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欺凌治理

搜索文档
保护未成年人!殴打、侮辱等学生欺凌将受治安处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2:48
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审议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于6月24日至27日举行,继续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 [1] - 修订草案二审稿将组织、胁迫未成年人在不适宜场所从事有偿陪侍活动纳入治安管理处罚范畴 [1][4] - 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4762人提出的8805条意见及56封群众来信 [5] 修订草案主要修改内容 - 规范和加强治安案件调解工作,要求遵循合法、公正、自愿、及时原则 [4] - 做好与其他法律衔接,取消部分罚款处罚,由相关主管部门依规处理 [4] - 明确本法与反恐怖主义法的适用区分,日常治安问题适用本法,反恐问题适用反恐法 [4] - 完善执法程序,明确出示"人民警察证",扣押需同步录音录像,严格规范"一人执法"条件 [4] - 对涉未成年人案件增加听证规定,要求不公开举行且听证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4] - 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增治安违法记录封存制度 [5] 未成年人相关条款修订 - 调整不执行拘留规定:对14-16周岁一年内二次违法或情节严重者执行拘留 [7] - 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衔接,对不予处罚的未成年人采取矫治教育等措施 [8] - 新增学生欺凌治理条款,公安机关需依法处罚欺凌行为并协同学校处置 [8] - 询问未成年人时监护人未到场可通知亲属或学校代表,可能拘留时可要求听证 [8] - 将组织胁迫未成年人从事陪酒陪唱等有偿陪侍活动纳入处罚范畴 [9]
月亮姐姐来了!当法律知识脱下严肃外衣,法袍与校服聊起了春天
最高人民法院· 2025-04-24 20:58
普法活动概况 - 活动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出版社联合主办,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承办,主题为"送给孩子一束法治的光"未成年人普法 [1] - 活动形式包括法治情景剧表演、普法课堂、典型案例发布及互动问答,全国人大代表、师生家长及媒体代表参与 [1][19][22]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主持人月亮姐姐担任主持,北大附中党委书记王亚章致辞 [2][4] 法治情景剧《光》 - 情景剧由北大附中戏剧社自编自导自演,讲述学生"小洁"遭受肢体欺凌、辱骂的案例,法庭审判情节展现法律公正 [7][9] - 剧情通过欺凌者、受害者及家长的多角度演绎,引发观众对校园欺凌的思考,结尾强调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 [9][15] 普法课堂内容 -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海虹以电影《哪吒2》为例,解析肢体、语言、社交孤立及网络欺凌四种形式 [11] - 课堂指出欺凌导致受害者心理创伤、欺凌者暴力倾向及旁观者价值观扭曲,并通过司法案例使法律条文生动化 [11] - 反欺凌集体宣誓环节中,学生承诺"不参与欺凌、不沉默纵容",强化法律意识 [12][14][15] 典型案例发布 - 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在校园发布6个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案例,明确学校教育管理责任及合理惩戒界限 [17][19][20] - 最高法自2013年起累计发布未成年人保护案例252个,2024年联合八部门上线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 [20] - 案例通过司法裁判支持学校正常管理,推动家校协同,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21] 互动问答环节 - 问题涵盖体育课受伤责任判定、"开盒挂人"的法律后果及欺凌与矛盾的区别,法官从民事、行政、刑事责任角度解答 [23][24][27] - 法官强调学校需建立科学保护机制,家长需与学校协作,合法惩戒不包括体罚或人格侮辱 [27] 活动成效与社会反响 - 全国人大代表张海鸥肯定活动创新性,建议律所、高校等社会力量参与普法 [30][33] - 北京市人大代表祖彬提议推广沉浸式普法形式,如法庭情景剧和法院开放日 [34] - 学生反馈情景剧增强法律认知,家长认为活动对家校共育有指导意义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