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治理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将从四个方面推进改革
广州日报· 2025-06-17 11:13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部署含金量高、撬动力强的重大改革举措 [1][2] - 改革聚焦四大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2][3] - 深圳将实施"四个一"落地标准(一个改革方案/一套操作规范/一批应用场景/一套评估体系)确保改革效果 [6][9] 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 加强产学研高效协同,完善海外人才引进保障机制,建设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2] - 实施积极开放的人才和创新政策,打造最佳创新创业生态 [4] - 累计3批48条典型经验已获国家发改委推广 [4] 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 - 健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2] - 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数据资产登记存证、评估入表及场内交易标准化 [7] - 腾讯等企业已通过跨境支付系统实践科技金融创新,形成大湾区互联互通示范效应 [9] 开放型经济建设 -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和服务贸易创新,完善人员流动配套机制 [2] -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将作为CPTPP/RCEP/DEPA等国际规则的压力测试区 [8] - 扩大电信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开放,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 [8] 产业升级与营商环境 - 集中支持重点产业/集群超常规发展,形成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成势的机制 [4] - 放宽AI、智能网联汽车、医药等领域市场准入,探索"沙盒监管"机制 [7] - 推进"超充之城2.0"计划,加速重卡超充换电及乘用车闪充技术应用 [7] 数据要素创新 - 开展公共数据分级分类授权运营,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 [7] - 试点医疗健康等领域跨境可信数据空间,探索数据出境清单管理制度 [7] 企业响应 - 科技企业认为政策将金融科技融合提升至国家战略,深圳成为科技金融创新试验田 [9] - 腾讯等市场主体肯定政策实践性,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深圳特色改革模式 [9]
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广州开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6:57
今日,由世界大都市协会主办、广州国际城市创新研究会承办的2025年国际城市创新领导力交流坊在广 州正式开幕。 广州国际城市创新研究会执行主任游建华(Nicholas You)主持首场主题演讲与专家对话。世界大都市 协会秘书长乔尔迪·巴克尔,俄罗斯莫斯科市副市长、经济发展与政策局局长巴格丽娃·玛丽亚,联合国 人居署中国项目办公室主任张振山,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东亚区总监陈波平,广东省人大外事委副主 任委员、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伍庆,联合国儿基会中国办公室社会政策官员乌莎·米什拉·海耶斯(Usha Mishra Hayes)等嘉宾围绕"全球伙伴关系与本地实践"展开深度研讨。与会专家指出,数字技术正日益 成为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能源转型、智慧交通与韧性建设的协同创新,已成为实现可持续 发展目标的关键路径。通过深入挖掘和提炼地方优秀经验与做法,可为全球城市应对城市化挑战提供创 新路径与借鉴,助力全球城市实现更加可持续、包容的发展。 交流坊作为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的延伸机制,旨在结合广州奖和广州本地优秀城市创新案例进行深入剖 析和分享,深入挖掘案例的创新价值和实践经验,为参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次交流坊为期四天 ...
江苏多地开通就医“微循环”公交
新华日报· 2025-06-04 14:43
□ 本报记者 王甜 安莹 杨彦 "以前带着老伴从地铁站走到医院要20分钟,现在B15路直接开进院内,下车就是门诊楼!"家住南京市 鼓楼区的祁奶奶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常客",这条今年3月新开通的公交线路精准覆盖了她和老伴需要 步行的距离。 今年上半年以来,江苏多地医院与交通部门联手打造的"就医便民巴士",成为民生领域一道暖心风景 线。一辆辆穿梭于医院与社区、地铁站之间的巴士车,不仅解决了"看病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更以"小 切口"彰显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记者探访发现,这些线路的规划与设计处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 巧思,而动态优化机制与科技的加持,更为"公交+医疗"的融合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一院一策, 家门到院门无缝衔接 车辆积压缓行、交通时断时续、导航地图"飘红"……就医高峰期,许多城市的医院门前道路都会被围得 水泄不通,成为当前城市管理的痛点。 破解城市拥堵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而公共交通的创新实践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打通就医的"最后一百米",让"家门—车门—院门"实现无缝衔接。近年来,江苏 多地通过优化医院内部和周边交通组织进行探索。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门口,一辆小巧的 ...
刘非参加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联组会议
杭州日报· 2025-05-23 10:22
高质量落实与高水平谋划 - 核心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落实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 [2] - 重点工作包括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抓进度、补短板、破难题,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2] - 强化省会担当意识,以"经济大市挑大梁、省会城市当头雁"为工作标准 [2] 十五五规划编制方向 - 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作为重中之重 [2] - 战略举措包括打开内需空间、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内外高效联动 [2] - 重要路径是以新时代"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 [2] - 基础保障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2] 政协履职重点 - 围绕"高质量落实"和"高水平谋划"发挥人才智力优势 [3] - 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3] - 目标是为打造世界一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汇聚力量 [3]
天津:“大城三管”提升城市气质
新华社· 2025-05-08 14:55
"大城细管"护民生 对家住河北区铁东路街道慧景园社区的李平而言,刚刚过去的供热季格外舒心。"供热后发现家里暖气不热,向供热站反映,工作人员立即上 门检查,卸管道、清污垢,修理完后温度就上来了。"李平说。 天津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供热产业部经理张鹏介绍,针对供热季发现的问题,简单的第一时间解决,复杂的在供热季结束后集中开展"冬病 夏治"。 "关键小事"往细处管,复杂系统靠智慧管,"老大难"问题大家一起管——在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天津立足超大城市实际,深入践行 人民城市理念,以"大城三管"全方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天津能源集团调度中心大屏。新华社记者 徐思钰 摄 调整管道、更换阀门或过滤网、加装门窗密封条……"供热关乎百姓冷暖,每个环节都要细实把控。"天津市城市管理委供热管理处处长、二级 巡视员李文彩说。去年,天津已完成1122公里供热老旧管网的提升改造,改造7638户家庭户内暖气设施,今年预计将完成5000户以上户内暖气 设施改造。 "一户一策"的精准"把脉"不仅体现在供热领域。 自2022年7月开始,天津全面组织实施户内燃气设施提升改造,更新智能表、安全阀、连接软管,引导商户加装燃气报警器、智能熄火灶 ...
构筑“近悦远来”的消费磁场
新华日报· 2025-05-03 06:20
文章核心观点 文旅消费市场进入以品质服务取胜新阶段,各地提升消费环境的服务创新能赢得游客口碑,服务精细化程度反映城市治理水平,是衡量消费环境和塑造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期待更多城市创新服务供给打磨品质打造消费磁场 [1][2][3] 各地“宠客”举措及意义 - 各地“五一”假期开放单位食堂、免费提供停车位、赠送城市吉祥物玩偶等“宠客”举措登上热搜,让游客感受城市温度,折射提升消费环境的创新探索 [1] - 扬州开放政府食堂解决游客就餐难题,以亲民价格地道风味赢得广泛点赞,彰显城市待客之道 [1] 文旅消费市场新阶段特点 - 文旅消费市场告别粗放式发展老路,进入以品质服务取胜新阶段,细微之处的用心更能打动人心 [2] - 许多地方在“游客至上”“以人为本”理念指引下,把游客痛点作为着力点,推出智能行李寄存等创新举措重塑城市与游客互动方式 [2] 服务精细化与城市治理 - 服务精细化程度反映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城市提供优质服务需完善治理体系和强大治理能力支撑 [2] - 开放单位食堂、提供免费停车位等服务细节落地离不开高效运转体制机制保障,体现从“管理本位”到“服务本位”的转变 [2] 服务精细化的重要性及期待 - 服务精细化程度是衡量地区消费环境的重要标尺和塑造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3] - 期待更多城市以“用户思维”创新服务供给,用“匠心精神”打磨服务品质,打造“近悦远来”消费磁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