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旋翼
icon
搜索文档
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现实,复合翼eVTOL率先落地运输场景
新浪证券· 2025-10-11 11:26
行业里程碑事件 - 峰飞航空2吨级eVTOL"凯瑞鸥"完成全球首次城际间农产品低空无人货运航线运输,飞行距离161公里,装载约200公斤货物[1] - 该机型于今年8月成功完成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标志着eVTOL产业从研发阶段向运营阶段的关键跃迁[1] - 这两次飞行标志着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复合翼技术路线率先实现实景应用[1] eVTOL技术路线对比 - 全球主流eVTOL厂商中,复合翼构型占比近42%,为所有构型中最高,倾转旋翼构型以35%占比紧随其后[6] - 多旋翼构型结构简单、悬停稳定,但续航短、速度低,航程一般只有30公里以内,更适合城市内观光或低空旅游[5] - 复合翼构型结合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能力,巡航时由机翼产生升力提升能效,减少电池能耗,保障吨级以上eVTOL续航[7] - 倾转旋翼构型在起飞时旋翼提供升力,巡航时旋翼倾转至水平位置提供推力,阻力比复合翼小约4%,最大速度比复合翼高约70%[9] 复合翼技术路线优势与应用 - 复合翼eVTOL在巡航效率、航程、安全性等方面实现更优平衡,御风未来评估数据显示其巡航推进桨效比倾转旋翼提高10%,电驱效率高3%,旋翼相关重量轻30%,总航程高约6%[8] - 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拥有10个升力旋翼和3个推进旋翼,今年7月获中国民航局批准单机适航证,成为全球首架"三证齐全"的吨级以上eVTOL[7] - 复合翼结构简单,无附加机构,可靠性更高,维护需求与运营成本进一步减少,更适合城市、城际通勤和物流运输[8] - 御风未来M1搭载16个垂起旋翼+4个前推旋翼,是目前旋翼最多的吨级复合翼eVTOL[8] 倾转旋翼技术路线进展 - 倾转旋翼eVTOL目前仍处于技术攻关阶段,飞行速度快、载重比高、整机性价比高,适航条款清晰,具有较好运营经济性[9][10] - Joby Aviation于2024年完成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第三阶段型号认证,为全球倾转旋翼构型提供重要参照[9] - 中国的沃飞长空AE200、时的科技E20,海外企业Joby Aviation的S4、Archer Aviation的Midnight均选择倾转旋翼路线[9] 商业化进程与认证 - 亿航智能EH216-S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成为全球第一家"四证集齐"企业,标志着低空载人服务可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6] - 真正的竞争关键在于飞机能否通过适航认证、稳定飞行并实现高频次、常态化运营,而非构型设计的先进与否[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