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宜居城市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第五立面”盘活城市空间
人民日报· 2025-08-24 10:13
城市第五立面发展现状 - 北京中轴线沿线区域30余处屋顶露台向公众开放 提供餐饮 演艺 运动等多元消费场景 [1] - 深圳建筑屋顶存量空间约2亿平方米 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1] - 武汉武商梦时代商场将屋顶改造为百花园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屋顶铺设4万平方米光伏组件 年发电量超400万千瓦时 [2] 第五立面功能创新 - 上海商场利用屋顶举办泳池泡泡派对和音乐酒吧 深圳南园绿云公寓将屋顶打造为新型社区空间 通过出租农场和活动增强邻里连接 [2] - 屋顶空间串联餐饮 演艺 运动等多元消费场景 成为城市新增长点 [2] - 浙江温州将第五立面划分为古城风韵区 都市活力区 山水生态区和飞行视域区 实施差异化规划 [3] 政策与监管方向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舒适便利宜居城市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3] - 需强化屋顶空间公共安全监管 防止新型违建 消除消防和高空坠物隐患 [3] - 通过科学规划 精细监管和多元主体参与 推进设计 建造 管理与运营一体化发展 [3]
AI赋能、新潮业态集聚、交通顺畅!从蓝图到实景 现代化人民城市图景徐徐铺展
央视网· 2025-07-26 12:32
城市现代化发展政策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1] - 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创新城市治理理念和手段,高效解决群众问题[4] - 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群和都市圈[33] 智慧城市技术应用 - 北京市建外街道推出数字建外孪生平台,帮助企业选址并查看产业配套及潜在合作伙伴[6][7] - 平台可精准标注自贸区CBD片区楼宇,便于企业享受自贸区政策[9] - 建外街道构建六大智慧治理场景,对占道经营、违停等20类情况识别并快速响应[12] - 安装超负荷用电预警设备,实现风险自动预警[14] - 设立24小时AI智能骑手驿站,提供饮水、充电、网络等便利设施[17] 宜居城市建设案例 - 广东顺德苏岗社区通过改造村容村貌吸引年轻人创业,如咖啡店、新中式茶馆等潮流业态[23][25] - 盘活闲置地、改造旧设施提升人居环境,街道整洁、停车位规划整齐[27] - 加强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吸引游客[29] 城市群交通与协同发展 - 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掘进过半,建成后成都至重庆50分钟可达[36] - 成渝间高铁平均每9分钟一班,日均人员往来数十万人次[35] - 高铁带动内江、资阳等沿线城市与成渝核心城市产业协同发展[37] - 交通便利促进旅游集群,游客可一天内游览大熊猫、三星堆等景点[38]
现代化人民城市怎么建更宜居、更智慧?怎么促进协同发展?
央视网· 2025-07-26 07:31
智慧城市建设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目标 强调创新城市治理理念和手段 通过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问题 [1] - 北京市建外街道推出数字孪生平台 帮助企业在CBD区域精准选址 可查看周边产业配套和潜在合作伙伴 提升选址效率 [2][4] - 建外街道构建六大智慧治理应用场景 对占道经营 违章停车等20类情况实时识别 实现24小时自动监管报警 预防火灾等风险 [4] - 街道为老旧小区安装超负荷用电预警设备 结合物联网和AI算法实现主动风险预警 提升管理服务效率 [4] - 智慧系统覆盖新就业群体 设立24小时AI智能骑手驿站 提供免费充电 饮水 网络等设施 服务快递外卖人员 [6] 宜居城市建设 - 中央提出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重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5] - 广东顺德苏岗社区通过"十村示范"改造工程改善村容村貌 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咖啡店 网红餐厅等新业态增长 [5][8] - 社区盘活闲置地改造旧设施 形成新中式茶馆 龙舟主题民宿等潮流业态 带动游客流量和本地生活场景升级 [8] - 当地保留青砖瓦顶历史建筑风貌 同时完善健身公园 文体活动等现代设施 实现人居环境与民生福祉同步提升 [8][10] - 城市更新注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岭南水乡特色吸引外地游客 融合传统韵味与现代便利性 [10] 城市群协同发展 - 中央要求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发展组团式城市群和都市圈 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11] - 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工程进度过半 建成后成都至重庆通勤时间缩短至50分钟 设计时速400公里 [11][12] - 当前成渝高铁日均发车频率达每9分钟一班 日均客流量数十万人次 显著提升沿线城市互联互通 [11][12] - 内江 资阳等沿线城市依托高铁优势建设产业园区 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14] - 交通网络实现"高铁通勤自由" 例如内江至成都仅需30分钟 促进跨城就业和资源流动 [14] - 成渝城市群形成"一日多地"旅游线路 如成都-三星堆-夜市串联 提升国际文旅吸引力 [16]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城市工作的故事
新华社· 2025-07-19 07:18
城市发展理念 - 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强调城市发展要以人为本 [2] - 关注市民住房困难问题,实地调研老旧小区和外来人口聚居区 [2][4] - 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确保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4] 宜居城市建设 - 部署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包括加强便民设施建设、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6] - 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托幼一体服务 [6] - 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提供公共厨房、洗衣房、浴室、会客室及运动场地,租金合理 [4] 智慧城市发展 -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创新 [7] - 建设"城市大脑",实现城市体征指标全方位监测和分析,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 [9] - 部署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可推广的经验 [7][9] 历史文化保护 - 保护传统街区、古建筑和文物,保存城市历史和文脉 [12] - 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免遭拆除并保留至今 [12] - 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城市,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5] 雄安新区建设 - 强调规划先行,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再开始建设 [18] - 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 [18] - 雄安新区从无到有,建设楼宇4806栋,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现代化城市形象日益显现 [19] - 4000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扎根创业,央企设立各类机构超300家 [19]
城市更新如何重塑生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划重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6 21:43
城市更新与现代化城市体系 - 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1] - 城市更新写入总体要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聚焦结构优化、功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六个方面 [1][3][15] - 高质量城市更新为创新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动力支持,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布局 [5] 房地产与宜居城市建设 -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 [7] - 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与“好房子”发展方向契合,预计规划、土地、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将落地 [9] 韧性城市与安全治理 - 建设韧性城市,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推进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及老旧管线改造 [9] - 延续安全治理要求,措施更细化具体,覆盖城市发展各环节 [9] 文化保护与智慧城市 - 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要求较2015年更具体 [11] - 建设智慧城市,利用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问题,推动治理模式创新 [13] 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 城市进入存量提质阶段,需注重以人为本、节约高效、特色发展、统筹协调,转变发展理念、方式及工作方法 [15]
比上海还老钱的城市,挤满提前退休的中产
创业邦· 2025-06-05 18:33
宁波城市吸引力分析 - 宁波正成为年轻人眼中兼具宜居与发展的新兴移居城市,其"比它宜居的没有它发达,比它发达的没有它宜居"的定位形成独特竞争力 [5] - 房价优势显著:核心城区均价2万元/平,郊区奉化区低至1万元/平,200万预算可购大平层,对比北京同等预算仅能买六环外老破小 [15][16] - 基础设施完善:30分钟通勤覆盖生活办公区,地铁宽松,绿化带种植高档花卉如杜鹃、海棠等 [5][11] 经济与就业环境 - 制造业和外贸发达,外企聚集,提供充足就业机会 [10] - 人才补贴政策优厚:35岁以下交6个月社保可获1万/年租房补贴(连续3年),硕博学历补贴更高 [10] - 人均GDP常年高于杭州,藏富于民特征明显,职工医保待遇全国第一 [15][16] 生活方式与消费特征 - 生活成本性价比高:东钱湖一居室月租3000元,同类餐饮消费仅为上海1/10(如新荣记沙蒜烧豆面宁波20元 vs 上海200元) [13] - 休闲方式自然健康:主流活动为东钱湖骑行、象山赶海、公园遛弯,夜生活匮乏促使早睡早起 [11][18][27] - 饮食结构适配北方人口味,以咸香鲜为主,海鲜消费高频且热量低 [20] 人口结构与教育优势 - 吸引三类人群:数字游民、江浙沪独生女旅居者、北上广中产提前退休群体 [11][13][26] - 教育资源优质:院士数量全国第一,教育氛围浓厚但竞争压力低于江苏 [26] - 本地居民呈现"老钱"特质,生活低调松弛,形成"勤奋不卷"的工作文化 [8][18][24] 城市竞争力比较 - 对比无锡:宁波房价略高但地广人稀,更易实现大公园大平层生活 [7] - 对比上海:保留老外滩历史底蕴(比上海外滩早20年),消费性价比更高 [8][13] - 对比北京:空气质量优越(无柳絮困扰),通勤压力显著降低 [18][24]
宜居的城市是什么样?行业专家齐聚蓉城,探讨“好房子”
搜狐财经· 2025-05-17 02:40
好房子的定义 - 好房子需要硬件与软件双重升级,包括合理的空间布局、气候适应性、智慧化、生态化居住体验 [4] - 硬件标准强调"全季节宜居性",需包含智能家居系统、个性化色彩搭配、自然光利用等细节 [4] - 不同年龄层需求差异显著:年轻人注重科技、潮流、美学设计,老年人则更关注适老化设施 [4] - 环境配套需形成"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体系,包含公共空间、邻里交往场所、健身设施等 [4] 宜居城市的核心要素 - 宜居城市需具备宜人气候、温暖生活氛围及突出的经济发展水平 [5] - 城市治理需覆盖市民日常生活细节,如清晨洗漱、早餐采购到晚间休憩等环节 [5] - 面临交通拥堵、环境压力等挑战时,需通过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区域协同发展解决 [5] - 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和优质宜居环境是吸引人口聚集的关键因素 [6] 新老城区建设策略 - 新城区建设需主动降低城市密度,例如四川天府新区通过生态优先打造宜业宜商宜居综合体 [7] - 老城区更新需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产业能级提升,如东郊记忆文创园区实现工业遗址转型 [7] - 城市更新是动态过程,需前瞻性应对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消费升级需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