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化诊疗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中国首家外资医院院长盘仲莹:作为头部医疗机构要学会思考 不怕转型带来的“短痛”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3:35
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并没有一窝蜂地涌进来。 去年9月,国家三部门发文允许外商独资医院进入中国,一度震动行业。但截至目前,国内仅有两家外 商独资医院获批。 时至今日,中国高端医疗的发展齿轮已经转了近30年,温馨的环境、先进的设备、贴心的服务、国际化 的理念,已经成为"标配"。 近日,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生 存难度直线上升,"前面能超的、能学的不多了,作为头部医疗机构要学会思考,不怕'短痛'怕'长 痛'"。 医疗行业进入"冷静期" 1996年,北京将台路有一片尘土飞扬的工地,20多岁的盘仲莹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各种围挡间。作为刚加 入北京和睦家医院项目组的员工,她的任务是为这家即将诞生的外资医院跑审批、办手续。在海关报关 时,工作人员对着医疗设备清单犯了难:"公立医院有科教处统一报批流程,你们这种外资机构……得 等我们请示领导。" 这一幕,成了外资医疗在华拓荒的缩影。 近30个年头过去,这家1997年开业的中国首家外资医院,已经从政策空白期摸着石头过河的摸索者,成 长为中国高端医疗领域的标杆。与此同时,随着行业发展,外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生存逻辑也在不断迭 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