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能源格局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抢油”大战!中东油会被“买空”吗?
搜狐财经· 2025-07-01 11:31
印度的"抢油"行为,本质上是一场被需求推着走的"生存之战"。 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印度2024年日均消耗510万桶原油,但本国产量仅70万桶/日,86%的需求依赖进口。更棘手的是,这个国家的能源需求正 以"加速度"增长——GDP连续5年保持6%以上增速,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像一台台"耗能机器",对石油的需求呈指数级攀升。仅2024年,印度新增 的炼油产能就达2000万吨/年,相当于每年要多"吃"掉40万桶/日的原油。 人口红利的释放也在加剧这种饥渴。印度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已超9亿,城市化率从2010年的30%飙升至2024年的38%。更多人搬进城市,汽车保有量从 2015年的2亿辆增至2024年的4.5亿辆,汽油、柴油的需求跟着翻番。更关键的是,印度80%的电力来自污染严重的煤炭,政府正大力推动"油改气"——2024 年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5%,而其中70%的天然气依赖中东LNG(液化天然气)。 简单说,印度的"抢油"不是"囤货居奇",而是"生存刚需"。就像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饭量突然变大,不得不去邻居家多借几碗饭——这不是贪心,是成 长的必然。 2025年3月,印度石油部的一纸公告在全 ...
中美石油贸易史上最大断层,特朗普发声希望重启,中方态度明确
搜狐财经· 2025-06-27 11:46
前言 2900万桶到300万桶,90%断崖式跳水,中国对美石油进口创下史上最大幅度下滑。美国页岩油库存堆 积如山,企业叫苦不迭。 更戏剧性的是,一向强硬的特朗普突然服软,在社交媒体主动示好:"希望中国从美国大量购油"。这种 180度转弯让市场一片哗然。 美国石油为何从"武器"变成"负担"?中国这招"能源断供"究竟打中了谁的七寸? 作者-彤 90%暴跌背后的政策博弈 当2900万桶的峰值进口量在短短几个月内骤降至300万桶,这个90%的跌幅不仅仅是一组冰冷的数据, 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能源战争的直接体现。 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石油进口的这种断崖式下跌,创造了中美贸易史上单一 商品进口降幅的最高纪录。要知道,在2023年的巅峰时期,中国每日稳定消化着近30万桶美国原油,这 相当于一个中等产油国的全部日产量。 然而,最让市场意外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美国政策制定者的反应。就在所有人都预期华盛顿会采取更 强硬反制措施时,特朗普却在6月24日的社交媒体上发出了一条让人大跌眼镜的信息。 这位一贯以"极限施压"著称的美国总统,竟然主动示好:"这下中国可以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了。希望未 来他们也能从美国购买很 ...
不许购买俄石油?马克龙公开威胁制裁买家,结果成了一场笑话
搜狐财经· 2025-05-26 23:55
马克龙关税提议的失败 - 马克龙提出对中国、印度等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500%关税的提议缺乏实施基础,超出WTO合理范畴且需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3] - 欧盟内部严重分裂,德国、匈牙利、意大利等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从未中断,德国巴斯夫因本土能源成本高企将生产线迁至中国[3] - 美国未支持类似法案,因中美经贸深度融合且美国能源企业通过中俄贸易间接获利,如埃克森美孚在俄罗斯远东项目的合作[3] 中俄能源合作的韧性 - 俄罗斯同意将对中国石油年供应量增加250万吨,并通过哈萨克斯坦优化运输方案[4] - 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达1.08亿吨,占俄罗斯出口量的50%,中俄90%以上贸易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4] - 中国企业可通过注册在第三国的油轮运输规避欧盟关税,使西方制裁难以奏效[4] 中国能源安全布局 - 中国能源来源高度多元化,2024年俄罗斯原油占进口17%,中东地区占比超50%,非洲和美洲也是稳定供应地[6] -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仅占总进口量1.7%,液化天然气占5.4%,对美依赖度有限[6] - 中国正与俄罗斯合作提升乙烷丙烷产能,并研发替代原料降低对单一来源依赖[6] 欧洲能源危机现状 - 欧盟失去俄罗斯廉价天然气后工业成本飙升,德国巴斯夫因能源成本失去竞争力将生产线迁至中国[7] - 法国国内电价涨至每度1欧元,马克龙支持率跌破30%,制裁提议被视为转移国内矛盾手段[7] - 欧盟内部"双标"频发,挪威石油公司使用俄罗斯油轮,保加利亚因反对制裁被罚款75亿欧元[7] 全球能源格局变革 - 中国预计2025年占全球原油需求20%,正通过与沙特、伊朗等国签订新合同增强话语权[9] - 俄罗斯彻底转向东方,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能源合作成为核心动力[9] - 中国光伏、风电技术领先全球,加速新能源转型,西方单边制裁难以维持旧秩序[9]
美制裁盯上中国地炼企业 炼化行业需不断提升竞争力应对风险
日前,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宣布对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实施制裁,理由是该公司购买了价 值超10亿美元的伊朗原油。这已不是美国第一次刁难中国地炼企业。今年3月,美国首次以相同理由制 裁了地炼企业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 一直以来,美国试图将伊朗石油出口归零,而山东地炼企业与伊朗存在正常商贸合作,这反映出美国复 杂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干预企图。面对美方攻势,在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遭受制 裁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句"中方一贯反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掷地有声,给予企业信心。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美国试图通过施压和遏制来阻止中国发展的"制裁棒"势必落空。中国地炼企业及炼 化行业正通过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应对风险。 第三方机构Kpler数据显示,2023年前7个月,中国平均每天进口伊朗原油91.7万桶,其中地炼企业占比 约87%。另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从伊朗日均进口原油达170万桶,占全国进口量的10%以上。 2024年,山东胜星化工有限公司进口价值5亿美元的伊朗原油,成为此次被"精准打击"的对象。据了 解,山东地炼企业产能占全国15%以上,且这些企业拥有灵活采购渠道,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