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反比较优势

搜索文档
伊朗,何以至此?
虎嗅APP· 2025-06-24 18:50
伊朗经济历史与现状 -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人均GDP达1500美元,但财富高度集中于王室和权贵阶层,石油收入占GDP的10%以上,贫富差距加剧社会矛盾 [4] - 1978年伊朗通胀率超30%,失业潮与物价飞涨引发全国性抗议,最终导致1979年伊斯兰革命 [5][6] - 两伊战争造成伊朗直接经济损失超3000亿美元,累积外债450亿美元,基础设施大面积毁坏 [8] - 2010-2019年伊朗年均经济增长率仅0.9%,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收入停滞甚至倒退 [11] - 2020-2022年伊朗GDP总量跌至4500亿美元,与20世纪70年代后期峰值相当,约35%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16][17] 经济结构性问题 - 石油和天然气占伊朗政府财政收入的60%左右,非石油出口仅占出口总额不到20% [11] - 非油工业和制造业占GDP不到三成,服务业缺乏国际竞争力,产业结构单一脆弱 [11] - 国有部门和宗教基金会掌控经济命脉,民营企业受管控和权贵寻租困扰,腐败和低效普遍存在 [12] - 非正规经济规模占GDP的35%-44%,包括走私、逃税等灰色经济活动 [13][24] 国际制裁影响 - 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原油出口恢复至每天250万桶,但2018年美国恢复制裁后出口量断崖式下跌至日均35万桶 [15][16] - 2024年伊朗石油出口量徘徊在每日120-150万桶,不到2018年的一半,政府财政收入砍半 [16] - 伊朗本币里亚尔汇率从2015年1美元兑4万里亚尔暴跌至2023年初约60万里亚尔,货币价值缩水逾90% [16] 社会与人才流失 - 15-24岁年轻人失业率高达20.1%,2021年约11.5万伊朗专业人士移民海外 [19] - 2022年"头巾抗议"浪潮造成至少500多名抗议者丧生、逾2.2万人被捕 [18] - 革命卫队关联企业控制伊朗20%-40%经济活动,旗下"盖达尔"营建总部承包项目价值约500亿美元,占GDP的12% [22] 治理与制度问题 - 伊朗政权依赖军经复合体、意识形态控制与高压镇压机器三大支柱维持统治 [22][23] - 灰色经济网络成为制裁下的"减震垫",约13%对外贸易通过黑市走私进行 [24][25] - 经济多元化尝试始终停留在口号层面,缺乏内生增长机制,制度缺乏包容性和专业治理能力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