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

搜索文档
王维国:文明城市怎么建
经济日报· 2025-09-01 08:04
文章核心观点 - 新时代城市建设需以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为目标 充分发挥文明城市创建的龙头作用 推动文明要素的系统性持续性积淀 实现从文明城市到城市文明的跃升 [1] 城市文明的空间属性 - 城市文明是系统性文明 需在空间维度实现生产 生活 生态的协调统一 [2] - 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基础 决定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空间公平共享 例如大连将人文地理和自然景观融入规划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 必须以整体性系统性思维统筹规划 让公共空间成为共享精神家园 绿色生态成为城市亮丽底色 [2] 城市文明的时间属性 - 城市文明是传承性文明 在传承中逐渐生成 而非凭空而来 [3] - 城市现代化不是割裂历史 而是让历史与当下对话 传统与现代交融 例如宜昌更新二马路历史文化街区 使老建筑与新业态结合 让千年文明在市民日常生活中延续 [3] - 需保存文物古迹和传统风貌 在公共生活中延续文明底色 让文化记忆滋养城市精神 [3] 城市文明的发展属性 - 城市文明是创新性文明 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 对内需革新治理理念 从运动式创建转向长效性建设 从为评比而建转向为生活而建 [4] - 对外需在开放交流中提升文明包容性与竞争力 例如西安创新提出山水塬城禀赋等规划设计 形成古都焕新格局 [4] - 创新性文明需不断突破旧模式 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路径 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动能 [4] 城市文明的价值属性 - 城市文明是人民性文明 根本在于鲜活的人民日常 人民是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 [5] - 文明应深植于日常生活 体现为市民素质涵养和公共精神培育 以及对公平 包容与共享的追求 例如宁波坚持创新为民 宜居宜治理念 通过科学空间布局和环境治理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5] - 城市建设需以人民参与感 获得感与归属感为根本标尺 使文明由外在塑形转化为内在铸魂 成长为全民共享的有机生命体 [5]
今日快评丨以文明交通展现城市文明
河南日报· 2025-08-14 07:20
城市交通文明建设政策导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并守住安全底线 [1] - 交通文明状况成为城市工作的重要评判标准,直接影响本地居民满意度与外来者对城市文明气质的感知 [1] - 河南省16个城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23个城市保留称号,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 [1] 地方交通治理创新实践 - 郑州市采用"高空侦查+地面查处"联动模式提升执法质效,形成对交通违法行为的震慑 [2] - 南阳市联合"一路三方"开展隐患排查整治,精准打击夏季高发的"三超一疲劳"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行为 [2] - 焦作市启动错时警务模式,针对夜间酒驾风险通过流动巡查与定点检查结合强化管控 [2] 交通系统治理与公众参与 - 科学分配路权是维护文明交通的关键,需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的路权之争 [3] - 乱停乱放行为加剧道路资源紧张和拥堵,需保障车辆"各行其道"与"各得其所" [3] - "互联网+"时代要求公共管理与企业运营模式更新,以提升交通治理科学性与精准性 [3] - 引导公众从点滴规范个人交通行为,形成全社会关注交通安全、参与文明建设的氛围 [2][3]
爱心驿站让城市更有“温度”
郑州日报· 2025-08-06 08:50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郑州市建设212座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 提供纳凉 饮水 歇脚等基础服务[1] - 驿站配备座椅 饮水机 微波炉 空调 报刊书籍 应急药品等标准化设施[1] - 所有驿站接入高德地图APP导航系统 实现位置查询与精准导航功能[1] 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 重点服务外卖骑手 网约车司机 快递员等户外作业群体[1] - 解决劳动者此前面临的休息场所缺失 恶劣天气无处躲避等痛点[1] - 通过刷脸进门 微波炉加热等智能化设备提升服务便利性[2] 城市文明建设维度 - 驿站作为城市温情流动的毛细血管 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程度[1][2] - 设施建设标注城市现代化水平 不仅关注硬件发展更注重人文关怀[2] - 212座驿站形成星罗棋布的公共服务网络 被定义为智慧节点与隐形文明标尺[2]
西湖断尾松鼠引人深思,真正的喜爱是保持距离的欣赏与守护
北京青年报· 2025-06-20 17:13
野生动物与城市文明冲突 - 杭州西湖发生游客粗暴拖拽野生松鼠导致尾部断裂事件 涉事人员陈某将被依法严肃处理 [1] - 西湖松鼠已成为城市文化符号 与游客形成共生关系 但部分游客将其视为"活的拍照道具"导致伤害事件发生 [1] - 景区设置的"四不"警示牌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反映出现行管理措施存在执行漏洞 [1]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与公众意识 - 法律明确规定蓄意伤害野生动物需承担法律责任 即便对非保护物种也适用 [2] - "投喂即关爱"的认知误区普遍存在 实际上会导致野生动物丧失自然觅食能力并引发健康问题 [2] - 2021年曾发生因人工投喂导致松鼠肥胖被鹰捕食的事件 显示人类干预对野生动物的负面影响 [2] 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平衡 - 城市扩张持续挤压野生动物生存空间 迫使它们与人类共处 但缺乏相互尊重的相处机制 [3] - 部分游客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已异化为占有欲 破坏了人与自然原有的和谐关系 [3] - 事件反映出需要重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真正的喜爱应体现为保持距离的欣赏与守护 [3]
淄博|淄博“爱心助考”再启航
大众日报· 2025-06-10 09:10
活动概况 - 淄博市第20届“爱心助考”文明实践活动于6月5日启动 由市委宣传部 市文明办和市委社会工作部等十余个部门单位联合主办 [2] - 该活动是淄博市持续时间最长 辐射最广 影响力最大的公益活动之一 累计服务学子超过10万人次 [2] - 活动车辆贴有“爱心助考”标识并系着“蓝丝带” 公安交警将为这些送考车辆提供通行便利 [2] 服务规模与内容 - 2025年“爱心助考”车队预计由1500余辆出租车 1000余辆城市公交及大量私家车组成 [3] - 中高考期间 考生持准考证可免费乘坐公交公司80条线路共计883辆贴有“爱心助考”车贴的公交车 [3] - 服务范围从免费接送考生 扩展到提供家长停车位 全城推行“静音护考”等 织密服务网络 [2] 社会影响与文明内涵 - 活动已持续20年 从最初的传递温暖 演变为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 成为测量城市文明程度的“精神温度计” [2][4] - 活动促使市民养成“静音护考” “错峰出行”等自觉习惯 让文明善意进入良性循环 [4] - 活动体现了善意的代际传递 例如2006年被送考的考生后来也持续加入送考队伍十余年 [3]
市委常委会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会议 交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南京日报· 2025-06-01 10:04
市委常委会会议核心内容 -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包括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1] - 传达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 强调推动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探索从"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变的路径 [1] 省委全会精神贯彻部署 - 传达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要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历次重要讲话精神 准确把握"四个着力点" [2] - 重点发力方向包括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国家重大战略落实 共同富裕推进 [2] - 强调发挥南京科教资源 交通区位 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 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责任 [2] 专题调研与作风建设 -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 组织市领导开展专题调研 要求细化落实举措 [2] - 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强调领导干部带头执行 弘扬艰苦奋斗作风 [2] - 传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会议精神 研究相关落实措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