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发展目的思考
icon
搜索文档
灵隐寺免票,是城市最好的投资
经济观察报· 2025-11-20 18:20
文章核心观点 - 城市发展的核心应从追求数字增长转向提升人的幸福 公园免费开放是这一理念的重要实践 旨在将城市最好的资源平等地交给每一个人[1][5] - 公园免费开放并非简单的放弃收入 而是通过改变商业模式 将公园从赚钱终点转变为激活城市消费的起点 从而获得更大的综合经济效益[3] - 现代城市的公园应超越绿化功能 成为承担休闲、生态、安全、经济等复合功能的系统性生态基础设施 是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4] 杭州灵隐景区免费开放案例 - 杭州灵隐飞来峰景区自2025年12月1日起取消75元门票 实行免费预约入园 该景区年客流量超千万 此举意味着放弃近10亿元的直接门票收入[2] - 杭州在2002年已有西湖免票成功先例 旅游总收入从2002年的294亿元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3450亿元 增幅超过10倍 证明免票策略可带动整体旅游收入增长[3] 公园免费开放的商业与城市价值 - 免票拆除了公园的无形门槛 使其成为城市客厅 促进不同背景人群共享空间 实现社会资源的平等分配[3] - 商业模式转变:游客节省的门票支出可转化为本地餐饮、住宿、手工艺品等消费 公园从封闭景点变为激活城市消费的引擎[3] - 优质公共空间能提升区域生活品质与资产价值 吸引人才与企业 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纽约中央公园周边聚集的艺术与商业设施[3] 对城市治理能力的挑战与要求 - 免费开放对城市管理能力构成全面考验 包括预约系统承载力、游客疏导、环境卫生、文物保护及周边交通保障等[4] - 管理目标需从“管住人”转向“服务人” 推动城市治理向精细化、人性化与现代跃迁[4] 全球视野下的公园城市理念 - 国际优秀城市将公园视为系统化生态基础设施 如伦敦用绿带遏制城市扩张 东京将公园纳入防灾体系 多伦多建设生态廊道 新加坡以花园城市作为国家战略吸引投资[4] - 公园城市理念以绿色空间为骨架重塑城市形态与肌理 中国城市的实践包括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和北京的亮马河国际会客厅项目[4] - 公园不再是城市装饰品 而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这一认知已成为全球共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