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宽财政宽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当自强,五年再出发-从十五五规划初窥
2025-11-20 10:16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宏观经济、财政与货币政策、国际贸易、科技产业及大类资产配置[1][5][19] * 公司层面未具体提及特定上市公司,但讨论涵盖中国制造业企业、科技企业及美国科技公司[14][17][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中国宏观经济目标与规划 * 2035年中国人均GDP目标为2万美元以上,实际值比2020年翻一番,隐含未来10年名义增速约3.5%,实际增速约4.17%[1][2] * 十五规划强调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科技重要性显著提升,改革开放要求取得新突破[1][4] * 未来十年稳增长压力不大,政策将延续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5] 政策环境分析 * 未来需求端政策将"供给化",通过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投资和创新来提高居民收入和创造优质消费品,刺激消费效果较慢[1][6][9][10] * 反内卷政策核心是解决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无序竞争,提高政策资源利用效率,价格下行可能源于技术进步和国产替代效应[1][11] * 2025年积极财政政策(赤字率4.0%,新增政府债务较2024年增加2.9万亿元)是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未来财政政策基调将保持审慎,注重提高财政效能和保障国家战略任务[12][13] 外需与出口展望 * 2025年中国出口强劲(全年出口增速预计超5%)并非源于抢出口,而是企业开辟非美市场(欧洲、非洲、拉美、东亚)及境外投资带动(1-8月对"一带一路"国家ODI投资增速达26个百分点)[3][14][15] * 2026年发达国家宽财政宽货币政策共振(如美国基础设施法案、美联储降息约100基点)将改善全球外需环境,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趋于稳定,外需环境预计比今年更好[3][16] 科技产业与全球视角 * 不认同当前AI存在严重泡沫,认为AI技术尚未像90年代互联网革命那样显著改变经济潜在增速[17][18] * 美国新旧经济温差明年将收敛,因宽财政宽货币政策提振传统需求(地产、建筑投资)及贸易谈判带来的大规模投资[18] * 中美科技板块共振是投资重点,中国因逆周期政策退坡,科技板块相对收益较高[19] 大类资产配置展望 * 股票:看好中美科技股,中国消费和地产等顺周期方向相对弱势[19] * 债券:因科技股行情虹吸资金,预计区域震荡[19] * 商品:看好以铜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因发达国家宽财政宽货币政策[19] * 汇率:美元指数维持高位震荡,人民币兑美元有升值空间,合理区间为6.9~7.0[19] 其他重要内容 消费刺激路径与措施 * 提高居民消费率需从供给侧入手,包括促就业、稳收入、扩大优质消费品和服务供给(如借鉴美国NBA创造近千亿美元服务业收入)[6][7] * 各地通过举办大型演唱会、篮球联赛等活动扩大优质服务业供给,并清理限制措施(如汽车限购放松,据中汽测算全国取消限购每年可新增100万辆以上汽车消费,拉动社零总额增长0.5个百分点)[8] 潜在风险与转折点 * 需关注2025年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何时结束,一旦结束宏观环境将回归常态化[13]