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0年期国债
icon
搜索文档
财政扩张与需求疲软双重打压!日本超长债收益率升至数十年高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2:13
SMBC日兴证券高级利率策略师Ataru Okumura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外资本是2025年上半年超长 期日债的主要需求来源,其净买入额锐增令人担忧收益率曲线长端未来可能出现波动。" 彭博策略师Mark Cranfield表示:"日本国债期货未平仓合约近期增加表明,激进交易员愈发确信——10 月加息概率已从五成可能性发展为完全定价,这一预期将在植田和男回国前持续强化。" 周四,2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655%,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攀升至 3.185%,逐渐逼近同年该期限债券首次推出以来的历史最高点。 此番波动源于投资者对财政刺激政策的预期——执政联盟在7月参议院选举失利后可能加大债券发行规 模,令本就承压的长期债券雪上加霜。与此同时通胀担忧持续施压超长期债券,迫使日本央行面临更大 加息压力。 投资者需求也在持续减弱。日本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外资对10年以上期限国债的净购买额降至 4800亿日元(约合33亿美元),仅为6月规模的三分之一,表明海外投资者在年初大举买入后正在撤退。 智通财经APP获悉,由于市场对财政扩张的持续担忧以及主要投资者需求减弱,日本超长期政府债 ...
债市大幅回调,基金经理压力大:积极应对未来市场变化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20
进入8月以来,债市曾一度有所反弹,但从上周开始,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提升,债市再度陷入调整。截至8月1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突破 了7月调整时的高点。 面对市场的调整,债券基金面临着一定的赎回压力,基金经理们也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位基金经理坦言:"现在的市场波动确实 让我们感到很有压力。权益基金收益率不断走高,而债基净值却在下滑,持有人的情绪十分低迷。"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债市并不具备长期大跌的基础。10年期国债1.8%的期限利差已经基本反映了市场对宏观变化的预期。为了应对市 场的变化,基金经理们也在积极调整策略,采取缩短久期、调整结构等方式来应对未来曲线可能的陡峭化。 近期权益市场的强势表现与债市的疲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债尤其是超长债的调整幅度较大,而短端债券的走势则相对平稳。这背后的原因有 多方面,包括股市的持续上行带来的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商品市场的表现对债市资金的分流压力等。 近期,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显著的回调,令众多基金经理直呼"压力山大"。与此同时,权益市场却屡创新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8月18日,债市迎来了8月以来最为动荡的一天。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日内最 ...
A股“虹吸”效应加剧,债市一度大跌后压力仍不小
第一财经· 2025-08-20 07:58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8月18日突破3700点 创十年新高 8月19日微跌0.02%报3727.29点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75万亿元 创历史第三高纪录 仅次于2024年10月涨势 [7] - 高盛交易台数据显示A股成为全球对冲基金净买入最多的市场 单日资金流入达近四周日均值的6倍 [7] 债券市场动态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8月18日单日上涨约5BP至2.1%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BP至1.775% [3] - 30年期国债ETF单日跌超1% 债券基金出现净值回撤 [5][9] - 央行8月19日开展5803亿元逆回购操作 实现单日净投放4657亿元以缓解流动性压力 [5] 资金流动与配置变化 - 居民超额储蓄规模超7.2万亿元 M1与M2剪刀差收窄显示资金流动性增强 [9] - 融资余额达2015年以来新高 债券基金遭遇赎回压力 资金向股市轮动 [12] - 险资权益类投资规模较去年底增加6223亿元 达4.7万亿元 平安举牌太保H股持股比例升至5.04% [14] 机构观点与预期 - 高盛预计3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升至2.2%~2.3% 与去年货币政策转向前水平相当 [3][13] - 瑞银认为新发公募基金规模滞后于股市表现 偏股公募基金今年回报率达17% 与万得全A指数持平 [13] - 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新增"防止资金空转"表述 信贷支持重点从地产基建转向五大新兴领域 [9] 经济基本面与政策环境 - 7月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增速放缓至1.6% 制造业/基建/地产投资单月均负增长 [16] - 社零同比增3.7% 餐饮/汽车/家电消费放缓 地产销售及投资持续负增长且未现企稳迹象 [16] - 央行维持适度宽松政策取向 LPR短期难调整 政策重点聚焦经济结构优化而非总量刺激 [17]
投资者微观行为洞察手册·8月第3期:主动外资重燃信心,内资热钱延续流入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9 17:46
市场定价状态 - 本期市场交易热度边际抬升,全A日均成交额上升至2.1万亿元,上证指数换手率分位数上升至93%,沪深300换手率分位数上升至91% [2] - 个股上涨比例下降至54.4%,全A个股周度收益中位数下降至0.4% [2] - 行业交易集中度提升,行业换手率历史分位数处于90%以上的行业达到13个,其中综合金融和国防军工换手率分位数超95% [2][27] A股资金流动 - 外资转为流入2.7亿美元,北向资金成交占比降至11.0% [4] - ETF被动资金流出规模扩大至279.3亿元,被动成交占比环比上升至5.4% [4] - 融资净买入457.0亿元,成交额占比上升至10.6% [4] - 散户活跃度边际抬升,另类指标显示散户为买入主力 [4][22] 行业资金配置 - 融资资金主要流入电子(+132.7亿元)和机械设备(+40.1亿元),流出煤炭(-2.3亿元)和纺织服饰(-0.1亿元) [4] - 外资明显流出家用电器与机械设备等行业,流入有色金属 [4] - ETF资金集中流入食品饮料(+5.9亿元)和煤炭(+4.6亿元),大幅流出电子(-180.6亿元)和计算机(-39.0亿元) [4] - 龙虎榜资金主要集中于机械设备、计算机和电子行业 [4][23] 港股与全球资金流动 - 南下资金单周净买入上升至381.2亿元,处于2022年以来92%分位 [5] - 外资流入港股市场3.7亿美元,主动型外资自24年10月后首次单周流入中概股 [5] - 全球外资边际流入发达市场,其中美国(+52.8亿美元)和英国(+8.5亿美元)流入居前,中国(+5.6亿美元)也获外资流入 [5] 交易数据表现 - 电子行业日均成交额达3082.67亿元,占比14.67%,计算机行业成交2038.84亿元,占比9.70% [26] - 非银金融和房地产成交热度抬升明显,成交额边际变化率分别达130.56%和51.89% [26] - 上证指数区间收益1.70%,创业板8.58%,科创板5.53%,北证50下跌0.62% [14]
投资者微观行为洞察手册:8月第3期:主动外资重燃信心内资热钱延续流入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9 15:29
市场交易热度 - 全A日均成交额上升至2.1万亿元,环比增长23.9%[9] - 上证指数换手率分位数上升至93%,沪深300换手率分位数上升至91%[9] - 个股上涨比例下降至54.4%,全A个股周度收益中位数下降至0.4%[9] 资金流动 - 外资转为流入2.7亿美元,北向资金成交占比降至11.0%[4] - 融资资金净买入457.0亿元,成交额占比上升至10.6%[4] - ETF资金净流出279.3亿元,被动成交占比环比上升至5.4%[4] 行业配置 - 融资资金主要流入电子(+132.7亿元)和机械设备(+40.1亿元)[4] - 外资明显流出家用电器与机械设备,流入有色金属[4] - ETF资金净流入食品饮料(+5.9亿元)和煤炭(+4.6亿元)[4] 港股与全球资金 - 南下资金单周净买入上升至381.2亿元,处于2022年以来92%分位[4] - 主动型外资自2024年10月后首次单周流入中概股[4] - 全球外资边际流入发达市场,美国(+52.8亿美元)和英国(+8.5亿美元)流入居前[4] 风险提示 - 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偏差风险[4] - 数据测算误差风险[4] - 第三方机构数据获取偏差风险[4]
如何看待当前的股债状态:债市周观察(8.11
长城证券· 2025-08-19 14: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货币当局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股债状态能力增强,形成“股慢牛,债不连续大跌”状态 [2][25] - 后续债市判断:收益率上行边界与政策利率博弈,OMO+50BP或为本轮10年期收益率上限;30年期限利差重新走阔,反映市场对后续通胀升温预期;PPI回正可能是利率趋势反转重要信号,三四季度有变盘可能,契机在于9月国内宏观事件和美联储是否如期降息 [3][4][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利率债上周数据回顾 - 资金利率:8月11日当周,DR001周内波动9BP,R001周内波动9BP,DR007上行4BP,FR007小幅上行3BP [11] - 公开市场操作:当周央行逆回购投放缩量至7118亿元,总到期量1.13万亿元,资金净投放-4149亿元 [11] - 中美市场利率对比:中美债利差倒挂幅度有所分化,6个月期利差倒挂幅度略减,长短端利差倒挂幅度略有扩大 [17] - 期限利差:中债、美债期限利差均略有扩大,中债10 - 2年期利差增至34BP,美债10 - 2年期限利差扩大7BP至58BP [18][21] - 利率期限结构:中、美债收益率曲线略陡峭化 [21] 房地产高频数据跟踪 - 8月15日当周,商品房成交面积数据继续回落,一线城市成交面积在5万平方米/日左右,成交套数在500套/日左右,十大城市成交面积在8万平方米/日左右,30个大中城市成交面积在17万平方米/日左右 [32]
债市,崩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6:19
【导读】股市大涨,债市崩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兄弟姐妹们啊,今天的A股创造了多个历史,而同时,债市,却崩了。 债市遭到抛售 8月18日,A股大涨的背后, 投资者正在将资金从固定收益产品转向股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个基点至1.775%,30年 期收益率一度上涨约5个基点至2.1%。 | CFFEX 30年期国债期货 它 | | | | --- | --- | --- | | 名称 | 现价 | 涨跌幅 | | 30年主连 | 116.190 | -1.25% | | TL.CFE | | | | TL2509 | 116.190 | -1.25% | | TL2509.CFE | | | | TL2512 | 115.660 | -1.32% | | TL2512.CFE | | | | TL2603 | 115.280 | -1.37% | | TL2603.CFE | | | | CFFFEX 10年期国债期货 它 | | | | 名称 | 现价 | 涨跌幅 | | 10年主连 | 108.010 | -0.29% | | T.CFE | | | | T2509 | 108.010 | -0.29 ...
债市,崩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8 15:52
债市动态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3个基点至1.775%,30年期收益率一度上涨5个基点至2.1%,显示债市遭遇抛售压力[2] -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现价116.190,跌幅达1.25%,10年期主力合约现价108.010,跌幅0.29%[3] - 30年国债ETF(511090)收盘下跌1.26%,成交额132.75亿元,规模253.73亿元[4] 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涨0.85%,深成指涨1.73%,创业板指涨2.84%,三大指数集体大涨[5] - 全市场4037只个股上涨,122只涨停,1222只下跌,成交额2.8万亿元[6][12] - 沪指突破3731点创十年新高,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刷新年内纪录[7] - 北证50指数创历史新高,最高达1582.43点,成交额454.64亿元[8][10]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13] 行业及个股表现 - AI硬件股强势上涨,曙光数创涨幅66.62%,高澜股份、强瑞技术等涨停[14] - CPO概念股表现突出,德科立、腾景科技涨幅达20%,光库科技涨18.29%[15] - 影视股集体走强,华策影视、芒果超媒分别上涨20%和16.98%[16] - 券商股拉升,长城证券涨停并实现4连板,华林证券涨6.09%[17]
美财政部30年期国债认购乏力 本周三场关键债券拍卖皆遇冷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6:29
30年期美债拍卖结果 - 美国财政部发行250亿美元30年期国债 中标收益率达4 813% 较拍卖前市场收益率高出超过2个基点 [1] - 拍卖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 829% 高于前一日收盘水平 反映债券价格下跌及市场失望情绪 [1] - 本次拍卖为本周第三场需求疲软的国债拍卖 此前3年期和10年期国债拍卖同样遇冷 [1] 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 初级交易商认购17 5%的发行量 创2024年8月以来最高占比 显著高于近期平均水平 [2] - 间接投标人(含外国央行)认购59 5% 低于过去三次拍卖的平均水平(超过61%) [2] - 直接投标人(如美国养老金)认购23% 略低于近月平均水平 [2] 历史背景与市场动态 - 30年期美债因久远到期期限导致利率风险较高 2024年2月 3月和5月拍卖均出现需求不振 [2] - 连续三场不同期限美债拍卖遇冷 显示投资者普遍认为当前收益率水平低于合理价值 [2] - 10年期美债作为全球利率基准 影响房贷利率和企业借贷 30年期美债是养老金及保险公司重要配置标的 [1] 发行安排与影响 - 本次30年期国债将于8月15日发行 期限至2055年 完成本周关键长期国债发行任务 [1] - 需求疲软将迫使财政部以更高利率融资 可能增加政府债务利息负担 [2]
债券基金净值整体回落!多只纯债基金短期跌幅超过1%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01
债市调整与债券基金表现 - 7月下旬以来债券收益率上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66%升至1.75%,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99%,债市调整明显 [1][3] - 同期近八成纯债基金收益率为负,9只基金区间跌幅超1%,其中德邦锐裕利率债A(-1.37%)、汇添富丰和纯债A(-1.30%)、华泰保兴尊益利率债(-1.30%)跌幅居前 [1][2][5] - 超长期国债ETF如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1.14%)、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1.08%)因久期较长受冲击显著 [2][5] 调整驱动因素 - "反内卷"政策密集出台及商品价格上涨预期升温推升风险偏好,工业品涨价带动债市被动调整 [3] - 经济金融数据改善增强增长预期,股市回暖形成股债跷跷板效应,长债首当其冲 [3] - 部分银行理财赎回债基加剧流动性压力,但年中会议后市场预期趋稳,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1.69%,30年期降至1.95% [3] 机构观点与后市展望 - 方正证券认为政策定调宽松,债市将回归基本面主线,8月或迎稳健上升行情 [7] - 长城证券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重回1.65%-1.70%中枢,政策连续性支撑市场理性修复 [7] - 博时基金指出融资需求走弱逻辑未变,当前回调为三四季度提供配置机会,尤其关注中下游行业 [7] 基金业绩影响 - 多只基金年内收益转负,如汇添富丰和纯债A(-0.93%)、江信洪福纯债(-0.95%)等,亏损幅度居同业前列 [6]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成为重灾区,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亦受波及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