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国家

搜索文档
 印度制造业起点高于中国,如今为何落后太多?
 搜狐财经· 2025-07-15 13:51
 钢铁产业历史对比   - 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仅15.8万吨,不足印度134.7万吨的8.5% [1]   - 当时中国钢铁产能无法满足大型基建需求(如建造鸟巢需4.2万吨钢材/个) [1]   - 印度独立时继承英国16座先进军工厂,工业基础远超战后中国 [1]     工业发展现状差异   - 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善产业链,能自主生产航母、五代战机、高铁等高端装备 [3]   - 印度难以批量生产主战坦克,军工项目(如LCA战机、阿琼坦克)质量长期不达标 [10]   - 2020年代中国工业占GDP比重达33%,印度仅22% [8]     产业结构与政策制约   - 印度250个经济特区偏重服务业/IT,制造业发展乏力 [8]   - 土地改革未完成导致基建困难(中央政府仅控制13%土地,比哈尔邦4.1%人口占25%耕地) [7]   - 邦间贸易壁垒严重,部分需缴纳关税 [7]     劳动力与教育瓶颈   - 印度成人文盲2.87亿占全球37%,基础教育缺失制约产业工人培养 [14]   - 高种姓排斥制造业(婆罗门占司法职位70%但回避工科) [12][14]   - 制造业良品率低下(如塔塔集团苹果外壳良品率仅50%) [16]     技术转化能力   - 印度斯坦航空获法俄技术支持仍无法解决战机坠毁问题 [16]   - 军工依赖进口技术但本土化失败(印军对国产武器缺乏信心) [10]     历史制度遗留影响   - 种姓制度被英国殖民者强化(1914年英国通过包税制固化阶层) [12]   - 联邦制导致中央权威薄弱(邦数量从16个增至28个削弱政策执行力)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