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企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比亚迪三连辟谣印度建厂,印度咋就成了外企坟墓?
36氪· 2025-04-30 08:23
文章核心观点 印度市场对外企并不友好,常以各种理由对外企进行打压和收割,导致众多外企在印发展受阻甚至撤离,这一现象与印度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因素有关 [1][24][59] 180亿大案 - 2024年11月,印度税务部门指控大众印度过去十余年间逃税14亿美元,算上罚款和滞纳金,总共追缴2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80亿元),媒体称罚金可能高达28亿美元,大众去年在印度净利润约8000万元,此罚相当于大众在印度白干225年 [4] - 印度税务部门认为大众印度将CKD按零件进口报税,避开高税率,省了14亿美元;大众称2011年已向印度政府说明进口模式并获肯定答复,目前已反诉印度政府 [8][10] - 2025年2月,起亚在印度遭同样指控,涉嫌逃税1.55亿美元;现代、本田、丰田、铃木也卷入税务纠纷,印度对各国车企开出的逃税罚单总额已达60亿美元(未结案部分) [11] 中国车企的噩梦 - 上汽集团2017年设立MG印度公司,后增资方案被印度政府搁置,还遭“财务违规”调查;2024年4月,JSW集团收购MG印度35%股份,上汽剩49%股份但仍握控制权 [14][20] - 长城汽车2019年前后拟收购通用印度工厂,因印度拖延审批,两年未获批,最终搁置计划转投巴西 [20] - 比亚迪2013年起与印度合作生产电动车,2023年8月遭印度税务突袭,被指申报零件关税方式不对,少交6360万元税款,此后大规模投资计划搁置 [22] 无差别收割 - 2022年4月,印度冻结小米印度公司555.127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8亿元)资产,称其违反《外汇管理法》向外国实体转移资金;2023年末资金解冻指控撤销 [29][31] - 2017年和2025年,三星分别因手机零部件和电信设备“未正确分类报税”,被印度追缴1.2亿美元和面临5.2亿美元罚单,八名高管还需额外缴纳8100万美元罚金 [31] - 2022年7月,vivo遭“未正确报税”和“向海外转移资产”指控,印度冻结其119个银行账户及价值3.86亿元资产,vivo缴纳8亿人民币保证金后账户解封 [31] - 印度商务部长抨击亚马逊和沃尔玛,指责其掠夺性定价;亚马逊承诺投资10亿美元,沃尔玛宣布扩大农产品采购后,部长不再发声 [35][37] - 2004年,浦项制铁计划在印度投资120亿美元建钢厂,因钉子户和环保部门问题,项目进展缓慢,规模缩减 [37][39] - 日本印度高铁项目因征地和线路设计修改问题,进度延迟,费用膨胀,预计2033年运营,比原计划晚10年 [41] 重新定义法律 - 2007年,沃达丰收购和记黄埔子公司未向印度缴纳资本利得税,印度税务部门征收22亿美元税款,和记黄埔也被追缴几亿美元 [44][45] - 最高法院驳回税务部门主张,但4个月后印度政府修订《所得税法》,追溯过去五十多年境外交易行为,沃达丰被开33亿美元罚单 [46][48] 外资杀手是如何炼成的 - 印度曾被殖民,民众反思后提防经济侵略,上层可借此给外企设陷阱,获舆论支持并实现自身目的 [51][53] - 莫迪代表本土财阀利益,为保护财阀,政府刁难外企,迫使其让出市场份额或与财阀合作 [53][55] - 印度长期财政赤字,政府实权部门为搞钱打压外企;印度是散装国家,地方法规多,法律严苛且模糊,易给政府收割外企留下口实 [57] - 2014 - 2021年,2800家在印外国公司关闭,约占跨国公司总量1/6;2024年10月 - 2025年3月,3400家外企终止在印投资项目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