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金赎回和申购新规
icon
搜索文档
债市短期博弈中的支撑位与高低切换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债券市场(债市)[1] * 权益市场(股市)[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债市短期走势与政策环境 * 四中全会后债市以维稳为主 新增信息有限 预计短期保持修复态势但持续上涨动力不足[1][2] * 政策层面更倾向于股权融资而非债券市场 短期内大幅降息或政策利率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低[1][2] * 债市技术指标显示阻力位下方有支撑 上周出现高切低行情 从30年国债转向政金债 存在短期机会但持续性行情困难[1][5] * 30年期国债反弹打破下行通道阻力位 后续修复空间有限 阻力位约114.5元 支撑位约107.8元[3][9] 未来修整空间约为3个基点[10] * 近期债市利率修复明显 尤其是30年期国债 若回调支撑位比之前更强[3][9] 基金新规的影响与市场计价 * 基金赎回和申购新规自9月征求意见以来对债市产生冲击 特别是政金二永 30年国债等品种[1][6] * 市场已部分计价新规风险 例如30年国债与10年期国债利差达到2020年以来高位[3][6] 预计11月或12月正式出台后市场情绪将有所平复[1][4][6] * 公募新规通过优化赎回安排影响信用市场 鼓励长期持有 短债基金受影响最大 ETF基金受益[3][12] * 新规落地后部分公募基金可能从委外转向直接投资 改变券种配置偏好[3][13] 理财通过短债基金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需求受冲击[13] 年底配置力量与信用债挑战 * 年底理财产品平滑结束可能增加信用端压力[1][7] 今年信用端表现抗跌与理财负端平稳有关[7] * 银行负债端增速萎缩 明年固定收益投资力度或减弱[1][8] 保险资金今年权益投资较多 对固定收益需求减少[1][8] 使得信用债面临挑战[1] * 2025年底配置量可能弱于往年[1][8] 12月和11月中旬以后主要是为明年配置力量做准备 预计不会太强[8] 机构行为与配置偏好 * 保险资金偏好长久期地方债 因其利差较厚性价比凸显 同时倾向于中高资质信用债和二永债 但信用下沉幅度较低[1][15] * 金市银行自营对债基流动性要求较低 倾向于配置中长债基金增厚收益并享受免税优势 但季末年末考核时点可能赎回[16] 赎回费率提升可能使其增加现券投资比例[16] * 纯债基金持仓结构中金融债配置占比高 政金债占金融债比重过半 普通商金债和二永债重仓规模远高于其他信用品种[17] 例如浦东商金和永续重仓规模分别占市场规模5.88%和2.45%[17] 权益市场表现与展望 * 权益市场上周四下午开始V形反转大幅上涨 上证指数突破3950点创十年新高 由科技板块领涨[20] 主要由于中美关系缓和迹象明显 中美月底谈判顺利进行 十五规划出炉强调科技自立自强 以及美联储议息会议降息概率90%以上[20] * 未来一周A股有望迎来反击窗口期 风格上科技板块占优 AI算力半导体成长业绩优势明显[21][22] 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望提高成长估值[21][22] * 转折后转型方向看好科技板块 包括AI算力 半导体等[21] 择券方向上看好前期调整多的科技板块[21] 其他重要内容 信用品种选择推荐 * 国庆假期后市场转向结构性修复 城投依然是票息挖掘空间大的板块 估值在2.3以上 占总承托规模约28%[18] * 一年以内信用品种推荐关注西安 青岛等地区 1-3年关注重庆 郑州 株洲 昆明等区域 3-5年关注广西省级 湖北省级 苏州等地 5年以上集中在优质区域省级及重点市级平台[19] * 金融板块次级银行及保险永续值得重点关注 产业估值2.3%以上存量接近3万亿 占总规模20%左右 其中交运 公用事业 房地产建筑行业存量均超万亿[19] 其他市场因素 * 中美磋商结果尚未明确 但深入会谈可能带来短期利好[4] * 10年期国债受存单影响较大 若跨季后资金松动可能有利好 政金债前期涨幅不大 相对于新老30年期国债利差未完全修复 仍有一定修复空间 例如2520政金收益率约2% 2515收益率约1.91%[11] * 今年ETF信用类扩容迅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