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模态生成式AI
icon
搜索文档
a16z对话Nano Banana团队:2亿次编辑背后的"工作流革命"
深思SenseAI· 2025-11-12 09:02
产品定位与核心能力 - 产品定位为通用创作平台,旨在重构创作全过程,整合对话式编辑、角色一致性与多图叙事功能[1] - 核心能力包括高度一致的角色生成、一键迁移的风格、拖拽完成的复杂编辑,将原本耗时数周的角色设计和分镜绘制压缩到几分钟内完成[1] - 模型具备多模态对话能力与高质量视觉效果结合的优势,支持生成图像的同时生成文本,并可进行对话式编辑[4] 技术开发与模型特性 - 开发过程重点优化定制化能力和角色一致性,并将其作为关键监测指标[12] - 模型具备交互式对话的迭代特性,支持长对话中像创意搭档一样陪伴创作,但长指令遵循能力仍有提升空间[12] - 采用多模态架构,模型在内部可能学习到潜在的世界表示,对3D理解已相当出色,可对生成视频进行三维重建[21] - 底层表示目前以像素为主,但未来可能发展混合表示以提升可编辑性,如支持矢量图等结构化格式[27] 市场反响与用户需求 - 产品发布后用户请求量远超预期,不得不一再上调每秒请求数配置,表明市场价值超预期[6] - 个人化应用激发强烈情感共鸣,当用户生成自己、家人或宠物的图像时,使用活跃度爆发式增长[7] - 创作者最看重控制感,特别是角色物体一致性和多图风格迁移能力,这些是维持有说服力叙事的关键[11] - 评估发现当模型在角色一致性上超过某个质量阈值后,应用场景会突然起飞,目前已达实用临界点[22] 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创作工具将呈现光谱状分布,专业端侧重创意爆发与枯燥工作自动化,消费端涵盖从娱乐分享到任务代理的多种场景[8][9] - 不认为会出现单一模型统治一切的局面,未来将是多模型共存状态,不同类型模型服务不同用户偏好[16] - 关键能力倍增器包括低延迟(如10秒而非2分钟响应)和信息可视化,后者要求模型保证事实准确性[30] - 视频被视为终极方向,因视频本质是时间轴上连续的动作,当前图像编辑可视为低帧率视频互动[30] 行业影响与创作演变 - 技术正推动创作者角色从执行者转变为与AI长期对话的创意导演,聚焦故事与情感打磨[1] - 艺术创作的核心是人的意图和品味,模型作为工具赋能艺术家,但不会取代几十年积累的专业手艺和设计语言[10][36] - 专业用户界面可能趋向复杂节点式工作流(如ComfyUI),而大众界面则可能更智能,能根据上下文提示下一步操作[15] - 图像生成与代码生成能力交叉产生新可能,例如用代码模型在Excel中复刻图像,展示出零样本迁移的问题解决潜力[28]
智象未来团队荣膺ACM MM 2025最佳演示奖:重新定义对话式视觉创作
格隆汇· 2025-11-06 13:23
该智能体开创了可及性、交互式视觉叙事和多模态生成AI中协作内容创作的新方式,通过将生成和编 辑融合于一个对话驱动的体验中,降低了高质量视觉内容创作的门槛,并显著缩短了迭代周期,实现从 想法到优质产出的 "一次会话" 创意循环。目前,这一技术原型已成功迭代应用于智象未来旗舰产品 vivago.ai的对话生成功能中,为用户提供更自然、个性化的多模态对话交互体验。 此外,在本次ACM国际多媒体会议上,智象未来举办了Identity-Preserving Video Generation(IPVG)挑战 赛。赛事吸引了北大、上海交大、腾讯等国内外顶尖科研及企业团队参加。 ACM国际多媒体会议由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主办,是全球多媒体领域最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学术盛 会之一。每年会议评选的最佳演示奖,具有极高含金量和行业认可度,代表着评审委员会和与会学者对 该技术创新性、实用性、成熟度和现场展示效果的最高肯定。 智象未来获奖的"灵感智能体"(Chat Generation)统一多模态智能体,以革命性技术将复杂的视觉内容创 作,转化为直观的对话体验。其核心优势在于突破碎片化多模态技术工具的局限,在单一界面内无缝整 合了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