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期国债
搜索文档
跌势持续 日经225指数收盘下跌3.22%
搜狐财经· 2025-11-18 15:22
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收盘于48702.98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620.93点,跌幅为3.22% [2] - 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收盘于3251.1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96.43点,跌幅为2.88% [2] 债券市场 - 日本10年期新发国债收益率上升至1.755%,为自2008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2]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 市场分析 - 市场担忧在高市早苗政权之下日本财政状况将会恶化 [2] - 对财政状况的担忧导致国债卖单增加 [2]
投顾观市:降息预期升温,股市跳水源于债券价格飙升?
搜狐财经· 2025-11-17 11:53
投机大拿注意到,上周四人民币对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从7.12升至7.09左右,这一升值幅度已 经相当可观,从而引发了降息预期升温。此前,外管局一直强调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但由于 市场预期美联储将进一步降息,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相对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币值稳定,未来大概率 会有降息政策出台。 11月17日,和讯投顾投机大拿在今日市场分析中指出,上周五A股在2点之后出现了一波跳水,叠加周 末的各种消息频发,市场早盘出现了明显的恐慌情绪。 投机大拿认为,这种恐慌情绪本身是没必要的,分析原因,周五A股的跳水大致是从下午2点之后开始 的,而与此同时,可以看到30年期国债在这个时间节点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债券价格上涨,而股票 下跌,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很多投资者都知道,股债走势通常是相悖的,例如,在最近的三季度,股市 上涨的同时,债市是下跌的。 那么,债券为什么会在这一刻突然上涨呢?投机大拿表示,债券价格上涨的核心原因通常是降息预期。 债券,尤其是国债,其收益率与存款利率基本相当,因为它们的风险水平相近,收益差距也不会太大。 在这种情况下,降息预期很可能是推动债券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那么,接下来是否真的会降息 ...
被抛售的全球主权债:债务困境与长债的重新定价
新浪财经· 2025-11-16 09:53
全球主权长债收益率飙升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主要经济体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多年高位,德国、法国、荷兰达2011年欧债危机以来最高,英国30年期金边债收益率触及1998年以来最高点[1] - 市场陷入恶性循环:债务担忧推高收益率导致政府借贷成本上升、财政赤字扩大,进而增加国债发行并再次推高收益率[1] - 长债收益率在降息周期中反向上行,反映市场对主权信用的重新定价和财政可持续性的长期担忧[10][11] 日本国债市场剧变 -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1999年首次发行以来最高水平,年初至今上涨近100个基点[2] - 日本央行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2024年3月结束负利率,政策利率从-0.1%上调至0-0.1%;2024年7月大幅减少国债购买规模;2025年1月实施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4] - 前首相石破茂承认日本财政状况"比希腊还要差",引发20年期国债拍卖投标倍数跌至2012年以来最低的2.5倍,尾差飙升至1987年9月以来最高的1.14日元[5] - 政局高度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抛售,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失利,石破茂辞职,高市早苗坎坷当选新首相[5][6] 欧洲主权债市困境 - 德国联盟党与社民党同意放松"债务刹车",设立5000亿欧元预算外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和国防支出,国防开支超GDP1%部分免受限制,推动3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7] - 法国政治动荡:总理贝鲁提出的将赤字率从占GDP5.4%降至4.6%的方案遭反对,信任投票未通过,马克龙两年内任命第五任总理,政局未改善[7] - 英国30年期债券利率于9月3日飙升至5.75%,创1998年以来最高纪录,较年初上升超60个基点,市场预期秋季财政预算案将增税并发行140亿英镑新债[8] 收益率上行的驱动因素 - 宏观环境上,美国核心通胀韧性导致"更高更久"的利率预期重构,美债长端收益率走高带动其他发达国家主权债利率上行[10] - 财政政策方面,各国扩张性财政政策(如美国减税、德国军费扩张)推高财政赤字,导致长端收益率和期限溢价上行[11]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背离:降息周期推动短端收益率下行,但财政扩张担忧推动长端收益率上行,市场要求新的财政风险溢价[10][11]
国债期货:央行买债规模低于预期 期债短期震荡
金投网· 2025-11-05 09:44
市场表现 - 国债期货市场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微涨0.03%,10年期主力合约持平,5年期和2年期主力合约均下跌0.01% [1]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0.1个基点至1.8610%,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1个基点至2.1410% [1] - 短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相对较大,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5个基点,3年期和5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小幅上行0.5个基点 [1] 资金面 - 央行通过逆回购操作净回笼资金3578亿元,当日开展117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同时有4753亿元逆回购到期 [2] - 银行间资金面保持稳定宽松,存款类机构隔夜回购利率微升并在1.31%附近徘徊,非银机构质押存单及信用债融入隔夜报价维持在1.42%-1.43%区间 [2] - 隔夜回购加权利率难以跌破1.3%关口,利率的阶段性底部依然坚实 [2] 操作建议 - 10月央行购买国债200亿元,规模低于市场预期,对债券市场影响偏中性 [3] - 债市可能进入等待驱动的阶段,预计债券利率波动区间总体下移,短期10年期国债活跃券波动区间可能在1.75%至1.8% [3] - 单边策略上建议投资者可逢调整适当做多,期现策略上由于隐含回购利率上升,可关注正套策略机会 [3]
固收深度报告20251104:“低利率”和“低波动”环境下的活跃券利差交易策略
东吴证券· 2025-11-04 19:24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探讨在低利率和低波动市场环境下,利用活跃券利差进行交易策略的可行性,重点分析10年期国开债和30年期国债新老券利差的形成机制、收敛规律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表现,旨在挖掘"多老券空新券"策略的潜在收益空间 [1][6][45] 活跃券利差形成原因 - 活跃券指交易量最大的债券,新券发行后活跃券会切换,新券因流动性更强享有"流动性溢价",导致新老券之间产生利差 [7] - 10年期国开债新老券成交金额差距较10年期国债更大,因此其活跃券利差更显著,例如2025年10月27日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5IB成交笔数达2911笔,为10年期国债活跃券的2倍 [7][20][22] - 30年期国债2024年以来成交金额显著提高,反映机构对超长债的追捧 [7] 活跃券利差收敛规律 - 活跃券切换后利差通常呈现倒"V"型走势,先走扩后收敛,走扩过程对应活跃券的增发,收敛过程意味着新老券流动性差异缩小 [26][27] - 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从上市到成为活跃券的平均时长为56.22天,活跃券持续时长均值为131.46天,从切券到利差最大日期平均需43.58天,但不同时段差异较大 [26] - 利差顶部区间往往位于增发结束之时,例如240215IB和250205IB的累计发行规模与利差走势显示这一规律 [27][29] 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利差表现 - 低利率慢牛背景下(如2024年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中枢较2023年下移约40BP),配置需求主导市场,老券因"惜售"心态利率下降,利差可能为负,新券流动性溢价被快速消化 [34][36] - 快牛行情下(如2024年12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单月降43BP),交易盘主导市场,偏好流动性更好的新券,活跃券利差走扩 [38][40] - 熊市中活跃券利差在切券跳升后逐渐回落并维持低位,因交易盘热情平淡,新券流动性溢价抬升导致利差收窄 [42][44] 活跃券利差交易策略空间 - 策略采用"多老券空新券"方式,需考虑借贷成本和利差收敛收益,假定2025年四季度L007围绕0.4%波动,借贷成本约40BP [43][46] - 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久期约8年多,覆盖借贷成本需利差约5BP,而2023年以来活跃券利差最大值中枢为9.8BP,策略仍有利可图 [45][48] - 当前活跃券250215IB自2025年8月28日切券,根据平均持续时长131天推算,下一次切券约在2026年1月上旬,为交易提供窗口 [49]
10-year Treasury yield surges back above 4% after Powell says December rate cut far from certain
CNBC· 2025-10-30 02:47
国债收益率变动 - 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7个基点至4.053% [1] - 2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9个基点至3.58% [1]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5个基点至4.598% [1] 美联储政策行动与信号 - 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将基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75%-4.00%区间 [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12月会议上进一步降息并非既定事实,委员会内部对于12月如何行动存在强烈分歧的观点 [2] - 尽管美联储降息,但国债收益率仍出现上涨 [1] 市场预期与经济评估 - 根据CME FedWatch工具,交易员继续定价12月美联储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为70% [2] - 美联储在声明中略微上调对经济的评估,指出经济活动正以温和步伐扩张,尽管今年就业增长放缓且失业率略有上升但仍保持低位 [3] 机构观点 - 牛津经济学家美国副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Pearce预计,美联储将在近期暂停降息周期,并在未来几个月按兵不动,预计在2026年以季度节奏进行三次降息 [4]
债市短期博弈中的支撑位与高低切换
2025-10-27 08:31
行业与公司 * 债券市场(债市)[1] * 权益市场(股市)[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债市短期走势与政策环境 * 四中全会后债市以维稳为主 新增信息有限 预计短期保持修复态势但持续上涨动力不足[1][2] * 政策层面更倾向于股权融资而非债券市场 短期内大幅降息或政策利率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较低[1][2] * 债市技术指标显示阻力位下方有支撑 上周出现高切低行情 从30年国债转向政金债 存在短期机会但持续性行情困难[1][5] * 30年期国债反弹打破下行通道阻力位 后续修复空间有限 阻力位约114.5元 支撑位约107.8元[3][9] 未来修整空间约为3个基点[10] * 近期债市利率修复明显 尤其是30年期国债 若回调支撑位比之前更强[3][9] 基金新规的影响与市场计价 * 基金赎回和申购新规自9月征求意见以来对债市产生冲击 特别是政金二永 30年国债等品种[1][6] * 市场已部分计价新规风险 例如30年国债与10年期国债利差达到2020年以来高位[3][6] 预计11月或12月正式出台后市场情绪将有所平复[1][4][6] * 公募新规通过优化赎回安排影响信用市场 鼓励长期持有 短债基金受影响最大 ETF基金受益[3][12] * 新规落地后部分公募基金可能从委外转向直接投资 改变券种配置偏好[3][13] 理财通过短债基金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需求受冲击[13] 年底配置力量与信用债挑战 * 年底理财产品平滑结束可能增加信用端压力[1][7] 今年信用端表现抗跌与理财负端平稳有关[7] * 银行负债端增速萎缩 明年固定收益投资力度或减弱[1][8] 保险资金今年权益投资较多 对固定收益需求减少[1][8] 使得信用债面临挑战[1] * 2025年底配置量可能弱于往年[1][8] 12月和11月中旬以后主要是为明年配置力量做准备 预计不会太强[8] 机构行为与配置偏好 * 保险资金偏好长久期地方债 因其利差较厚性价比凸显 同时倾向于中高资质信用债和二永债 但信用下沉幅度较低[1][15] * 金市银行自营对债基流动性要求较低 倾向于配置中长债基金增厚收益并享受免税优势 但季末年末考核时点可能赎回[16] 赎回费率提升可能使其增加现券投资比例[16] * 纯债基金持仓结构中金融债配置占比高 政金债占金融债比重过半 普通商金债和二永债重仓规模远高于其他信用品种[17] 例如浦东商金和永续重仓规模分别占市场规模5.88%和2.45%[17] 权益市场表现与展望 * 权益市场上周四下午开始V形反转大幅上涨 上证指数突破3950点创十年新高 由科技板块领涨[20] 主要由于中美关系缓和迹象明显 中美月底谈判顺利进行 十五规划出炉强调科技自立自强 以及美联储议息会议降息概率90%以上[20] * 未来一周A股有望迎来反击窗口期 风格上科技板块占优 AI算力半导体成长业绩优势明显[21][22] 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望提高成长估值[21][22] * 转折后转型方向看好科技板块 包括AI算力 半导体等[21] 择券方向上看好前期调整多的科技板块[21] 其他重要内容 信用品种选择推荐 * 国庆假期后市场转向结构性修复 城投依然是票息挖掘空间大的板块 估值在2.3以上 占总承托规模约28%[18] * 一年以内信用品种推荐关注西安 青岛等地区 1-3年关注重庆 郑州 株洲 昆明等区域 3-5年关注广西省级 湖北省级 苏州等地 5年以上集中在优质区域省级及重点市级平台[19] * 金融板块次级银行及保险永续值得重点关注 产业估值2.3%以上存量接近3万亿 占总规模20%左右 其中交运 公用事业 房地产建筑行业存量均超万亿[19] 其他市场因素 * 中美磋商结果尚未明确 但深入会谈可能带来短期利好[4] * 10年期国债受存单影响较大 若跨季后资金松动可能有利好 政金债前期涨幅不大 相对于新老30年期国债利差未完全修复 仍有一定修复空间 例如2520政金收益率约2% 2515收益率约1.91%[11] * 今年ETF信用类扩容迅速[12]
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仍在,关注美国9月CPI数据
搜狐财经· 2025-10-21 20:28
债市行情 - 截至13点30分,债市小幅震荡,涨跌互现,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77%,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 [1] - 国债期货午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33%,10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17% [1] 资金面情况 - 央行开展1595亿元逆回购操作,减去910亿元到期量,当日净回收流动性685亿元 [3][4] - 资金面维持宽松,隔夜资金价格为1.3%,7日资金价格为1.44% [3] 债市展望 - 短期债市定价主线非基本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在1.7%至1.8%区间震荡 [4] - 美债市场关注美国9月CPI数据,若通胀温和将强化美联储降息预期,美债收益率或有下行空间 [5] - 中美贸易边际缓和可能使市场避险情绪降温,美国区域银行信贷问题可能短期内冲击市场 [5]
固收 债市周周谈:债市继续进攻
2025-10-19 23:58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中国债券市场 并提及相关的银行业、保险业及股票市场 [1] * 核心讨论对象为中国国债(特别是10年期和30年期)、地方政府债及银行体系 [4][6][9] 核心观点与论据 **债市环境转向积极** * 中国债市行情已从八九月份的明显调整中迎来重要反转 从逆风变成顺风 [2] * 中美贸易摩擦的利空影响有限 最佳情景可能是维持现状或达成正式贸易协议 [1][2] **股市走弱利好债市** * A股成交量从3万多亿下降至2万亿以下 恒生科技指数从6700点跌至5700点 反映风险偏好降低 [3] * 三季度约有2万亿机构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 预计四季度这部分资金将回流债市 对债市形成利好 [3] **银行体系发挥稳定作用** * 银行自营通过大力配置国债和地方政府债稳定市场 使十年国债收益率从调整高点1.83%迅速企稳至1.75%左右 [4] * 银行配置地方政府债的性价比高 四大行负债成本约1.5% 而十年地方政府债收益率为1.9% [5] * 前三季度银行体系债券投资增加11.4万亿人民币 明显超过去年全年增量 占新增贷款规模80%以上 [6] **四季度债市展望与投资机会** * 预计未来几个月股市或缓慢下行 全社会风险偏好进一步下降 年金增配股票空间有限 可能转向债券资产 [7][8] * 特别看好四季度30年期国债 预计有20个基点以上的行情 [9] * 看好30年国债的论据包括:一级政府债券发行减少 银行卖出压力减小;保险公司因预定利率下调及开门红预期 将在12月份抢筹超长期利率债 [10][13]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枢为2% 未来一两年预计在1.7%至2.3%之间波动 低于2%时性价比降低 [11] * 5年以上的大型国有二级资本债调整幅度较大 当前收益率非常好 也是一个值得进攻的品种 [18] **宏观经济与政策预期** *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已成共识 普遍预期前三季度GDP增速为4.7%-4.8% 四季度显著提高难度较大 [14] * 房地产风险不容低估 部分地区房价下跌40%-60% 银行相关贷款的不良率在明显攀升 [15] * 中国央行未来降息可能性很高 预计第四季度或年底政策利率可能下调10个基点 [1][16] * 降息论据包括:美联储可能再降息50个基点 缓解中美利差倒挂;国内银行负债成本预计下降30个基点 而LPR仅下调10个基点 有进一步下调空间 [17] **低利率环境下的投资策略** * 在低利率时代 一年的资本利得空间可能只有10到20个基点 需要通过配置长久期资产(如30年国债)来把握机会 [12] * 建议投资者适应低利率环境 当收益率上升具备配置价值时应勇敢做多 收益率下降较多时则需保持谨慎 [12] 其他重要内容 * 销售费用新规落地对债市影响被视为利空出尽即利好 因市场已提前消化 预计对整体市场冲击有限 [19] * 全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维持在1.6%左右 资本利得为零 业绩差异将主要取决于波段操作的把握能力 [18]
刚刚,开盘大涨!又一次见证历史
中国基金报· 2025-10-07 10:13
日本股市表现 - 日经225指数一度突破48500关口,最新报48449.85,日内上涨1.05% [3] - 个股方面,藤仓大涨超过7%,爱德万测试、软银集团、DISCO等跟涨 [4] - 美元兑日元汇率升至150.56日元 [5] 日本经济数据与政策 - 日本9月外汇储备为13413亿美元,前值为13242亿美元 [6] - 日本8月所有家庭支出同比增长2.3%,预期增长1.2%,前值增长1.40%;环比增长0.6%,预期增长0.1%,前值增长1.7% [6] - 日本财务省将于周二标售约7000亿日元的30年期国债,此次发行被视为对自民党新总裁高市早苗政策取向的首次市场考验 [6] - 在政府债务已达到GDP两倍的背景下,寿险公司等传统主力买家需求减弱,叠加日本央行逐步退出大规模购债,市场流动性趋紧 [6] 高盛对日本债市的预警 - 高市早苗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后,日本长期政府债券的波动性正在上升,其影响可能蔓延至美国和英国的债券市场 [8] - 高市早苗的上任可能推高日本长期收益率,每发生10个基点的"日本国债特异性冲击",预计将给美国、德国和英国的收益率带来约2至3个基点的上行压力 [8] - 日本今年一直是全球长期利率看跌冲击的净输出国,预计高市早苗当选的消息将导致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和收益率曲线陡峭化 [8] 黄金市场表现 - 黄金再度大涨,纽约期金历史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整数大关,年内大涨超过50% [9] - 现货黄金报3973.56美元/盎司,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9] 美国政府停摆影响 - 美国国会参议院对民主党提出的旨在结束政府"停摆"的拨款法案进行表决,最终以45票赞成、50票反对,法案未获通过 [9] - 参议院对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的投票结果也未达通过门槛,美国政府"停摆"将持续 [9] -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表示,政府"关门"正以每周约150亿美元的速度削减美国经济产出,每周将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约0.1个百分点 [11] - 若政府停摆持续一个月,将导致约4.3万人额外失业,并使消费者支出减少300亿美元 [11] - 美国会预算办公室曾估算,上一次政府关门使美国经济损失110亿美元,其中约30亿美元永久性流失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