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活动周期

搜索文档
人类首次看到太阳南极
环球网资讯· 2025-06-13 10:41
太阳轨道飞行器任务进展 - 欧洲空间局与美国宇航局联合开展的"太阳轨道飞行器"任务首次进入倾斜轨道,成功拍摄到太阳南极图像,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太阳南极 [1] - 拍摄太阳两极极具挑战性,航天器必须离开黄道面(太阳系大多数天体运行的平面),该飞行器自2020年发射后逐步调整轨道倾角,目前倾角已达17度 [1] - 首批太阳南极图像摄于3月份,当时航天器在黄道面下方15度轨道运行 [1] 科学数据与发现 - 飞行器测量并公布了太阳南极的磁场和高能辐射数据 [1] - 对太阳南极磁场的测量将帮助科学家更好理解约11年出现一次的太阳活动周期 [1] - 太阳活动最低点预计将在3到4年后到来,极地磁场结构数据对空间天气预报尤为关键 [1] 未来观测计划 - 飞行器还将继续提升轨道高度,未来将提供更清晰的太阳极区视野 [1] - 目前正在传回太阳北极的图像数据 [2]
发生了什么?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大规模坠落,究竟发生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09 22:08
星链卫星部署与坠落现象 - SpaceX星链卫星发射总数已达8514颗,其中包括3.8万颗星链v2.0小卫星 [3] - 2020至2024年间共有583颗星链卫星坠落,其中2024年单年坠落数量达316颗,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1][5] - 2022年2月地磁暴导致40颗星链卫星脱轨并坠入大气层烧毁,当时卫星处于210km试验轨道 [9] 卫星技术特性与行业影响 - 星链卫星具有高速、低延迟通信能力,显著提升了空间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 [3] - 低轨微小卫星平均有效使用寿命趋近5年,早期发射卫星已陆续达到寿命年限 [5] - 卫星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彻底改变了传统互联网使用方式 [3] 太空环境影响因素 - 太阳活动进入第25周期,预计2025年7月达到极大期,导致地磁活动加剧 [7] - 太阳活动增强引起大气层膨胀,增加卫星飞行阻力并导致轨道降低 [7] - 2022年地磁暴使210km轨道大气密度增加约50%,显著提高卫星空气阻力 [9] 行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 近期卫星坠落事件引发对太空环境复杂性和卫星安全性的高度关注 [11] - 太空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对未来太空活动构成重大挑战 [11] - 卫星坠落速度加快现象促使行业重新评估低轨卫星部署策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