上有显著改进,如腰部自由度增加至三个,更适合工业场景应用[7] * 智元G2搭载英伟达Jetson系列芯片,并支持其训练的大模型云端调取,发展方向侧重工厂实地性的落地操作[7] * 已有下游企业如隆祺科技、均胜电子采购G2订单,规模上亿元[7] * 国内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板块兴趣浓厚,预计2025年四季度及2026年会有新标的出现,是值得跟踪的科技成长主题[8] 协作机器人 * 协作机器人增速快于工业机器人和移动机型,得益于其人机交互属性和生成AI驱动的技术迭代加速[6] * 中国协作机器人厂商已具备不亚于外资企业的产品技术能力,并已将技术复用给海外,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6] * 德国Neural Robotics在杭州成立子公司,注册资本4500万欧元,与中国厂商合作将协作臂用于工业焊接等领域[5] 工程机械 * 工程机械行业全球巨头估值系统性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目前估值合理[11] * 中国企业收入高度国际化后波动下降,风险折价收敛,估值抬升基础在于多元化海外市场[11] * 矿业投资、制造业转移和政策周期等因素独立于利率周期,对海外收入增速做线性外推是理性保守预期[10] * 不同公司在出海初期阶段有不同主要矛盾及催化剂,需要具体把握节奏[12] TIC行业与华测检测 * TIC行业正从增量逻辑向存量逻辑转变,机构数量减少并向头部集中,品牌精细化运营和并购仍有红利[14] * 华测检测三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预期,为8个季度以来最快增速,传统优势业务保持增长,工业测试提速,医学医药订单好转[13] * 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并购,四季度并表贡献利润,预计明年医药医学、芯片检测等业务将逐步扭亏为盈[13] * 公司目标未来三年收入和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希望未来5-10年海外收入占比达到20%以上[14] * 通过精益管理,公司每年实验室效率提升15%,预计2026年覆盖率达52%,2027年达70%[14] 煤炭及煤机设备 * 煤炭板块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特点,对应整体估值约10倍左右,股息利润超过5%[15] * 政策端加强产量调控,今年煤炭产量预计与去年持平或略降至48亿吨左右[15] * 本轮煤机周期下行可能不同于上一轮,预计2025-2027年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以上,支撑更新需求稳定释放[15] 航运与船舶制造 * 美国对中国船舶301调查调整汽车运输船计费方式,从每车位150美元改为每净吨46美元[16] * 美国取消LNG出口许可证限制,并对港口起重机及货物装卸设备征收100%关税[17] * 中国同步发布对等反制措施,按每竞争计价收取400元人民币,并覆盖美资持股超过25%的相关企业[18] * 替代燃料订单占比显著提升,今年1至7月,LNG和绿醇订单分别占总订单量40%和12%[20] * 中国中船集团子公司自第二季度起进入业绩释放通道,三季报将体现与重工并表后的财务状况[21] 其他重要内容 * 近期机械设备板块整体呈现调整态势,跑输大盘,原因包括锁盈趋势和中美经贸博弈的扰动风险[2] * 全球AI创新周期、新兴市场工业化和外部贸易改善是今年第四季度及2026年的重要驱动因素[1][2] * 在标的选择上,建议关注第三季度业绩环比提升且2026年业绩有望提速的大龙头企业[9] * 华测检测对应2026年的PE约为20倍,EV/EBITDA估值约为15倍,管理优质且业绩稳健,被视为当前市场波动时期的防守型标的[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