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

搜索文档
专访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开放合作中促进中欧互利共赢(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31 20:17
近日,中国上海的绣球花小合唱团与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在博洛尼亚共同演唱歌曲。新华社记者 李 京摄 "若欧中形成合力,足以稳定国际经济秩序""唯有开放共赢,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今年是中国与意大 利建交55周年、同欧盟建交50周年。不久前,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到访中 国,并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发表演讲,剖析中欧合作新机遇与新路径。 长期以来,普罗迪始终致力于推动中意及中欧务实合作,多次来华访问,与中国保持着密切友好往来。 近日,他接受本报专访,对中欧、中意多年来合作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为破解时代命题提供了独特思 考。 在接受差异中实现互相理解 "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盟进出口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平均每天进出口超过150亿元,相当于建 交时一年的贸易值。"海关总署最近发布的这组数据,显示出当前中欧经贸合作程度的持续加深。50年 来,中欧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了300倍,目前中国和欧盟经济总量合计超全球的1/3。 总结中欧关系50年发展,普罗迪认为,中欧建交后一直有非常好的友谊,双方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 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有'和而不同'的说法,我也经常表达类似的观点— ...
货值已超4500亿美元!中欧班列再延伸,搭建贯通欧亚贸易新通道
搜狐财经· 2025-07-25 20:41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中欧班列助力中欧贸易高效发展,开行14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突破11万列,发送货物已达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货值超 4500亿美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这条贯通亚欧大陆的物流大动脉不仅推动中欧经贸合作提质升级,还不断拓展延伸,搭建起一条贯通欧亚的绿色经贸新通 道。 重庆台记者 闵健源:在我身后,是一列满载母婴用品、美妆产品、医疗耗材的"东盟班列",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卸车装车操作,一个小时之后,等重新编 组完成后,将再次出发,预计三天后抵达最终目的地越南。 这趟6月21日从德国杜伊斯堡始发的"东盟快班",是自2024年10月15日"东盟快班"开通以来的首趟回程班列。从德国出发,在重庆中转后,将抵达东盟国 家,打通了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的"最后一公里",客户全程只需要一次委托、一次付费,就可以实现一箱到底、一单到底,相比原先中欧班列和 陆海新通道物流业务分开运行时,跨境物流效率有效提升。 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销售经理 谭人允:今后从东盟到欧洲双向对开常态化运营后,全程只需要大约19天,比传统海运时效提 升了50%。 老挝国家工商会中老商务合作促进委员会副会长 ...
中欧班列不断拓展延伸 搭建贯通欧亚的绿色经贸新通道
央视网· 2025-07-25 15:12
不仅是"东盟快班",近年来,中欧班列不断开发新的物流模式: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蓉欧速达班列……中欧班列的运力服务不断升级,合作市场 越扩越大。 中欧班列川流不息 为沿线地区注入发展新动能 这趟6月21日从德国杜伊斯堡始发的"东盟快班",是自2024年10月15日"东盟快班"开通以来的首趟回程班列。从德国出发,在重庆中转后,将抵达东盟 国家,打通了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的"最后一公里",客户全程只需要一次委托、一次付费,就可以实现一箱到底、一单到底,相比原先中欧班列 和陆海新通道物流业务分开运行时,跨境物流效率有效提升。 据了解,"东盟快班"目前已开通由越南、老挝、泰国经重庆至欧洲的3条线路,累计运输货物1344标箱,运输货值超19亿元,运输货物覆盖整车及零部 件、医药、电子制造、家电等高端制造业及家居日用品。 中欧班列不仅实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优质特色商品的互通有无,也为沿线地区注入发展新动能。德国杜伊斯堡是欧洲最大的内陆港城市,中欧班列在这 里川流不息。凭借中欧班列重要枢纽的战略地位,杜伊斯堡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出2万多个就业机会。 央视网消息:中欧班列助力中欧贸易高效发展,开行14年以来 ...
西安打赢重庆、成都,中欧班列运行格局渐变
第一财经· 2025-07-22 21:27
中欧班列竞争格局演变 - 西安以2463列位居2024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量榜首,超过郑州(1458列)、重庆(1239列)和成都(1230列),其开行量与成渝两地总和相当 [1][4] - 成渝两地合并统计后2024年开行量达5700列保持全国第一,西安以4985列(同比+25.1%)紧随其后,累计开行量突破2.5万列占全国总量25% [3][4] - 中亚班列细分领域西安(590列)领先于郑州(448列)、重庆(128列)和成都(48列) [4] 城市发展动态 - 西安实现跨越式增长:从2017年194列飙升至2018年1235列(增长6.37倍),2019-2024年持续领跑(2133/3720/3841/4639/5351/4985列) [2][3] - 成渝早期优势明显:重庆作为开拓者依托笔记本电脑产能保持增长,成都2016-2018年分别开行460/1020/1587列曾居榜首 [2] - 成渝2020年后实施统一品牌、运价和运营模式,避免财政补贴内耗 [6] 行业转型趋势 - 开行量竞赛转向枢纽经济生态竞争,头部城市更关注供应链服务功能而非单纯数量比拼 [5][8] - 全国布局14个集结中心形成高效集疏运网络,当前88%班列通过集结中心发出 [7] - 物流通道升级为经济走廊:重庆/成都连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构建"枢纽对枢纽"体系,中欧-东盟快班较传统海运时效提升50% [8] 宏观发展数据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万列,货值超4500亿美元,覆盖中国128个城市及欧亚37国329个城市 [7] - 西安-中亚班列占全国开行量四分之一,中亚方向590列占绝对优势 [4][8] - 行业进入"质效升级"阶段,可持续性取决于市场化运营能力与全球供应链嵌入深度 [8]
“十四五”交通成绩单出炉 三个维度跑出“加速度”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16:47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基本贯通并连接全国超80%县级行政区,服务全国90%经济与人口总量 [1][2] - 截至202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4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1.76万公里,万吨级港口泊位2971个,民航运输机场263个 [2] - 城市交通枢纽升级显著:80多枢纽城市实现空铁联运,枢纽机场轨道接入率81%,北京西站等客运枢纽实现铁路与地铁安检互认 [2] 城乡交通网络覆盖 - 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客车,超半数通公交,乡村"最后一公里"通达性提升 [3] - 全国日均跨区域出行达1.8亿人次,其中动车组旅客发送量占比75.9%(32.72亿人次),京沪高铁、武广高铁年发送量均超2亿人次 [5] - 城市通勤日均3亿人次:1亿人次乘轨道交通,1亿人次乘公交,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网约车 [5] 出行服务优化 - 线上售票、电子支付、刷脸出行广泛应用,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8.4%,1.3万公交站台完成适老化改造,5000余座地铁站实现无障碍通行 [6] - 国际运输网络拓展: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城、亚洲100多城,"空中丝绸之路"覆盖83国213城,中国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全球第一 [7][9] 国际交通合作 - 累计签署270多份双多边交通合作协议,涵盖铁路、海运、航空等领域 [9] - 标志性项目包括中老铁路(跨境货运超1300万吨)、秘鲁钱凯港(缩短南美至亚洲海运10天)、雅万高铁、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 [7]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快讯· 2025-07-21 11:37
设施联通 - 交通运输部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1] - 钱凯港是南美首个智慧港口 2024年11月开港 使南美至亚洲海运时间缩短10天左右 [1] - 雅万高铁 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建成投运 [1] 运输畅通 - 交通运输部加强制度规则软联通 累计对外签署270多份合作协定或文件 涵盖铁路 道路运输 海运 航空运输 邮政等领域 [1] - 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29个城市 亚洲100余个城市 [1] - 空中丝绸之路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 我国车辆首次以公路直达运输方式跨越里海抵达欧洲 [1] - 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 我国海运连接度连续19年保持世界第一 [1] 合作融通 - 成功举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交通部长第十二次会议 建立中国—中亚交通部长会议 中国—拉共体交通合作论坛等区域合作新机制 [2] - 实施全球可持续交通人文交流高级研修等项目 架起民心相通桥梁 [2] - 蒙内铁路为肯尼亚创造超过7 4万个就业岗位 员工属地化率超过90% 培养2800余名铁路人才 [2]
轻形式重实效 淮海国际港务区这场产业对接会让企业“唱主角”
新华日报· 2025-07-18 04:20
活动概况 - 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举办2025年产业对接专场活动,覆盖政策解读、企业推介、镇街推介、政企互动六大环节,打破传统会议模式,以"让企业唱主角"为核心[1] - 活动汇聚40余名政企银行业代表,通过精准对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推动企业优势互补,构建资源共享合作桥梁[1] - 现场发放"一卡一纸"(产业对接服务卡和企业通讯录),提供长效对接保障[1] 企业展示与合作 - 港务区交通物流企业展示多元化服务案例: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介绍中欧班列、铁海联运等物流线路,徐州陆港蓝宝星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聚焦区域物流数字化服务,徐州交通控股港务有限公司推介内河水运线路,徐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展示集装箱船运优势[2] - 其他企业合作意向涉及银行、物流、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江苏汇力玻璃科技介绍玻璃产品研发,徐州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推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江苏银行提供适配金融产品,京算云展示AI算法应用[2] - 现场企业互动频繁,初步达成合作共识[2] 区域发展与政策支持 - 柳新镇、苏山街道等4个镇街介绍主导产业布局,港务区经济发展部等部门解读服务职能,提供"产业对接服务联络卡"实现精准对接[3] - 2023年1-6月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国际班列开行219列,铁海联运发运重箱9996标箱(同比+31.22%),"CCA一单制"模式运输量1232标箱(同比+146%),"铁快通"模式服务通关2691票(同比+54.04%)[3] 基础设施与产业服务 - 淮海国际陆港"两仓"(进口保税仓、出口监管仓)上半年贸易额9.56亿元,进口额占比94.77%[4] - 国际集装箱集结中心新增集装箱租赁+出售及冷链服务,堆存量13758标箱(同比+9.3%)[4] - 临港装备智造产业园建设1.2亿元现代化污水处理厂,预计日处理污水1万吨[4] 长效机制与服务创新 - 港务区建立对接信息库动态更新企业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4] - 通过"泉好办"小程序、职能部门政策解读、镇街产业规划推介,企业可持续获取政策红利与发展机遇[5]
中欧班列,回程装了啥(产经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中欧班列运营数据 - 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含回程),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连续62个月单月开行数量保持在千列以上 [6] - 2024年中欧班列(西安)回程班列占总开行量的54% [14] - 重庆中欧班列2024年回程货值达16亿美元,其中汽车、电子设备、机械零件等高端产品占比超45% [17] 江西赣州家具产业 - 依托中欧班列,南康家具产业产值超2800亿元,企业数量超1万家,从业人员超50万人 [8] - 木材进口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14天,回程班列在途时间压缩至12天,较传统海运节省25天,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8% [7] - 南康家具出口欧美、东南亚等19个国家,签约海外订单超50亿元 [8] - 赣州国际陆港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突破1600列,覆盖中亚五国及欧洲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 [9] 河南郑州进口商品 - 中欧班列进口商品超市在郑州东站等8个高铁站及社区门店布局,旗舰店在售商品3000余种 [10][11][12] - 中欧班列(郑州)常态化运行11条线路,境外辐射30多个国家、130多个城市,合作伙伴超6000家,承运货物品类超千种 [11] - 进口商品实现同城同质同价,线上线下同价 [10] 陕西西安粮油产业 - 爱菊集团通过中欧班列从哈萨克斯坦累计进口小麦、面粉、食用油等农产品40万吨 [14] - 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开展"订单农业",推广原料种植150万亩,并建成面粉成品、挂面等加工厂 [13] - 中欧班列实现"门到门"运输,班列停靠点距离超市不到500米,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14] 重庆汽车进口 - 通过中欧班列进口欧洲汽车超4万辆,分拨至西南、西北10余个省份 [15] - 运输时间从海运35天缩短至16天左右,形成与海运的良性互补 [15] - 集装箱装载效率从每箱2台提升至3台,并采用专用固定架和湿度传感器保障运输质量 [16]
跑出共赢加速度(观象台)
人民日报· 2025-07-16 06:10
中欧班列发展现状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含回程),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 [1] - 中国境内128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229个城市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 [2] - 中欧班列(西安)2024年回程班列占比54%,2025年一季度升至60% [2] 中欧班列竞争优势 - 运输价格为航空的1/5,时间为海运的1/4,受自然环境影响小且稳定性高 [2] - 95306"数字口岸"系统将通关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提供全程保险、货物追踪等特色服务 [2] - 覆盖17个国家的131个还箱堆场,创新开行全程时刻表班列 [2] 中欧班列双向流通效应 - 去回程开行基本均衡,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改变早期重车去、空车回的局面 [2] - 哈萨克斯坦通过中欧班列获得直通太平洋出海口,波兰苹果14天运抵中国 [3] - 德国杜伊斯堡港因中欧班列吸引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2万多个就业机会 [3] 中欧班列对产业链影响 - 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中欧班列驶向欧洲,德国精密机床助力中国智造 [3] - 哈萨克斯坦面粉进入中国家庭,波兰苹果更好打开中国市场 [3] - 促进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主要贸易伙伴,签署23个自贸协定 [3] 中欧班列战略意义 - 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实现多种铁路规则对接及多次口岸通关,依赖沿线国家支持 [2] - 体现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包括制造业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清零"及RCEP生效 [3] - 推动中国与世界同频共振,形成"手拉手"合作共赢模式 [3]
亚欧通衢向未来——沿着高速看新疆立体交通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6-29 09:42
新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天山胜利隧道2号竖井贯通,乌尉高速通车进入倒计时,乌鲁木齐至尉犁车程将从12小时减至3小时 [5] - 新疆公路总里程达23万公里,高速(一级)公路突破1.2万公里,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客车 [10] - 依若高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若羌至青海茫崖行程从8小时压缩到3小时,为红枣批发商节省运费10元/吨,年省近百万元 [7] - G30连霍高速成为连接中亚欧洲重要陆路通道,G7京新高速使乌鲁木齐至北京车程缩短1300公里 [8] - 新疆建成世界海拔最高国际公路之一喀喇昆仑公路,独库公路因风景如画吸引游客,S21阿乌高速实现"乌鲁木齐-阿勒泰3小时经济圈" [8] 交通网络带动经济发展 - 吐鲁番葡萄园依托连霍、吐和高速与铁路航线形成立体交通网,欧佰电商年销农产品1000吨,旺季带动500人就业 [12][14] - 2024年新疆铁路货运发送量2.37亿吨同比增10.6%,中欧班列通行16414列同比增14%,机场旅客吞吐量超4800万人次 [14] -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繁忙,"天山号"品牌班列使银州物流客户量和发货量翻番增长 [16] - 阿富准铁路、格库铁路等重点项目建成,形成"一主两辅"铁路格局,大宗物资运输能力提升 [16] -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4800万人次,货邮55万吨,起降36.7万架次,搭建"空中丝绸之路" [17]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 伽师县S213公路投资超6亿元贯通后,西克尔库勒镇一年新增15家企业,老果农人均年收入达2万多元 [21][23] - 霍城县薰衣草景区因21公里旅游道路改造,日接待游客近万名,带动饮食、民宿、骑马等业态 [23] - 霍尔果斯口岸日均500辆汽车出口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中广智达国际贸易力争年贸易额突破40亿美元 [25] - 新疆"十四五"交通规划加速落地,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企业家日益重视当地交通基建发展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