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
icon
搜索文档
财联社8月5日早间新闻精选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22
税务政策与申报 - 税务部门通知纳税人依法办理境外所得申报并缴纳相应税款 境外股票交易所得无免税规定需次年申报纳税[1] 地方政府产业支持 - 上海印发措施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吸纳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企业加入"探索者计划"[2] 医疗研发进展 - 中国疾控中心等团队完成我国首个复制型天坛痘苗载体艾滋病疫苗I期临床试验[3] 证券市场动态 -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196万户 环比增长19.27% 同比增长71% 远超2024年7月115万户水平[4] - 丰立智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3亿元 绿通科技拟5.3亿元收购大摩半导体51%股权 中国船舶开展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事宜并停牌 西藏天路出售中国电建股票累计成交1.84亿元 上海洗霸拟与有研稀土合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推动硫化锂业务[7] - 瑞可达人形机器人产品开始小批量供货 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约1000万 福元医药1类创新药FY101注射液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隆扬电子HVLP铜箔相关产品处于验证阶段未形成收入 中马传动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不涉及机器人业务[8] - 上纬新材核查完成复牌 三超新材控股股东变更为博达新能母公司复牌[9] - 贵州茅台累计回购345.17万股 支付53.01亿元 上纬新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990万元同比减少32.91% 豪威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9%至50%[10] - 胜宏科技减持主体共减持约237万股完成计划 赛腾股份孙丰于7月31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票[11] - 中国重工拟被中国船舶吸收合并 股票可能终止上市[12] 新能源汽车行业 - 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18万辆 同比增长25% 环比下降4% 1-7月累计批发763万辆同比增长35%[6] 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 - 北京市行政区全域划定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5]
依法依规申报境外所得,及时防范化解涉税风险!专家解读→
第一财经· 2025-07-10 14:16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政策 -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是居民个人的法定义务 按照现行税法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居住满183天的个人需就境内外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体现了国家对居民纳税人的税收管辖权 [2] - 该政策自1980年确立 与美国 德国 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的国际通行规范一致 旨在加强跨境税收监管和防范跨国逃避税行为 [2] 境外所得申报范围与流程 - 申报范围包括境外劳务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以及转让境外股票等财产所得 需在次年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一并申报 [3] - 税务部门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和个人所得税APP开通了境外所得申报功能 复杂事项可至办税服务厅办理 [3] - 境外股票交易按纳税年度盈亏相抵计税 不允许跨年互抵 与多数国家按年计税的惯例一致 [3] 税务部门监管措施与合规要求 - 税务部门采用"五步工作法"处理涉税问题线索 包括提示提醒 督促整改 约谈警示等 纳税人需积极响应并提供佐证材料 [4] - 中国已加入CRS 与100多个国家实现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 可精准识别少报境外收入行为 [5] - 2023年3月底 湖北 山东等地税务部门已查处多起境外收入未申报案例 显示监管力度加强 [5] 违法后果与风险提示 - 未申报或虚假申报境外所得将面临补缴税款 加收滞纳金 甚至立案稽查和税务处罚 [5] - 纳税人应警惕不法中介的"避税秘笈" 直接通过税务部门咨询合规申报方式 [5] - 即使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期结束 发现少报漏报仍需及时补正申报 [6]
依法依规申报境外所得 及时防范化解涉税风险——专家解读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有关规定
第一财经· 2025-07-10 13:38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的法定义务 -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是法定义务和国际通行规范,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2] - 居民个人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2] - 该原则自1980年确立,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一致,体现国家对居民纳税人的税收管辖权 [2] 境外所得的申报流程与计税方式 - 居民个人境外所得包括劳务报酬、利息股息红利、财产转让等,需在次年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一并申报 [3] - 境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在抵免限额内从应纳税额中抵免 [3] - 税务部门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和个人所得税APP开通了境外所得申报功能,复杂事项可到办税服务厅办理 [3] - 境外股票交易按纳税年度盈亏相抵计税,不允许跨年互抵 [3] 税务部门的监管措施与纳税人应对 - 税务部门采用"提示提醒、督促整改、约谈警示、立案稽查和公开曝光"的"五步工作法"应对涉税问题 [4] - 纳税人应积极响应税务部门提醒,梳理境内外收入并整理佐证材料,及时补正未申报或少申报的收入 [4] - 我国已参与CRS,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可精准发现少报境外收入行为 [5] 不依法申报的法律后果 - 未申报或未如实申报境外所得属于税收违法行为,需补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情形严重者将面临稽查和处罚 [6] - 纳税人不应听信不法中介的"避税秘笈"或侥幸心理,应直接联系税务部门咨询 [5] - 即使汇算清缴期结束,纳税人发现少报、漏报境外所得仍需及时补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