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悖论

搜索文档
必须二选一?乌高官预判:中国将在欧美贸易与俄石油之间做出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8-01 13:02
乌克兰高官满怀期待地预判:中国一定会在万亿美元西方市场与俄罗斯石油之间选择前者,毕竟"中国比这更聪明"。 然而,中国外交部的回应简洁而有力:"根据自身国家利益决定能源贸易,反对非法单边制裁",丝毫没有妥协的意味。 这种巨大的认知差异从何而来?中国的战略逻辑究竟是什么? 想象一下瑞典谈判桌上的紧张氛围。美国财长贝森特抛出100%二级关税这张牌时,空气似乎都凝固了。 这不是普通的贸易争端,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经济胁迫,目标直指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有意思的是,威胁话音刚落,市场就给出了反应。布伦特原 油期货立即上涨2.3%。 前言 这种市场波动背后,透露着一个微妙的信号:投资者并不相信威胁能够奏效。更让人玩味的是乌克兰方面的迅速跟进,仿佛看到了曙光。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里亚克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发表分析。他断言中国会在西方市场和俄罗斯能源之间做出"聪明的选择",言语中充满期待。 当威胁成为习惯,说明什么? 这种期待心理很好理解,毕竟对于乌克兰来说,任何能够削弱俄罗斯的举动都是好消息。但问题是,这种一厢情愿的分析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 威胁的频率往往与威胁者的实际影响力成反比。当美国需要不断挥舞关税大棒时,恰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