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
搜索文档
中国隐忍20年后,仅用了9天时间,打赢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搜狐财经· 2025-10-27 20:33
事件概述 - 2025年10月,必和必拓股价单日暴跌4.8%,创年度最大单日跌幅,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直接导火索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暂停采购其美元计价铁矿石的指令 [1] - 事件源于为期9天的铁矿石定价谈判对峙,最终颠覆全球大宗商品贸易近半个世纪的规则,中国在谈判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3][40] 谈判背景与历史困局 - 在新一轮谈判中,必和必拓无视中国降价请求,反而提出涨价15%至109.5美元/吨,并坚持美元计价结算,带有断供威胁 [5] - 中国钢铁行业长期面临"高产低利"困局,2024年全行业利润仅30多亿美元,利润率不足1%,而同年澳大利亚通过铁矿石出口赚取200亿美元利润 [7][9] - 澳大利亚铁矿石开采成本为20-40美元/吨,但卖给中国的价格常年维持在100美元以上,定价权缺失是核心问题 [9] 中国的战略准备与核心王牌 - 第一张王牌为采购权整合:2022年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统一了宝武、鞍钢等主要钢企的采购权,形成占全国进口量近40%的"超级买家" [15] - 第二张王牌为供应多元化:几内亚西芒杜铁矿是全球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未开发铁矿,平均品位高达65.5%,年规划产能1.2亿吨,首船矿石于2025年11月25日启航运往中国 [17][19] - 多元化供应还包括来自俄罗斯的铁矿通过同江铁路桥运输,以及与巴西淡水河谷签订的3000亿人民币长期供货合同 [19] - 第三张王牌为资本渗透:中国铝业集团已是力拓的最大单一股东,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企福特斯库于2024年8月从中国银团获得142亿元人民币贷款,并可用铁矿石偿还 [22][24] - 第四张王牌为金融基建:2018年向全球开放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2024年9月28日北铁中心发布基于真实港口成交数据的人民币铁矿石指数,同年12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线大宗商品清算服务 [29][31] 谈判过程与关键转折 - 2025年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发出指令,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包括已装船货物,导致必和必拓股价暴跌 [11][33] - 10月1日,中方在视频会议中明确人民币结算是核心要求,无商量余地 [34] - 10月2日,澳方确认中国订单转向其他供应商后,紧急派遣代表飞往上海 [34] - 10月3日,中方提出现货交易中30%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具体要求 [36] - 10月6日,谈判突破,澳方提交包含"30%现货人民币结算"条款的草案 [38] - 10月9日,双方正式签约,约定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对中国市场现货交易的30%交易量改用人民币结算,并计划2026年评估全面转向人民币长期定价机制 [38][40] 事件影响与行业意义 - 胜利为中国钢企夺回利润和尊严,证明市场地位终将转化为话语权 [46] - 巴西淡水河谷对华人民币结算比例升至28%,南非库博矿业实现"全人民币定价" [42] - 2025年全球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比例达到18%,金属贸易中该比例从2020年的2.1%跃升至9.2%,标志着"美元单一锚定"时代松动 [44] - 中国的做法旨在建立更公平、更能反映真实供需关系的新规则,而非破坏现有体系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