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经济法从‘硬法’向‘软法’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英美贸易协议“不具法律约束性”,给其他经济体何种对美谈判启示?|专家解读
第一财经· 2025-05-20 15:13
英美EPD协议分析 - 英美EPD协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可随时修改或退出,执行存在不确定性 [1][5] - 协议可能标志着国际经济法从"硬法"向"软法"转型,预示全球经济秩序瓦解 [1][11] - 美国意图以对等关税为筹码扩大市场准入,削减数字税等非关税壁垒 [4] 美国贸易谈判策略 - 美国正与18个关键伙伴推进贸易协议,但进展不顺利 [1] - 特朗普政府将新增关税作为谈判杠杆,目标是维持原关税水平或获取额外市场准入 [4] - 美日谈判中,美国可能提议将25%汽车关税降至10%,但要求日本在农业等领域让步 [4] - 欧盟因经济体量和政策自主性,妥协空间小于英国 [4] 协议执行挑战 - 协议缺乏法律约束力,可能因后续谈判未达预期被单方面宣布无效 [5] - 若涉及实质性市场准入或关税变更,可能触发美国国会审议程序 [7] - 国内产业不满可能影响立法程序,例如削减关税可能引发利益集团抵制 [10] 供应链与市场准入障碍 - 供应链安全条款面临越南、墨西哥等国配合度不足的挑战 [10] - 美国要求全链条追溯,但部分国家执法能力不足 [10] 国际经济法转型 - "软法"趋势加剧WTO框架的系统性压力,美国通过双边协议规避WTO规则 [11] - 转型不仅限于WTO,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规则体系也面临重塑 [11] - 大国竞争、新兴技术、气候变化等因素推动全球经济秩序瓦解 [11] 协议稳定性评估 - 特朗普急需象征性成果,且美国面临多边压力,倾向于"分而治之"策略 [8] - 共和党掌控国会降低立法阻力,英美"特殊关系"提供保障 [8] - 协议经济影响有限,实质性争议较少,稳定性相对较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