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土建类专业学科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地产存量时代,建筑类大学生的机会是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6-17 20:14
行业转型与人才需求变化 - 城镇化进入新阶段,行业从过热回归理性并开始转型,城乡规划面临历史性机遇与挑战[1] - 增量开发时期90%规划师需求为"出方案""画图纸",存量微更新时代需求转向治理,工作复杂性和收入下降[1] - 城镇现有房屋总量662亿平方米,按每年2%更新速度测算可带动7亿平方米/年更新规模,涉及700余万套房屋[3] - 传统规划人才过剩与新规划人才稀缺并存,知识更新快的毕业生将率先进入就业蓝海[4] 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 住建部召开高校座谈会研讨土建类专业转型,城市更新等政策为学科发展创造广阔空间[2] - 全国249所院校开设城乡规划专业,部分院校撤销或整合专业,头部院校毕业生认可度仍高[7] - 传统工科培养模式滞后于实践需求,城市更新需要综合财政/公共卫生/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4] - "建筑老八校"将学制从5年改为4年,地方院校保持5年制,体现人才培养差异化趋势[8] 就业市场多元化 - 规划毕业生去向从80%集中规划院转变为不足半数,就业领域扩展至水利/海洋/交通/互联网等[5] - 毕业生进入公务员/事业单位/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分析等非传统领域,显示规划价值获广泛认可[6] - 中西部建筑类院校扩招定向培养当地更新/乡村振兴人才,成都实现乡村规划师"一镇一师"全覆盖[6] 学科交叉与教育创新 - 规划学科需平衡多学科身份与核心价值,国土空间规划扩展导致知识体系性降低[9] - 硕士报考者中跨专业背景学生增多,包括景观/管理学/社会学等,体现学科包容性[9] - 存量更新时代需要建筑/地理/生态环境/管理类院校形成人才"矩阵",加强专业间互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