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战略

搜索文档
美制裁盯上中国地炼企业 炼化行业需不断提升竞争力应对风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8 07:10
美国制裁中国地炼企业事件 - 美国国务院宣布对山东胜星化工实施制裁 因其购买价值超10亿美元的伊朗原油 这是继3月制裁山东寿光鲁清石化后第二次针对中国地炼企业的行动 [1] - 2024年山东胜星化工进口5亿美元伊朗原油成为制裁对象 山东地炼企业产能占全国15%以上 是美国阻截中伊能源合作的重点目标 [2] - 美国试图通过制裁切断伊朗石油出口关键渠道 强化对伊朗经济封锁 同时扰乱中国能源产业链 被视作对中国能源安全的系统性干扰 [2] 中伊原油贸易数据 - 2023年前7个月中国日均进口伊朗原油91.7万桶 其中地炼企业占比87% [1] - 2024年中国从伊朗日均进口原油达170万桶 占全国进口量10%以上 [1] 制裁对地炼企业的影响 - 被制裁企业面临美元结算中断和信用证开立困难 部分依赖国际贸易的炼厂可能被迫停工 [3] - 山东已有近30%炼厂关停或减产 环保政策叠加制裁压力可能加速淘汰技术落后的小型炼厂 [3] - 地炼企业如转向中东或西非原油 采购成本每桶增加1-2美元 导致炼油利润压缩约270元/吨 [2] 行业应对措施 - 加强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合作 通过合资或长期协议锁定非制裁原油供应 [3] - 利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规避美元结算风险 [3] - 与国有航运公司合作租赁合规VLCC油轮以降低运输风险 [3] - 减少成品油产出 转向高附加值的烯烃、芳烃等化工品生产 例如扩大PX产能匹配国内PTA需求 [3] 行业转型方向 - 从"来料加工"模式转向高附加值产业链 [3] - 加速新能源布局 减少对传统原油依赖 [3] - 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 提升抗风险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