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土地集约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持续完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长效机制 在“有限空间”激发“无限潜能”
深圳商报· 2025-08-21 00:57
腾讯总部园区建设进展 - 腾讯总部园区位于大铲湾码头东侧 已按规划建成30% 10月起建成区域进入试运营阶段 [1] - 该项目是国内率先试点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的标杆 构建产城融合 职住平衡的综合性园区 [1] 深圳土地集约利用创新模式 - 深圳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 空间布局优化 利用效率提升等举措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统一 [1] - 首批深圳集约用地十大典型案例为全国高密度超大型城市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国土空间治理方案 [1] 产城融合新模式案例 - 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打破宗地单一功能局限 实现产业 商业 生活多功能兼容 被国家作为混合用地新模式推广 [2] - 红花岭产业园采用"折叠空间"概念 将46家企业生产空间整合进一栋楼 用地效率提升同时能耗下降15% [2] - 平湖南综合物流枢纽通过分层确权开发 将闲置20年铁路货场升级为亚洲最大单体多式联运中心 [2] 城市空间更新案例 - 深业上城以"垂直城市"模式分层布局商业设施 通过700米连廊缝合城市绿地与建筑空间 [3] - 金啤坊采用复合更新模式改造工业遗存 保留标志性建筑同时提供1 2万平方米产业保障空间 [3] 低碳社区与交通枢纽 - 甘泉路近零碳社区通过立体开发释放90%土地(5130平方米)建设社区公园 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4] - 岗厦北枢纽采用"地下4层+地上空间"立体布局 全年举办超50场文化活动 成为深圳文化地标 [4] 公共设施集约化案例 - 洪湖水质净化厂采用全地下双层结构 节地81%同时保持处理效率 土地利用率达国内最优水平 [5] - 粤海文体中心通过立体分层设计 在局促场地内整合运动场地 空中花园 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 [5]
拱墅“红茶议事会”迸发创新火花
杭州日报· 2025-06-03 10:24
城市更新与低效用地再开发 - 拱墅区通过"红茶议事会"形式汇聚政企研多方力量,围绕低效用地再开发展开深度讨论,形成"向存量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的共识 [1] - 2024年拱墅区计划完成2753.05亩低效用地改造和398.35亩工业用地升级,相当于激活260个标准足球场的土地资源 [1] - 杭钢半山基地通过"生态修复+国企运营"模式腾出1256亩土地,用于发展数字经济小镇 [2] 产业升级与空间规划 - 石塘片区打造"特别合作园",构建"总部智脑+研发中枢+制造基地"的立体产业社区 [2] - 智能船舶创新中心项目采用"工业上楼"模式实现垂直扩容,亩均产值预计达2000万元,较改造前提升310倍 [2] - 拱墅区推进《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将千年文脉与现代规划相融合 [1] 政策创新与实施保障 - 地方政府专项债被作为破解低效用地困局的创新工具 [1] - 规划部门承诺优化审批流程,打造"规资速度"以响应企业需求 [1] - 未来将深化政策宣讲"直通车"、模式创新"试验田"、机制保障"压舱石"三大工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