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大运河历史图谱》首发
新华日报· 2025-07-31 06:56
大运河历史图谱发布 - 《大运河历史图谱》是继《长江历史图谱》《江苏古代城市图志》之后,江苏省又一旧志资源专题开发的成果 [1] - 该书是推动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 [1] - 编纂工作汇聚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图书馆、省方志馆、凤凰出版社等多方力量 [1] 图谱内容与结构 - 统揽京杭大运河全域,以江浙段为选编重点 [1] - 从2000多种古代文献中精选珍贵历史舆图,形成主体部分1函4册及首1卷、末1卷 [1] - 包含近200个筒子页,涵盖古运河图、京杭大运河全图等9个部分 [1] - 一些资料为历史上首次高清出版 [1] 学术与文化价值 - 全景式展现大运河的历史风貌与人文底蕴 [1] - 显示我国主干运河的基本面貌,保留大量历史遗迹 [1] - 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学术支撑,为遗迹修复提供依据 [1] - 承担文明记忆"活态基因库"、文明创新"孵化器"的功能 [1]
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京开幕
环球网· 2025-05-29 17:05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 活动概况 - 活动以"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作为北京文化论坛配套活动 [1] - 北京、浙江两地政府高层及文化领域专家(如韩美林、赵丰、蒙曼等)出席开幕式,探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1][3] - 活动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6届,推动运河沿线省市交流 [3] 大运河建设成果 - **北京段**:补水5亿立方米,新建滨水绿道50余公里,建成湿地公园并创建5A级景区,横跨七区成为人文、生态、经济核心 [3] - **杭州段**: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大运河杭钢公园、西泠武林美术馆等文化地标 [3] - 运河沿线城市通过创新方式擦亮文化名片,如北京(通州)大运河景区升级、杭州运河文化地标建设 [3] 文化传播与创新 - 启动"中国大运河IP大家庭全球传播活动",发布三大IP:吉祥物"河喜"(韩美林团队设计)、潮玩"水运儿"(泡泡玛特开发)、《中国大运河文博图鉴》(涵盖8省市52座博物馆) [14][16][18][20] - 成立"运河城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联合体",8省市联合开展运河文化教育 [22] - 通过短视频(如李子柒《讲述大运河》)、话剧《北上》、运河市集等形式提升文化传播力 [14][25] 国际交流与合作 - 外籍专家提出中巴运河文化遗产合作潜力,如依托"水豚热"深化人文交流、推广传统造船技艺 [10] - 学者强调大运河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象征,需创新表现形式(如影视、艺术)增强国际传播 [12][14] 行业参与 - 泡泡玛特开发国风潮玩IP"水运儿",推动文化符号年轻化 [18] -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赵丰提出整合丝绸文物与工业遗产,推动丝绸文化创新 [8]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5月29日开幕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将于5月2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主题为"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嘉宾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1] - 活动采用"1+1+5"模式,覆盖通州区主会场、西城区特色分会场及东城、朝阳、海淀、顺义、昌平5个拓展区,通过"赛、会、展、演、秀"形式展示大运河文化 [2] 配套活动 - 开幕式同步启动"河之端"龙舟赛、话剧《北上》、"星耀运河·夜韵霓裳"海上音乐会和"大运长歌光影秀"等文化活动 [2] - 端午节期间通州"运河市集"主打韩美林文化和非遗特色,西城区举办"河之端"国际美食节,其他五区打造"一区一品"文化市集 [2] - 杭州知味观在什刹海美食市集布展,提供糕点、中式点心和文创展销,并设置DIY互动区 [3] 高端对话议题 - "运河论道"设置两大主题: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黑神话悟空和敦煌壁画案例探讨数字技术应用),以及运河城市临水商旅经济发展路径 [2] 文化展示 - 杭州元素在开幕式亮相,杭州酒家厨师团队现场展示杭帮菜美食文化,知味观推出新中式美学系列糕点 [3]
天津:推出五大非遗亮点举措 打造“津派”文旅新名片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21:31
活动概述 - 天津市举办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1] - 活动发布五大亮点举措 以非遗串联大运河文脉 挖掘展示运河沿线八省市近百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1] - 打造"津派"文化品牌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1] - 围绕"上合文旅嘉年华"品牌推出系列文旅精品项目 将非遗融入其中 [1] 活动内容 - 展示活动包含启动仪式、年画艺术精品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卖、非遗创新研讨会、非遗主题演出、互动体验、西青非遗坊七大板块 [2] - 整合天津非遗资源 开展"走进非遗品味天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专题活动 [2] - 推出"非遗传承夜"特别节目 从非遗角度阐释天津运河文化 [2] 重点项目 - 发布2025年天津非遗与旅游融合重点项目清单 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2] - 重点打造场所类、载体类、渠道类、机制类项目 [2] - 2023年以来涌现出天津市河西区西岸非遗体验馆、南开区古文化街曲艺沉浸式演出、北辰区小淀国际当代艺术园区等项目 [2] - 继续发布津药达仁堂中医药博物馆与健康生活馆、和平区七弦古琴非遗体验地标、武清区运河不夜城等项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