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产城融合

搜索文档
昌平加速打造世界级科创廊道
北京晚报· 2025-08-19 16:43
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长6.2%,总量突破1800亿元 [1] - 2024年上半年GDP实现7.1%的高增长 [1] - “十四五”时期全区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75%,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6万元新台阶 [6] 科技创新与研发实力 - 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占全市三分之一,高校数量全市最多,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全市最高 [2] - 沙河高教园与10所高校共建未来大学科技园,北航空天产业园、北邮未来通信产业园、华电国际能源电力创新中心已投用,北师大未来生命健康产业园已开工 [2] - 南口镇与清华大学共建国重基地,首批2个实验室已入驻,年内实现一二期整体投用,将成为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外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 [2] - 马池口镇依托北大“新校区+新工科”,打造北京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集群,首批9个实验室承载空间年底将封顶 [2] - 南口、马池口两大“创新极核”建成后将入驻超40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3] - 高水平编制南口、马池口科学家小镇规划,借鉴哈佛、剑桥、斯坦福等世界级大学城建设经验 [3] 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 医药健康产业集聚企业2854家,获批1类创新药11个,产业收入年均增长9.2%、总量达1040亿元,2024年上半年增速达9.7% [4] - 先进制造产业2023年全区收入突破1600亿元,2024年上半年增速实现翻番、达到15% [4] - 先进能源产业聚焦能源互联网、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赛道,汇聚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60个,2023年产业收入达2532亿元 [4] - 大尺度规划G6科创走廊、G45产业走廊以及京北生态走廊 [4] - G6科创走廊规划产业空间超1400万平方米,已建成521.8万平方米,以生命科学、数字智能和科教集群为特色 [4] - G45产业走廊以先进能源、未来健康和央企集群为特色,由央企创新创业集聚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等多个组团支撑 [5] - 京北生态走廊串联奥北森林公园“十园”、未来科学城生态休闲公园等节点,构建连片成带的生态空间 [5] 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 - 五年来全区新增中小学学位2.8万个,名校名园达33个 [6] - “清香未来城学校”将于2024年9月开学 [6] - 获批中央普惠托育服务示范项目,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托育园和全市首家普惠医养融合服务中心 [7] - 在回天地区实施两轮回天行动计划,投用180个重点项目,引进名校17所,平均通勤时间降低11% [7] - 回天行动计划居民满意度调查显示97.8%的居民对提升效果认可 [7] - 目前正在谋划第三轮回天行动计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