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书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给当下注入更多向上的能量(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07 07:04
贵在内涵之"常"。无论是欧阳修寄给侄儿的家书,还是左权、赵一曼等人的抗战家书,虽内容各异,却 拥有一个共同点:用朴素纸墨,传递恒常的情感与道理。对家人的关怀、对家风的塑造、对美德的传 承,产生了跨越代际、直击人心的精神共鸣,让一代代人展卷感怀。 要在价值之"新"。一些传承廉洁文化的家书,其价值之所以历久弥新,在于它与时代精神的同频共振。 清廉家风连着党风政风,一句"个人的利益,本来是放在后面的"写尽了信仰与勤廉。这不仅与祖辈楹 联"半藏农器半藏书"相承,更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契合,成为当下推动作风建设的宝贵文化 资源。 回溯家书故事、重温家书情怀,并非简单怀旧,而是为了给当下注入更多可贵的温情、向上的能量。这 正是"家书抵万金"的当代意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7日 13 版) (责编:白宇、卫嘉) "我所要的'名'和'利',是大众所需要的'名'和'利'"……一纸穿越烽火岁月的孙晓梅家书,成为浙江杭州 富阳区纪委监委年轻干部的一堂"入职课"。 这样的家书,为何历经岁月磨洗,依然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