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加利润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便利店晚上顾客很少,但还要24小时营业?
新浪财经· 2025-11-05 02:13
24小时营业模式的经济逻辑 - 24小时营业可通过延长营业时间摊薄固定成本,例如月租金5000元和水电费1500元,日均固定成本为216元,若24小时营业则日均成本可降至108元 [3] - 在日均毛利1000元的情况下,24小时营业可使日净利从784元提升至892元,实现利润增长 [3] - 成本降低虽不显著,但通过销量提升和间接成本减少,能切实推高利润 [4] 24小时营业的适用条件与挑战 - 地理位置是核心因素,人流量大的区域(如工厂区、写字楼周边)才适合24小时运营,非核心地段反会增加亏损风险 [5][7] - 人员安排存在挑战,夜班需额外人力且员工精力消耗大,长期难以维持,无人售货模式可缓解但尚未普及 [6] - 客流量稳定性决定盈利性,周一到周五的夜间加班群体(如工厂员工)能提供基础客源,但流量不足时成本优势消失 [7][9] 24小时营业的附加战略价值 - 夜间营业可提升品牌知名度,夜间消费需求(如计生用品、水、啤酒)易使店铺成为用户潜意识首选 [11] - 利于维护特定客户需求,培养稳定消费习惯,增强客户黏性 [12] - 夜间客流量低时段可用于商品整理、补货等运营维护,节约白天人工成本并提升效率 [14] 夜间核心客户群体分析 - 夜场工作人员(如娱乐场所员工)是夜间消费主力军,频繁购买水、烟等商品 [14] - 出租车司机、物流司机集中于娱乐场所或交通枢纽周边,对便利店需求稳定 [15] - 工厂加班人员(工作至深夜)是重要客群,消费以水、泡面等快消品为主 [16] 便利店成功运营的关键要素 - 店铺位置直接决定盈利能力,需选址于人流量大、多元客群覆盖的区域 [17] - 货品来源需优先与大型代理商建立长期合作,保障正品供应并可协商先货后款模式 [18] - 人员配置需平衡成本与运营需求,24小时营业通常需2名员工轮班,需合理规划排班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