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流入中国债市

搜索文档
4.3万亿外资涌入中国债市,占比2.3%持续攀升
搜狐财经· 2025-08-14 07:32
外资配置中国债券市场现状 - 截至6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4.3万亿元,占比2.3%,其中国债持有量2.1万亿元(占比49.6%),同业存单1.2万亿元(占比27.2%),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9.1%)[1] - 外资配置自2023年下半年起再度提速,主要因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下降,转向非美元资产偏好增加[3] - 中国债券市场与发达市场固定收益相关性低,具备分散化配置价值,吸引寻求多元化的投资者[3] 外资流入增长契机 - 2018-2022年外资对中国债券持仓从2000亿美元升至6000亿美元峰值,2024年下半年起持仓再次回升[4] - 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力度加大,2016年开通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渠道,2017年推出债券通"北向通"[4] - 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全球指数后外资流入激增,债券通机制优化推动被动资金流入[4] - 当前外资在境内债市占比仅2.3%,显示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4] 外资配置偏好演变 - 当前中国债券市场中利率债占比62.3%(含国债、政策性银行债等),信用债占比37.7%[5] - 外资目前偏好流动性高的利率债,约3000亿美元配置于国债,1000亿美元配置于政策性银行债[5] - 未来外资可能向信用债及ABS拓展,因信用债具有绝对收益率优势,ABS具备多样化底层资产优势[5] - 外资机构主力为大型央行、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专业投资者,且多为中长期配置[5] 中国债券市场优势 - 中国债券市场具有规模大、开放度高、与全球市场相关性低、波动率低等优势[6] - 中长期配置可享受低相关性、低波动性及分散化投资的好处[6] - 央行在资金面收敛时通过增加净投放为债券市场提供支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