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7-19 07:18
城市发展理念 - 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强调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 [2] - 关注市民住房困难问题,实地调研老旧小区和外来人口聚居区 [2][4] - 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4] 宜居城市建设 - 部署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包括加强便民设施建设、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6] - 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托幼一体服务 [6] - 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提供公共厨房、洗衣房、浴室、会客室及运动场地,租金合理 [4] 智慧城市发展 -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创新 [7] - 建设"城市大脑",实现城市体征指标全方位监测和分析,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 [9] - 部署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可推广的经验 [7][9] 历史文化保护 - 保护传统街区、古建筑和文物,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 [12] - 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免遭拆除并保留至今 [12] - 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5] 雄安新区建设 - 强调规划先行,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再开始建设 [18] - 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18] - 雄安新区从无到有,建设楼宇4806栋,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现代化城市形象日益显现 [19] - 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扎根创业,央企设立各类机构超300家 [19]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人民日报· 2025-07-15 06:03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 核心思想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强调城市发展需兼顾高度与温度 [1][3] - 2024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城市竞争力与环境质量同步提升 [1][12] - 提出"五个统筹"方法论,涵盖空间结构、规划建设、改革动力等系统性发展框架 [7] 城镇化与公共服务 - 2016-2024年全国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3835万套,解决1亿群众住房问题 [12] - 基本公共服务81项中62项实现常住地提供,京津与河北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及合作办学300所 [10][12] -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户限制基本取消,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 [12] 城市经济贡献 - 2023年地级以上城市GDP达77万亿元,占全国总量61.1% [12] -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成为城市消费活力新引擎 [12] - 2013-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超1.4亿人,11个城市常住人口超1000万 [12] 城市治理现代化 - 雄安新区采用"规划先行"模式,实现"15分钟生活圈"及智慧养老设施 [14] - 北京"接诉即办"、深圳"邻里议事厅"等创新机制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15][16] - 重庆数字化治理中心接入水电桥隧等数据,实现城市风险智能感知 [19] 历史文化保护 - 全国现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4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5] - 福州三坊七巷保护案例体现"微改造"理念,避免大拆大建 [22][23] - 强调历史街区保护需平衡旅游开发与原貌留存,如广州永庆坊、潮州古城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