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

搜索文档
当科技遇上大运河文化传承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9 12:19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 - 科技发展为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开辟新路径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科技赋能融入建馆理念 在文物研究/保护/展示三环节广泛应用科技手段 [1] -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强调科技融合需覆盖文物保护/展陈/开放服务/宣教全链条 而非仅追求视觉特效 [1] AI与文旅融合创新 - AI技术正加速与文旅产业融合 在导览服务/历史人物IP互动/线上线下剧本游等场景激活消费 [2] - AR+AI技术突破时空限制 使大运河文化以沉浸式/交互式形态重新定义遗产现代价值 [2] - 数字技术与运河文化加速融合 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与文化繁荣的新动力 [2] 博物馆数字化转型 - 首都博物馆采用多学科研究成果与应用场景 实现"内容为核+科技为翼+传播为径"的平衡 [1] - "博物馆热"现象促进运河故事传播 科技手段成为文化遗产现代传播的必要支撑 [1][2]
京杭对话: 让更多人一起来讲“运河故事”
杭州日报· 2025-06-04 10:40
大运河文化保护与发展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举行 主题为"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 聚焦保护传承利用 [3] -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1周年 文化遗产保护概念深入人心 需探索新路径新模式 [3] - 杭州实践表明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 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4] 临水经济发展路径 - 杭州"临水经济"获专家认可 实现文化遗产"保起来 美起来 活起来"三阶段发展 [4] - 文旅融合需赋予大运河烟火气 文化味 科技感 培育新兴业态满足美好生活需求 [5] - 杭州市商旅集团投资315亿元建设博物馆景观带 去年接待游客1931万人次 [10]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 - 北京通州区聚焦文化旅游与科技创新 为城市副中心注入动能 [6] - 杭州拱墅区利用AI 大数据创新大运河保护传承方式 [6]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科技融入文物研究 保护 展示全链条 [6] - 灵伴科技AR导览眼镜已服务8000万用户 应用于300多家博物馆景区 [7][8] 运河城市更新实践 - 北京段建成50余公里滨水绿道 创建5A级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8] - 杭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打造杭钢公园 西泠武林美术馆等新地标 [8] - 杭州推出3元水上巴士项目 唤醒市民情感记忆 [10] 跨区域协同发展 - 京杭对话活动推动南北省市交流 需中外联动共同讲好运河故事 [9] - 专家建议恢复运河通航功能 发挥南北水运价值 [9] - 浙江大学提出整合丝绸文物 非遗与工业遗产 创新丝绸文化传承 [9]
科技点亮千年文脉 2025京杭对话共探运河文化传承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20:46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聚焦科技对运河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1] - 北京市通州区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打造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功申创全国5A级旅游景区 [3] - 杭州市拱墅区利用AI、大数据等技术创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京杭大运河博物馆2024年接待123.5万人次,同比增长73% [3]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 - 中国人民大学团队创建"京城大运河"网站并开展线下3D沉浸式全景光影展,实现大运河文化线上线下联动传播 [4] - 通州区探索智慧景区、光影叙事、视听破圈、文创焕新路径深化大运河文化保护利用 [3] - 拱墅区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遗产焕活和文旅融合,推动大运河文化创新发展 [3] 文旅产业发展 - 通州区以"运河上的通州"文旅品牌为牵引,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3] - 京杭对话通过文化符号展、话剧演出、高端对话及运河市集等活动推广大运河文化 [4] - 大运河沿线城市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文旅体验,带动游客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 [3][4]
学界业界共论科技让大运河文化遗产活起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5-30 20:36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 - 活动以"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探讨科技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1][3] - 首都博物馆将科技赋能融入建馆理念,在文物研究、保护、展示三个环节大量应用科技手段 [3] - 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强调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需坚持文化本位,用新技术语言展示文化 [3] 科技企业的应用案例 - 快手科技拥有超1100万位非遗万粉创作者,利用"可灵"AI为历史文化故事赋能 [4] - 灵伴科技开发的AR导览眼镜已应用于全国300多家博物馆和景区,包括大运河沿岸几十个城市博物馆 [4] - 科技企业在产品研发上需考虑自然简便的交互设计,让历史文化"丝滑"流入观众精神世界 [4] 文旅融合与AI技术 - 旅游型智能体正在涌现,可通过大模型和智能体推荐博物馆和景点,串联衣食住行 [5] - 运河沿线历史景点IP可转化为数字资产,结合AI、XR、3D打印等技术赋予商业化新活力 [6] - AI技术可深化文旅融合,实现导览、信息、商城等要素贯通,激活多维消费新场景 [6]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5月29日开幕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活动概况 - 2025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将于5月29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幕,主题为"千帆竞发 运河通济",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嘉宾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 [1] - 活动采用"1+1+5"模式,覆盖通州区主会场、西城区特色分会场及东城、朝阳、海淀、顺义、昌平5个拓展区,通过"赛、会、展、演、秀"形式展示大运河文化 [2] 配套活动 - 开幕式同步启动"河之端"龙舟赛、话剧《北上》、"星耀运河·夜韵霓裳"海上音乐会和"大运长歌光影秀"等文化活动 [2] - 端午节期间通州"运河市集"主打韩美林文化和非遗特色,西城区举办"河之端"国际美食节,其他五区打造"一区一品"文化市集 [2] - 杭州知味观在什刹海美食市集布展,提供糕点、中式点心和文创展销,并设置DIY互动区 [3] 高端对话议题 - "运河论道"设置两大主题: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黑神话悟空和敦煌壁画案例探讨数字技术应用),以及运河城市临水商旅经济发展路径 [2] 文化展示 - 杭州元素在开幕式亮相,杭州酒家厨师团队现场展示杭帮菜美食文化,知味观推出新中式美学系列糕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