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立体通道
搜索文档
解锁中欧班列的N种可能
新华社· 2025-11-15 16:19
中欧班列运营规模与网络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超过11万列 [1] - 形成以西安为中心,“多点、多线、多向”的通道布局,向东连通沿海港口,向南衔接中南半岛,向北触及俄罗斯,向西深入中亚、远达欧洲 [6] - “陆海内外联动”新模式构筑起更为立体的物流网络,实现与长江水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衔接 [6]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应用北斗卫星定位、5G技术及铁路电子施封锁,实现货物运输全程自动化与可视化追踪管理 [3] - 霍尔果斯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至3天压缩至16小时内,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4] - 运输时效大幅提升,货物从浙江到欧洲的时间从40多天海运压缩至15天抵达 [4] 产业带动与商业机遇 - “班列+”模式创新实践,将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例如西安爱菊集团通过班列进口近10万吨饲料小麦,并升级为“订单农业+联合种植”的复合业态 [4] - 国际物流大通道吸引数百家全球电子信息上下游企业及汽车品牌厂商落户重庆,助推其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 [6] - 企业客户数量显著增长,以西安克拉克实业为例,其合作客户从以往的15家增长到目前的43家 [4] 绿色低碳发展 - 全国首列全程时刻表绿色跨境电商专列运输成本是之前空运的五分之一左右,并使用清洁能源 [7] - 中欧班列(武汉)零碳绿色班列在电气化区段使用100%绿色电力驱动,并通过认证碳抵消项目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7] - 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大智能仓储、电动装卸等绿色设备研发应用,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发展全链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