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循环

搜索文档
信用分析周报:信用分析周报-20250720
中原证券· 2025-07-20 20:29
(2025.07.14-07.20) 合规 诚信 专业 稳健 01 全国要闻与数据跟踪 目 02 河南经济与政策跟踪 证券研究报告 分 析 师:徐至 SAC登记编码:S0730525040001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0日 录 03 债券市场运行跟踪 Contents 04 股票市场运行跟踪 05 券商板块周行情跟踪 n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的通知 n 7月14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n 7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n 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落实与部署 n 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n 7月18日,证监会发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5号》 n 本周公布主要数据: n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6月社融数据 n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社零数据 n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工业增加值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的通知 n 7月14日,中国人民 ...
机构论后市丨出海依旧是强劲的业绩超预期线索之一;7月A股将呈现小幅震荡上行态势
第一财经· 2025-07-20 17:49
市场走势分析 - 沪指本周累计涨0.69%,深证成指累计涨2.04%,创业板指累计涨3.17% [1] - 7月A股市场将呈现小幅震荡上行态势,重点关注科技相关领域突破机会、长期资金入市相关的红利板块及消费领域有基本面支撑的板块 [3] - 权益市场有望维持震荡偏强走势,部分公司中报业绩景气向上继续提振相关板块信心 [4] 投资主线与板块轮动 - 出海依旧是强劲的业绩超预期线索之一,对企业ROE和利润率的抬升作用明显,可能再次形成板块性行情 [1] - 中报预告行情将进入尾声,市场将转向寻找新的场景,哑铃策略的一枝独秀或许将在未来半年彻底逆转 [2] - 建议围绕恒科、有色、通信、创新药、军工和游戏轮动,当下更偏恒生科技 [1] - 推荐上游资源品(铜、铝,油)、中间品(钢铁)及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又车) [2] - 未来股权将优于债权,保险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的见底,建议关注非银金融 [2] - 消费上量比价格重要,关注酒店餐饮、旅游休闲、品牌服饰、专营连锁及新消费的个股机会 [2]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成长板块(TMT/军工/创新药)在内外需共振下景气向上 [4] - 新能源、建材、传统周期等板块受益于"反内卷"政策且行业景气有望改善 [4] - 金融板块(银行/非银等)受益于金融改革开放且兼具高股息优势 [4] - 科技相关领域的突破机会(半导体、元件、游戏等)值得重点关注 [3] - 长期资金入市相关的红利板块(银行、保险)具有配置价值 [3] 宏观环境与政策影响 - 国内ROE回升的路径逐步清晰,反内卷、海外制造业>服务业、债务不再收缩是重要驱动因素 [2] - 7月我国处于中美关税90天缓冲期内,出口有望保持相对韧性,大环境稳定有利于市场上行 [3] - 美联储7月会否降息存在较大不确定,美国关税动作可能对全球资本市场形成负面影响 [3] - "国内大循环"等政策积极信号持续释放,支撑权益市场表现 [4]
破解堵点卡点,做强国内大循环
搜狐财经· 2025-07-20 09:16
核心观点:做强国内大循环,"舒筋活血"至关重要。破解堵点卡点,不仅要求破除阻碍循环的空间"物 理阻隔",也需要消除制度层面的"化学惰性";不仅要实现要素的"流量增长",更要追求配置效率的"质 变跃升"。 国务院常务会议7月16日召开,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针对性部 署。会议指出,做强国内大循环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战略之举。 内需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过去四年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 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 费支出贡献率为52%,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大规模、更多层次、更优结构、更强韧性、更高质量的国内市场作为强劲引擎。 今年以来,我国将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综合施策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5 月份,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明确提出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则给出了更加细化的工作重点,就是加快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 当然,要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强国内 ...
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商务部继续做强国内大循环|“十四五”成绩单
华夏时报· 2025-07-19 21:32
核心观点 - "十四五"期间商务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等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2] - "十四五"和"十五五"接续时点需把握扩大开放时间窗口,推进资本市场和经济体开放 [3] - 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消费拉动2.7个百分点 [4] - "十四五"期间消费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60%,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2024年达48.3万亿元 [5]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 [5]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6] - "十四五"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7000亿美元目标 [8] - 商务部将推进"十五五"商务高质量发展,因时因势出台针对性措施扩大内需 [9][10] 消费领域 - 消费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十四五"期间年均贡献率达60% [5] - 社零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5] -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20-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46.1% [5] - 网上零售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空调、洗衣机等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 [5] 对外贸易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 [5] - 202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 [6] -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十三五"末56%提升至2024年64.8% [6]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6] - 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6] - 2024年中国内地和香港货物进口占全球总进口13.3% [7] 外资与对外投资 - "十四五"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完成7000亿美元目标 [8] - "十四五"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较"十三五"增加2.5万家 [8] - 外资企业贡献全国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创造超3000万个就业岗位 [8] -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5%,稳居世界前三 [2] "十五五"展望 - 需把握扩大开放时间窗口,推进资本市场和经济体开放 [3] - 美元走弱、人民币偏强背景下,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是重要考量 [10] - 商务部将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扩大进口,加强国际合作 [10] - 将出台针对性措施激发商品消费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扩大国内需求 [10]
商务部:因时因势提出新应对政策激发消费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7-19 04:59
消费市场发展 - 今年社零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十四五"期间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 5% [1] - 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 5个百分点至46 1% [1] -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 [1] - "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 6% 快于商品消费 [1]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 4万亿元 [1]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 同比增长77 8% [1] 外贸与外资表现 - "十四五"期间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 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分别稳定在14%和10%以上 [2] - 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去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2] - "十四五"期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 3亿美元 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 [2]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 9万家 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 5万家 [2]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持续缩减 制造业领域准入限制已全部清零 [2] -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 稳居世界前三 [2] 未来政策方向 - 商务部将因时因势提出新政策 激发商品消费发展动能 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1] - 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做强国内大循环 [1] - 把"十四五"期间有效的政策转化为常态长效政策 [2]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商务部:将因时因势出台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激发商品消费发展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7-19 02:23
消费市场 -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2]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 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2] - 过去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 服务消费年均增长9.6% [2]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46.1%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 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2% [2] 货物贸易 - 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 [3] - 货物贸易规模较2020年增长32.4% [3] - 出口进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3] - 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去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3]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3] - 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近四成 [3] 国际合作与布局 - 东盟连续5年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 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 [3] - 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过50% [3] 自贸试验区发展 - "十四五"期间自贸试验区形成近200项制度创新成果 [4] - 2024年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占全国比重分别达19.6%和24.3% [4] - 在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贸港对接CPTPP和DEPA规则 推出110余项试点措施 [4]
商务部:“十四五”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提前半年完成目标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22:40
"截至6月底,'十四五'时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商务发展规划提出的 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7月18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表示,我国"十四五"引资预期目标已顺利完 成。 "十四五"期间,全球利用外资的外部环境持续趋紧,我国引资形势也出现较大波动,但总体来看,无论 在引资规模还是利用外资质量方面,均取得了亮眼成绩。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十四五"期间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了2.5万家。外资企 业贡献了全国约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和1/7的税收,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为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凌激介绍,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也显著提升。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4.6%,比2020年提升 6个百分点。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 在服务消费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进入快速增长通道。2020至2024年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 长9.6%,增速超过商品消费。家政、健身、旅游、美容、教育、医疗等领 ...
反内卷提振大宗商品价格报告:格林期货
格林期货· 2025-07-18 22: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多中国权益资产、看多大宗商品 [3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作强国内大循环,全球经济保持上行方向,中国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望提振上市公司业绩,推升大宗商品价格,利空中国长久期国债 [7][33][34] 各部分总结 中国国常会相关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投资释放内需潜力,破解制约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4][5] 全球经济展望 - 从实际购买力看中国社零是美国的1.6倍,美国6月零售和食品销售额7201亿美元,环比劲增0.6%,消费旺盛;6月制造业价格和服务业价格继续上涨;核心CPI同比增速为2.9%,环比增0.3%,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开始降息;5月职位空缺数776万个且上升,雇佣数年内次高,劳动力市场趋于紧张;6月非农业企时薪为36.24美元,当月同比增速为3.9%;5月批发商库存同比增速为1.4%,制造商库存同比增速为0.9%,处于主动补库存状态 [7][8][10] - 欧洲央行已降息8次,德国大规模武装扩军30%,5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2%,欧元区连续第8次降息,德国扩军将提振欧元区制造业 [7][25] - 印度6月制造业PMI继续扩张,制造业和服务业已连续三年多保持扩张 [27] - 日本执政党可能败选,4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创新高 [29] 大类资产配置 - 中国上证指数站稳3500点,市场财富效应显现,场外资金加速入场,成长类指数进攻性强,全球金融机构投资者去“美国化”,金融资产再配置利多中国资产 [32] - 中国反内卷展开有望提升上市公司业绩,推升大宗商品价格,文华大宗商品指数有望趋势性上涨,光伏和新能源车是重点,看多多晶硅、工业硅、碳酸锂,美联储大概率9月降息,看多白银,反内卷利空中国长久期国债 [33][34][35] - 成长类指数中,中证1000、中证500指数2509合约、2512合约可继续采用收贴水策略,赚取指数上涨和贴水价差收益 [44]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出口份额稳超14%……商务部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7-18 21:07
消费主引擎作用增强 - "十四五"前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3] - 过去4年中国社零年均增速5.5%,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巩固,按购买力计算社零规模已达美国的1.6倍[4] - 2024年社零总额预计突破50万亿元[4] - 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0-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9.6%[5] - 商品消费智能化、绿色化趋势明显,零售创新推动"旧中出新",新型消费业态如"AI+消费""IP+消费"成为新增长点[6] 贸易强国建设成效 - 过去4年货物贸易规模全球第一,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8] - 2024年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8]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9]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较2020年增长38%,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增长近40%[9] - 东盟连续5年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50%[9] 高水平开放成果 - "十四五"期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10][11]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部"清零",服务业开放试点有序开展[10] - 中国内地加香港进口占全球13.3%,与美国13.6%基本相当[11] - 设立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对相关国家实施零关税政策[11] 中美经贸关系 - 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6883亿美元,服务贸易额1558亿美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18%和34.7%[13] - 双方互为重要投资伙伴,工商界往来密切[13] - 尽管贸易份额有所下降,但双边贸易总体保持稳定[12]
中国市场新势能:“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年均增长9.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0:23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张旭 北京报道7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在消费方面,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 币。吸引外资方面,"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提前六个月完成预期目标。 回顾"十四五",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总结道:"商务发展顶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经受住了历史考验, 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等各领域主要目标指标进展符合预期,重大任务顺利推进,商务高质 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为'十四五'圆满收官作出了贡献。"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商务部梳理出台多 项规划,为产业升级提供结构性支撑。在实践中,优化贸易结构、培育数字商务、服务型贸易增长以及 强化物流和供应链韧性等方面成效明显。面向未来,商务部强调继续深化开放型经济改革,推动数字经 济与传统商务融合,加快商务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系统'施工图'方式,商务工作将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 全局,支撑'十四五'圆满收官,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